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先軫能發跡靠的是誰?歷史上第一位元帥

先軫能發跡靠的是誰?歷史上第一位元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先軫的故事。

春秋末年,有一位兵家大賢寫了一本書名爲《孫子兵法》,這本書讓吳王闔閭爲之一振,因爲他一掃之前的陰霾,他意識到這個年輕人能幫助他北上稱霸中原和晉楚爭雄。

因爲在當時那個大時局之中,各國打仗都是要講規矩的,先要下戰書然後一次排兵佈陣,一輪迴合過後大家回去修整,再進行第二回合的攻擊,所以那個時候打仗很多時候完全靠的就是綜合國力,以少勝多真的很少。

然而孫武的一句“兵者,詭道也”讓很多人從此開始意識到,打仗並不一定要講規矩,只要能贏無論用什麼辦法都行,因此從戰國時代開始,戰爭就變得很精彩了,各種計策層出不窮,反間計、離間計、殲滅戰、伏擊戰等等,大家都開始不講武德了。

先軫能發跡靠的是誰?歷史上第一位元帥

然而事實上第一個提出“兵者,詭道也”的並非是孫武,而且第一個付諸行動的也並非孫武,在孫武之前的一百多年前,有一個人率先開啓了“兵者,詭道也”的時代。

對於熟悉春秋戰國歷史的人來說,這個人的名字可能有些耳熟,但是有些人可能會很陌生了,因爲這個人的確不怎麼爲人所熟知,這個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參與指揮了中國第一場伏擊戰,也讓秦國東出之路徹底破碎,此人名叫先軫。

晉文公和先軫

關於先軫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重耳,因爲先軫的發跡全得益於他。

當年晉獻公在位之時,有一個寵妃叫做驪姬,晉獻公本人很喜歡他,而她肚子倒也爭氣,爲晉獻公生下了一個兒子,得益於對母親的寵愛,晉獻公就想立他爲太子。

然而晉獻公一系本來就得益於當年的“曲沃代翼”事件,晉獻公認識到如果不妥善安排他的幾個哥哥,那麼晉國勢必會再次發生類似事件,而在驪姬的攛掇之下,晉獻公居然對自己的幾個兒子也痛下殺手,歷史上稱其爲“驪姬之亂”,而太子申生被殺,餘下的兩個兒子都逃走了,其中一個就是重耳。

重耳本人雖然是貴族出身,但他生平愛廣泛交友,因此在他的身邊也糾集了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先軫十七歲之時就和他相熟,面對晉獻公的發難,先軫等人建議重耳趕緊逃跑。

先軫能發跡靠的是誰?歷史上第一位元帥 第2張

人的一生可能會有幾十個朋友,但是有幾個是真正知心的呢?重耳很幸運,因爲他得到了幾個真心對待他的知己,在以前有人和他結交是因爲他的公子身份,可是他落魄那一刻已經不具備這種優勢了,可是先軫等人對他還是不離不棄,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而先軫等人也跟隨其流亡了十九年。

也因此後來重耳發跡之後,就將當初和他一起流亡的十一位大臣分列“六卿”之列,算是對他們的報答,重耳的這個舉動讓晉國得以強大,卻也爲之後的三家分晉埋下了禍根。

崤之戰,打碎了秦國東出的野心

可惜的是,重耳當晉王時候已經六十幾歲了,在城濮之戰擊敗楚國之後,晉文公不久就去世了,其子晉襄公即位。

在當時晉文公的病逝對西邊的秦國來說是最高興的,因爲秦穆公素來有東出爭霸之志,爲此輔佐了三代晉國國君,可是前兩位都在這之後忘恩負義,重耳倒是講情義,可是晉國在他手上更強了,秦國東出更加無望,現在重耳死了秦穆公認爲時機已到。

秦穆公的東出讓晉國上下陷入爲難,因爲秦國素來和晉國交好,如今兩國兵戎相見。

然先軫等人認爲,是秦國趁着先君去世新君服喪之際進犯晉國,因此是秦國理虧在先,晉國則是被迫反擊,他的主張得到了晉襄公的認可,爲此晉襄公任命先軫爲元帥,全權負責阻擊秦國的事件。

當時秦國東征晉國屬於勞師遠征,而且後方補給什麼都成問題,其內裏情報工作也做的不細緻,而先軫則採用了這個弱點決定對秦國開展一場伏擊戰,這也成爲了歷史上第一次伏擊戰,從此以後開啓了“兵者,詭道也”的時代。

先軫能發跡靠的是誰?歷史上第一位元帥 第3張

當時秦國大軍經過了崤山之地,崤山兩側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小道可以通行,對於伏擊場所來說是一個絕佳的伏擊地點,秦國三位大將經過了崤山之後都感覺有點不寒而慄,當他們經過崤山時發現了晉國豎起的大旗。

孟明視看到這面旗子決覺得有些礙眼,就讓手下將士砍倒這面旗子,哪知道就在旗子倒下的那一刻,漫天箭雨朝着秦軍呼嘯而來,直接把秦國打懵了。

原來晉國是以這面旗子爲發起攻擊的信號,旗子一倒,萬箭齊發,而當時春秋時期也是講禮儀的,像這種伏擊戰以前從來沒有人打過,而且在這個狹長的峽谷之中根本沒法排兵佈陣,秦國從一開始就落入了下風。

而晉國呢?事先就早已知悉了秦國的行軍路線,且埋伏在絕佳有利的場所,從根本上佔據了先機,因此這場戰爭的失敗是顯而易見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孟明視等秦國大將被晉國俘虜,而秦國在這之後並未放棄,接連幾次東征都被晉國打垮,也因爲這次大戰讓秦國意識到只要晉國在東出再無可能,秦穆公不得不在晚年改變戰略,改東出爲向西發展,從此秦穆公稱霸西戎。

然而自秦穆公之後三百多年,秦國再也沒有東出,直到秦孝公時代,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各方面實力都大大增強,更主要的是當時的晉國已經不在了,最終秦國才得以東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