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祁鎮被俘後,于謙爲何沒有立太子?全是形勢所逼

朱祁鎮被俘後,于謙爲何沒有立太子?全是形勢所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祁鎮被俘後,于謙爲何沒有立太子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受太監王振所蠱惑,帶領大軍御駕親征瓦剌。在臨行前,他立朱見深爲太子,此時朱見深才兩歲而已。英宗此舉,並不是什麼憂患意識,因爲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會敗得如此之慘。

通常來講,歷朝歷代的皇帝,凡是開國皇帝,都是比較能打的,而此後接位的承平之君,基本上沒有軍事才華很出色的,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明太祖朱元璋堪稱一代名將,起於阡陌,以白衣之身驅逐蒙元,建立了大明帝國,可英宗是哪裏來的勇氣,以爲自己能夠輕鬆地掃平瓦剌?

明英宗大敗導致了明朝的危機

明英宗率領舉國最精銳的部隊,原本想畢其役於一功,擊敗時常犯邊、越過長城的瓦剌部落,沒想到卻在土木堡爲瓦剌大軍圍殺。二十五萬大軍死傷殆盡,是明自立國以來對外戰爭中敗得最慘的一次,明英宗這才發現,他眼裏一擊即潰的瓦剌,戰鬥力竟然如此頑強。

在太師也先的指揮下,瓦剌對這支勞師遠征的明軍部隊展開了猛烈的進攻,不僅僅將明軍擊潰,還意外地俘虜了明軍的最高主帥明英宗!俘虜一國之君在歷朝歷代的戰爭史上都極爲罕見,所以也先沒有殺掉明英宗,反而視其爲奇貨可居,準備挾持英宗來繼續進攻明朝。而土木堡的大敗,也讓明朝迎來了最大的危機

土木堡將明軍最精銳的部隊全部葬送。此時的明軍,其兵勢承襲開國那支戰無不勝的強軍,戰鬥力並不差,問題是明英宗不懂軍事,在王振的瞎指揮下,打得毫無章法亂成一團,損失慘重。

朱祁鎮被俘後,于謙爲何沒有立太子?全是形勢所逼

明軍中最爲精銳的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這是明軍之中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彪悍、訓練水平最高的部隊,是明軍精銳中的精銳,卻在這一役中全軍覆沒。它對明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性的。

明英宗御駕親征時,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近百名重臣隨從出征,這些重臣都是明朝的政治精英、朝廷砥柱,在此戰中全部戰死,所造成的人才斷層是明朝的重大損失,很長時間都沒有恢復過元氣。

除了以上的損失之外,明英宗被瓦剌挾持,先後遊竄到大同北京等地,要挾守城明將開門獻城,雖然始終沒有得逞,卻讓大明上下士氣低迷,陷入了亡國破家的絕境。英宗的孟浪之舉,最終導致大明陷入了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必然會氣得吐血!

于謙擁立朱祁鈺是形勢所逼

于謙最終被英宗處死,最大的罪狀就是他擁立朱祁鈺登基,所以英宗復辟之後,第一個就拿于謙開刀。站在帝王的角度,這樣做並沒有錯,但是在英宗被俘時,于謙力主讓代宗登基,卻是當時情況下唯一的選擇,可以說于謙此舉挽救了整個大明江山。

于謙並非不知道這樣做的兇險性,但他還是選擇這樣做了。于謙是站在整個國家安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英宗卻是站在維護皇權威權來看問題,不同的地位決定了思考角度的差異。我們無法指摘兩個人的做法到底哪個是正確的,但是老百姓的心裏自然有一杆秤。

土木堡之變後,瓦剌挾大勝的餘威,兵臨北京城下。北京是大明的北大門,只要北京城一下,整個中原將無險可守。當年明成祖朱棣將國都由山溫水軟的金陵遷到苦寒之地的北京,就是出於“天子守國門”的考量。一個國家的都城被攻陷,那麼這個國家離敗亡也就不遠了。皇帝被俘,城內人心惶惶,北京城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這是于謙擁立朱祁鈺登基的現實環境。

朱祁鎮被俘後,于謙爲何沒有立太子?全是形勢所逼 第2張

英宗北征前立朱見深爲太子,然而朱見深此時僅僅兩歲,哪能擔得起皇帝的重任!最多就是個象徵性的意義。此時要迅速穩定人心和北京城內動盪的局勢,顯然朱見深並不是個好的選擇。偏偏朝中不能沒有皇帝,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宗唯一的弟弟就成了最後的選擇。

英宗確實沒有戰死,也沒有被瓦剌殺死,但誰又能想到瓦剌會將英宗釋放呢?坦白地講,明國已經放棄了英宗,選擇另立新君是必然的選擇,無非就是立朱見深還是朱祁鈺的問題。在京城人心惶惶,大臣建議遷都、實際上就是南逃的情況之下,2歲的朱見深顯然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而於謙擁立朱祁鈺,其實是滿朝文武共同的選擇而已,最終的過錯卻讓于謙承擔了!

事實上,造成這一切的正是英宗本人。作爲一個皇帝英宗實在是有愧於這個“英”字。身爲帝王,沒有軍事才華卻受人蠱惑偏偏要御駕親征,葬送了二十五萬大軍和近百名朝廷重臣,他就是明國最大的罪人,他固然能夠安然回國,戰死的將士和死節的大臣們,卻永遠回不來了,英宗心裏可覺得有愧?

于謙在朝中“無人”的情況下,挺身而出,堅持以北京城爲倚仗,與瓦剌一決生死,擁立朱祁鈺登基,體現了非凡的戰略眼光和大明的擔當,從來沒有考慮過個人的生死安危。在這一點上,于謙的境界超越了無數帝王,足以名留青史。

于謙擁立朱祁鈺,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明

在於謙的力主之下,朱祁鈺在危亡之際登基爲帝,並授予于謙節制兵馬的大權,把保衛北京的重任交給了于謙,隨後又授其兵部尚書,讓他擁有了守城所需的一切資源。正是在代宗的支持下,于謙得以帶領北京軍民,團結一心,與瓦剌展開了血戰。

朱祁鎮被俘後,于謙爲何沒有立太子?全是形勢所逼 第3張

儘管瓦剌騎兵彪悍勇猛,土木堡的大勝又給予了他們無窮的信心和鬥志,但是大明的體量和戰爭潛力是瓦剌無法比擬的。當大明緩過這口氣,穩紮穩打,在逐步的戰鬥與消耗之間,最先承受不住的反而是瓦剌,最終瓦剌久克不下,折損了大量精銳,不得不退兵北歸。而北京城的守衛戰,極大地消耗了瓦剌的實力,這也導致太師也先最終決定放回明英宗。

兩個國家的較量,最終決定勝負是還是兩個國家的戰爭潛力,這其中包括了人口、土地、生產能力、國家實力,與遊牧民族相比,農耕文明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出穩定、生產效率高,不象遊牧民族那樣要受到季節的限制。只要明朝沒有重大失誤,沒有犯戰略性的錯誤,打贏遊牧民族是遲早的事。

北京城高守堅,缺乏攻城器械和攻堅經驗的遊牧民族,想要打下北京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北京城自己先亂起來。而此時朝中以徐有貞爲主的大臣力主南遷,假如當時于謙擁立朱見深爲帝登基,一個兩歲的孩子坐在龍椅上,不但沒有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反而會讓羣臣更加紛亂,于謙此舉實在是形勢所逼!

按照也先的戰略部署,是想挾持英宗打下北京城,然後進入中原大肆搶掠,關口一開,後果不堪設想,不僅北京城會毀於點火當中,老百姓更會遭受野蠻的屠殺和踐踏,瓦剌更會長驅直入,在中原腹地燃起烽煙。以瓦騎騎兵的高機動性,明國必然會疲於應付,最後導致極其慘烈的犧牲。

所以,于謙明知擁立朱祁鈺不合理法,但將江山社稷看得比天還大的他,還是毅然選擇了挺身而出,他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兇險和由此帶來的身死之禍,但正如他在《石灰吟》中所寫的: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朱祁鎮被俘後,于謙爲何沒有立太子?全是形勢所逼 第4張

回望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國家危急存亡之際,總有通挑重擔的忠臣義士,總有捨生忘死的勇烈之士,總有不甘屈服的錚錚鐵漢,總有慷慨赴死的大氣從容,他們把名字永遠地留在了華夏史冊上,名垂千古!

所以,于謙沒有按照朱祁鎮的意思,沒有擁立朱見深爲皇帝,既是形勢所逼,也是他一顆忠誠爲國之心,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所做出的正確選擇。

事實上,于謙擁立朱祁鈺,對朱祁鎮的打擊是致命的。當他在瓦剌的囚牢中,聽到明朝另立新君的消息,他感覺到自己被大明拋棄了,所以在經歷南宮之變重新登基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殺掉于謙以泄“私憤”,隨後又將朱祁鈺害死。做完這一切之後,他的內心會不會好受一點?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成化元年,也就是1465年,太子朱見深即位,是爲明憲宗。他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爲被父親冤殺的于謙平反,京城百姓聞之,奔走相慶!公道,終究還是在百姓心中啊!於少保千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