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把被俘的明英宗帶回北京的楊善,真的是靠空口白牙嗎?

把被俘的明英宗帶回北京的楊善,真的是靠空口白牙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英宗朱祁鎮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說起楊善,堪稱是時勢造英雄的典範。這位跟隨朱棣一起靖難的革命元老,在仕途上幾十年原地打轉,因爲所有人都認爲他只會誇誇其談,實幹能力一點沒有。

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成爲了大明帝國的滑鐵盧,當朝皇帝朱祁鎮御駕親征,竟然讓瓦剌人給生擒活捉了。爲了免受敲詐勒索,明朝把朱祁鎮尊(廢)爲太上皇帝,把他的弟弟朱祁鈺推出來成爲新皇帝。

新皇帝帶着于謙、石亨等人在北京城下打退了瓦剌人的進攻,北京保住了,原本的人質朱祁鎮的地位頓時尷尬起來。瓦剌人希望靠他發財,發現靠不住。朱祁鈺皇帝當得正在興頭上,不想讓哥哥再回京師。雙方各懷鬼胎,結果讓奉命出使的楊善一戰成名。他在瓦剌大營內充分發揮了其無敵嘴炮的威力,最後說得太師也先滿心歡喜地把俘虜皇帝朱祁鎮給放回了大明。

“有辱使命”的楊善事後得到了朱祁鈺什麼樣的賞賜?而在朱祁鎮奪門復辟之後,他又獲得了什麼怎樣的榮耀呢?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這位超級厲害的明代文臣。

官運不濟的楊善

楊善,北京大興人,生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從他的籍貫來看,屬於燕王朱棣的鐵桿嫡系。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起兵“靖難”,北平瞬間成爲戰區。朝廷大軍迅速集結,並趁着朱棣分兵攻打大寧之極,對北平城發起了全線進攻。

話說朱棣確實深得人心,即使這樣艱難的局面下,北平城內老百姓都沒人叛變。曹國公李景隆率軍攻城,城內老弱婦孺同仇敵愾,一起上陣守城,彼時年輕的楊善也是其中的一員。靖難成功後按功行賞,楊善被封爲典儀所引禮舍人。

楊善,字思敬,大興人。年十七爲諸生。成祖起兵,預城守有勞,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把被俘的明英宗帶回北京的楊善,真的是靠空口白牙嗎?

從官職看,可能楊善的守城功勞僅限於搖了搖旗、喊了喊加油。引禮舍人這個官是什麼級別呢?說來慚愧,屬於“未入流”,就是連品級都沒有。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楊善官升一級,做了個鴻臚寺序班,負責朝會禮節,品級是從九品。楊善這個人風度很好,而且吐字洪亮,沒有口音,朱棣對他比較有好感。但是直到朱棣去世,楊善還是在鴻臚寺裏打轉,只熬到了一個從六品的右寺丞。

善偉風儀,音吐洪亮,工進止。每朝謁引進奏時,上目屬之。—《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仁宗朱高熾即位後普天同慶,41歲的楊善進封鴻臚寺卿,品級爲正四品。但是在此後的宣宗宣德朝和英宗正統朝,楊大人不知是不是並非進士出身的緣故,依然被牢牢地困在鴻臚寺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期間他本人曾經被彈劾下獄,兒子楊容還因騙錢被謫戍威遠衛,可見父子二人混得不是一般的悽慘。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十二月,在鴻臚寺熬了45年資歷,已經年界65歲的楊善被升任禮部左侍郎(正三品高官),但是“仍理寺事”。什麼意思呢,就是65歲的楊大人還不能退休,依然要做好他鴻臚寺卿這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級別從正四品升到了正三品。

小官也能立大功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考慮到此行可能會與瓦剌人溝通,在鴻臚寺幹了一輩子的楊善被選中作爲扈從大臣之一。66歲的楊善萬萬也沒有想到,眼看着就要平安退休,居然還會輪到隨軍出征。

不過考慮到隨同出征的大臣有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鎮遠侯顧興祖、駙馬都尉井源、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壄以及內閣學士曹鼐等文武重臣,外加二十多萬全副武裝的京軍,楊善覺得此行危險係數不大。最多也就是稍稍遠離京畿打個獵而已。

但是明英宗這次聲勢浩大的御駕親征偏偏就給搞砸了,8月15日明軍在土木堡全軍崩潰。張輔、王佐、曹鼐等公侯大臣幾乎全軍覆沒。但是神奇的是,年近七旬的楊大人居然生還了,莫非是因爲他能聽懂瓦剌人的話?

十四年八月扈駕北征。及土木,師潰,善間行得脫。—《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好不容易逃回京師的楊善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他有生之年居然還會再碰上一次北京保衛戰。想到楊善當年的經歷,也先入寇之時,他也沒閒着,和都督王通(當年因放棄交趾而被褫奪成山侯爵位)一起提督京城守備。北京保衛戰勝利後,楊善依然做着鴻臚寺卿的工作,級別則由正三品的禮部左侍郎升至正二品的右都御史。

把被俘的明英宗帶回北京的楊善,真的是靠空口白牙嗎? 第2張

對於朱祁鎮,楊善應該還是挺有感情的,畢竟在這位皇帝手上他才獲得了副部級的待遇。英宗被俘後,朝廷立他的弟弟朱祁鈺爲新皇帝,改明年爲景泰元年,英宗本人則被“尊稱”爲太上皇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正旦大朝會之後,羣臣循例在朝房慶賀,只有楊善煞風景地說了一句:“上皇在何所,而我曹自相賀乎!”

看到楊善對太上皇帝感情如此之深,景泰元年七月朝廷便打發他和工部右侍郎趙榮一起出使瓦剌。由於在北京城下的失敗,讓朱祁鎮成爲了也先手上燙手的山芋。放着這個只會吃飯,別的啥都不會的太上皇帝在手上,也先覺得自己受夠了。他多次嚮明廷拋出媚眼,想把朱祁鎮趕快送還給大明。當皇帝上癮的景泰帝左顧而言他,始終裝楞充傻,就是不接這個話茬。就在楊善等人走後,景泰帝還讓瓦剌使臣把禿等人給也先帶回一封“霸氣”十足的敕書,簡直是沒把楊善等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把禿等回,特頒賞給,至可領也。所言欲送回大駕,實朕所願。果出誠心,就令楊善等奉迎還京。朕當永保和好,太師其深省之。—《明英宗實錄卷一百九十四》

皇帝的態度非常鮮明,就是不想讓太上皇帝回來。楊善的態度也很堅決,老夫就是要把上皇帶回來。他砸鍋賣鐵,把這些年貪污得來的財產全部變賣,皇帝不給賞賜,老子那就自備。

時也先欲還上皇,而敕書無奉迎語,自齎賜也先外,善等無他賜。善乃出家財,悉市彼中所需者,攜以往。—《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此次出使,楊善把他四十多年來和瓦剌人打交道的全部經驗發揮出來。先是恐嚇瓦剌使臣,表示靖難元勳寧陽侯陳懋已經率領南征大軍回京勤王了。我大明兵多將廣、器甲鮮明,正準備爲太上皇帝報仇雪恨。陳懋的威名,瓦剌人非常清楚,因此使臣對楊善的話深信不疑。

把被俘的明英宗帶回北京的楊善,真的是靠空口白牙嗎? 第3張

接着楊善忽悠對方“和議成,歡好且若兄弟,安用此?”,意思就是大家一起發財,何必打來打去。

第三步則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對瓦剌使臣不吝重賄。楊善非常自信,瓦剌使臣一定會把他的意思原原本本地傳到也先的耳朵裏。第二天見到也先,楊善面對也先的傲慢鎮定自若,恩威並施,終於在一句“太師仁義,爲好男子”的吹捧聲中,楊善順利地接回了英宗。

所有和談的背後,都是國家實力的體現。我們上文提到此時的朱祁鎮,在也先手上已然毫無價值。因此哪怕楊善並沒有帶來贖金,哪怕景泰帝在敕書中說得並不客氣,也先的第一訴求確實是送回朱祁鎮。但如果沒有楊善的巧舌如簧,想不付出任何代價就把太上皇帝帶回來,畢竟也是一件難事。

功高不賞,南宮復辟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日,太上皇帝朱祁鎮回到北京,隨即住進南宮,相當於變相軟禁。而頭號功臣楊善的獎勵是什麼呢?鴻臚寺卿的職務不變,頭銜從右都御史升爲左都御史,還是正二品。《明史》對景泰帝的刻薄,做出如下的評價:

時舉朝競奇善功,而景帝以非初遣旨,薄其賞。遷左都御史,仍蒞鴻臚事。—《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72歲的楊善提出致仕(即退休),被景泰帝拒絕。朱祁鈺可能沒有想到,一年以後他會爲今天的這個決定而深深地感到後悔。

把被俘的明英宗帶回北京的楊善,真的是靠空口白牙嗎? 第4張

自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四日開始,到正月十六日,景泰帝連續三天沒有視朝。當時朱祁鈺由於無嗣,朝中要求復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爲皇太子的呼聲非常高。而清楚景泰帝病情的武清侯石亨爲了壓倒文官集團,企圖發動政變,重新迎立太上皇帝朱祁鎮,此事得到了一直鬱郁不得志的楊善的鼎力支持。想來楊善對景泰帝失望透頂,想在有生之年再最後搏一把。

正月十七日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登基爲帝。正月二十一日,朱祁鎮封楊善爲興濟伯,食祿一千二百石,子孫世襲。正月二十八日,賜楊善勳號散官爲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給誥券。本身免二死,子免一死,追封三代。三月,楊善兼任禮部尚書,這是他五十多年來第一次邁出鴻臚寺。他對於朱祁鎮的忠誠,終於得到了回報。

結語: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五月初一日,掌禮部事、興濟伯兼尚書楊善去世,享年75歲。對於這位老臣的去世,英宗的態度是:“上悼惜之”。追贈興濟侯,諡忠敏。楊善的特點是“容貌魁梧,應對敏捷”,這是他作爲鴻臚寺卿最大的優勢。缺點則是“素無學術,爲人外若柔和,中實陰忮”,這也是他五十多年原地踏步的原因。而英宗奪門之後殺害於謙和王文,楊善被認爲在其中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

楊善死後,其子楊宗襲封興濟伯。但是此後在對於“奪門功臣”的清算浪潮中,楊宗被革去興濟伯,降爲金吾衛指揮使。但是楊善有一個孫子叫楊偉(非常好的名字),是英宗第五女崇德公主的駙馬。英宗對於楊家,總也算不薄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