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漢朝的一段“暗黑歷史”,差點葬送了大漢

揭祕漢朝的一段“暗黑歷史”,差點葬送了大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盤點我國盛世大治,漢武盛世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漢武帝在位時期,反擊匈奴、開通西域,加強中央集權,國家繁榮富強,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司馬遷簡要概括爲“內修法度,外攘夷狄”,中華帝國版圖主體部分得以奠定。對於盛世,我們不作過多討論,有關的記載實在太多。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漢武盛世和漢武帝其人。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漢朝的一段“暗黑歷史”,差點葬送了大漢

人們常說,天下事有其利則必有一弊。盛世有時候是繁榮是表象,但剝開表層,深入內核,你會發現些許悲歌,甚至有點血腥和殘忍。

兵連禍結,國家財政危機,百姓受盡困苦

漢武帝推行諸多改革,其中之一便是強化國家力量,通過軍事征伐手段,對外開疆拓土。漢武帝在位期間,南拓閩越、北伐匈奴、經營西域、通西南夷、東定朝鮮,連年征戰,曠日持久,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一方面,人口銳減。每場戰爭背後都是巨大的傷亡數字。“初,漢兩將軍大出圍單于,所殺虜八九萬,而漢士卒物故亦數萬,漢馬死者十餘萬。”(《匈奴列傳》)。在對匈奴作戰後期,漢軍深陷戰爭泥沼,三次出征匈奴均遭慘敗,其中在最後一次征討中,主將李廣利兵敗投降,七萬大軍全軍覆沒。巨大的傷亡數字背後是無數士卒的拋屍疆場。漢代《鐃歌十八曲》之一的《戰城南》開篇寫道:“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其慘狀可見一斑。另一方面,人口的銳減,經濟缺乏動力,國家很快出現了財政危機。加之,戰爭是燒錢的機器,戰爭使國庫日益空虛起來。漢朝博士狄山認爲“兵者兇器,未易數動。……今自陛下舉兵擊匈奴,中國以空虛,邊民大困貧。”同時,《平準書》也有記載“賦稅既竭,猶不足以奉戰士。”說明當時的財政危機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爲了化解危機,漢武帝又任用桑弘羊等實施經濟改革,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從豪強、商人手中奪取財富,導致社會矛盾一觸即發。

窮奢極欲,大興土木

我們常說秦始皇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其實漢武帝不遑多讓。漢武帝登基之初便開始建造陵墓,徵募工匠,徭役數萬人,前後歷時53年,幾乎動用全國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晉書·索綝傳》載:“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爲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漢武帝晚年命人擴建建章宮,規模宏大,“週二十餘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三輔黃圖》)。建章宮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城內有太液池、三神山,還鑄造銅人,掌捧銅盤玉杯,承接雨露。建章宮出手不凡,耗資巨大更是數不勝數。此外,漢武帝還廣儲後宮,有誇張說法有1萬八千人之多。這些都說明漢武帝專制,滿足私慾的一面。

敬鬼神之祀,大搞求仙活動

揭祕漢朝的一段“暗黑歷史”,差點葬送了大漢 第2張

武帝雖然好儒,但也深受黃老思想影響,“尤敬鬼神之祀”。受方士李少君的誘導,漢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以致“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史記·孝武本紀》)。李少君之後,漢武帝又迷信少翁、欒大、公孫卿等方士,搞出了很多荒唐事情。漢武帝46歲的時候,先到黃帝冢祭祀黃帝,又禮登太室山,後出海去求所謂的蓬萊仙人,最後封禪泰山封禪。《史記·封禪書》載:“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萊,終無有驗。而公孫卿之候神者,猶以大人跡爲解,無其效。天子益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終羈縻弗絕,冀遇其真。自此之後,方士言祠神者彌衆,然其效可睹矣。”皇帝每次出巡都會勞師動衆,給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內部奪權,引發政治慘案

漢武帝在位後期,宮廷政治詭異多變,因爲漢武帝的介入,直接釀成了當時最大的政治慘案。徵和二年,漢武帝居住在建章宮時,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其罪行有二,一是用巫蠱咒武帝,二是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被下獄致死,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也牽連被誅。這案並沒有結束。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動用酷刑,衆人驚恐之下胡亂指認,數萬人竟然因此受到牽連。當時,江充與太子劉據不和,便藉機陷害太子。劉據恐懼,便起兵殺江充,遭到漢武的鎮壓,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因此自殺。武帝幡然醒悟後,又夷江充三族,大行獄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巫蠱之禍牽連數十萬人,誅殺數萬人,在上層社會造成了極大恐慌,釀成了難以平復的政治危機。巫蠱之禍後,漢家繼承人難有起色,西漢王朝步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拐點。

關於漢武帝的暗黑歷史,司馬光評價的比較尖銳,“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爲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事實的確如此,漢武帝時期仍有大量農民破產流亡,齊、楚、燕、趙等地甚至爆發了不同規模的農民起義。比較慶幸的是,漢武帝晚年並不昏聵,對自己的所作所爲感到悔恨,其後“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治國路線也得以改變。這是漢武的高明之處,也是漢武盛世爲人稱道的原因。所以,司馬光又接着評價道“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這不僅是漢武帝的個人之幸,也是大漢帝國之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