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末民族英雄鄧世昌,他爲什麼能爲後人所敬仰?

清末民族英雄鄧世昌,他爲什麼能爲後人所敬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鄧世昌,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在我們的歷史書上有這麼一個人物,書中只用寥寥幾筆便記錄了他的一生,但這寥寥的幾筆,卻是宏偉而又光明的一生。他就是清末時的民族英雄鄧世昌。

棄文從軍

那個時候的富家子弟是很少有人去從軍的,因爲從軍所要面臨的軍事戰役以及各方面的選拔都會導致他們在武官當中所站立的位置遠不如文官來得高。

然而,那個時候的鄧世昌並沒有把這件事情看在眼裏,在一家航海館招軍的時候,鄧世昌選擇了這一家學館,在學館當中學習,他不僅僅只是學習簡單的文化,凡是在航海當中所遇到的所有的知識,鄧世昌都學得特別的通透,那個時候的算術以及各種地理,對於整艘船的電子設備等各方面鄧世昌都手到擒來。

在那個地方學習的人基本上都是寒門子嗣,只有少許的富人,但這些少許的富人是因爲在文官這條路上走不通,所以才轉而去選擇武將,所以他們對於學習的內容和知識掌握的都不是很通透,唯有鄧世昌他是自己真心實意地想要學習這個東西,並且在學習過程當中非常努力,沒有落下一絲一毫的知識。

清末民族英雄鄧世昌,他爲什麼能爲後人所敬仰?

成爲北洋水師

鄧世昌成爲北洋水師也是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成爲了北洋水師的將領,反而是從一個小兵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因爲自己知識能力的積累,再加上自己慢慢積累的經驗,這些都讓鄧世昌成爲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北洋水師。

成爲將領的他,對於軍事上的看法更加先天獨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海軍方面則爆發了黃海海戰。

在黃海戰役當中,清廷由於慈禧太后挪用軍費過壽,北洋艦隊沒錢購買堅船利炮,根本就沒有多少有力的武器,對於武器精良的日本聯合艦隊來說實在是差距懸殊,但是,那個時候的鄧世昌並沒有退縮,因爲他知道,如果將領退縮,那麼手下的將士們也會退縮,國人將再也站不起來,因此咬着牙也要扛下去。

海戰中,由於鄧世昌所率領的“致遠”艦遭到日軍多處重創,船上火光四起,眼看船艦慢慢下沉,鄧世昌亦然選擇駕駛船艦與日本的船艦相撞,試圖同歸於盡。日軍看到他的行動,也猜到了他的想法,慌亂之中立馬下令,首先打掉鄧世昌的船。

清末民族英雄鄧世昌,他爲什麼能爲後人所敬仰? 第2張

有一枚炮彈非常不幸地打中了,打中的這枚炮彈,是正好打在了鄧世昌船艦上的雷管上,我們也知道雷管遇火則爆,那個時候的船艦直接爆炸,導致了船上兩百多人的犧牲。

甘願赴死

鄧世昌本來就抱着必死之心,想要毀掉日軍的船艦,可是沒想到日軍的炮彈打中了雷管,導致船毀人亡,船艦上兩百多名將士最終全部犧牲。那時,鄧世昌落入海中,身旁的侍衛向他拋出了救生圈,然而,鄧世昌決定和這幾百名戰士死在一起。

據說,鄧世昌還養了一隻特別忠心的狗,這隻狗也曾叼着他的手,想要把主人拖到岸上,看着忠心的狗,鄧世昌流下了眼淚,但他或許知道,如果自己回去,或許就會讓國人的信心消失,唯有一死,才能激發國人的抗爭精神。

最終,鄧世昌含淚淹死了自己的狗,陪着這幾百名戰士死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當他犧牲的消息傳到了光緒皇帝的耳朵時,光緒皇帝掩面哭泣,併爲鄧世昌寫下了一幅輓聯:“此日漫揮天下雨,有公足壯海軍威。”爲了紀念這一位英雄,百姓爲鄧世昌立下了英雄冢。

然而,對於鄧世昌甘願赴死的舉動,後世的許多人覺得:他的死不值得!但我覺得,他死得其所。

許多人覺得,鄧世昌如果這一次接受了手下的好意,再次回到陸地上,再次重返對抗日軍,這樣就可以多殺幾個日軍,沒必要死在這場戰役當中。

清末民族英雄鄧世昌,他爲什麼能爲後人所敬仰? 第3張

但我覺得,鄧世昌的死纔是真正能讓國人反省的。因爲那個時候的北洋水師,在百姓眼裏已經沒有威名,更像一個破碎不堪的布娃娃,如果這個時候不能激起百姓心中的勇氣,那麼這一場戰役纔是真正的失敗,爲了這一場戰役的勝利,爲了百姓心中北洋水師的名號,鄧世昌不得不慷慨赴死。

鄧世昌看似輸了,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比如人心上說,他贏了,因爲自己的死能讓百姓記住敵人的可恨,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這是真正的英雄!

對於民族英雄鄧世昌之死,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