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秦國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許多觀衆公然無視“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爲家,崤函爲宮”的歷史事實,罔顧“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爲諸侯雄”的文治武功,將歷代秦王妖魔化,視爲暴戾恣睢、兇殘無道、陰險狡詐、色厲內荏的反面形象,以反襯各諸侯國使臣智勇雙全和大義凜然。

其實,剔除史書作者們字裏行間對秦國的貶抑之詞,平心公允審視,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頗具胸懷四海、深謀遠慮、忍辱負重、以德服人的仁君風采。

一、秦襄公:開國有德

秦國先祖非子爲“秦始封之祖”,因於西周初年替周孝王將馬養得“大蕃息”而“分土爲附庸”,被賞賜“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於是這個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白手起家,總算擁有一塊雖方圓不足50裏卻足以安身立命的附庸封地。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這顆被播撒於西北荒漠大野的胡楊樹種,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創業征程。至周王朝江河日下的春秋初年,興國的接力棒傳到了秦非子的第五代孫秦襄公手中。

司馬遷將秦國登上歷史舞臺定位於襄公之時,鮮明表現出對其歷史功績的肯定:“秦起襄公,章於文、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能冠帶之倫。”秦襄公雄才大略,在“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時,審時度勢“以兵送周平王。

平王封襄公爲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受封諸侯,標誌着秦已甩掉周王朝“大夫”之職的附庸國帽子,理直氣壯與其他邦國分庭抗禮。秦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成爲秦開國之君。

史載,周王室司徒鄭植公曾與太史伯討論“姜、嬴其孰興?”史伯對曰:“齊侯、秦仲、姜、嬴之雋也,且大,其將興乎?”齊爲姜太公所創之老字號大諸侯國,支撐着周王室半壁江山。

秦草創之初,豈可與齊相提並論?但太史伯慧眼獨具,認定秦國具備了雄起的潛質:“夫國大而有德者近興”。齊國強大有目共睹,秦卻僅有立錐之地,連封地“岐、豐之地”尚在西戎手中。周平王開的是空頭支票:“秦能功逐戎,即有其地。”所以秦國的當務之急是“伐戎而至岐”,然而秦襄公終其一生功敗垂成,“伐戎而至岐,卒”。

可見,太史伯斷言秦國必將興盛的理由,就只剩一條:“有德”!因史料付諸闕如,僅見於《史記.秦本紀》,故秦襄公之德難以具體闡述,然秦以德立國,卻是不爭的事實。

二、秦穆公:德出福反

秦襄公立國後,文、憲、武、德、宣、繆諸公,戮力東向,蠶食關中。孟子云:“春秋無義戰”,周室式微,羣雄割據,相互攻伐,無可厚非。但秦穆公在“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爲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爲後世開業”過程中,始終保持先祖仁德之心,在爾虞我詐的諸侯國君中顯得鶴立雞羣。

——仁助三公。

秦穆公力助小舅子夷吾,併力助其歸國成爲晉惠公。小舅子主動提出將秦河西八城作謝禮割讓姐夫,但繼位後“朝濟而夕設版焉”。適逢晉國大旱,哀鴻遍野,秦穆公不計前嫌,慷慨賑災;兩年後,秦國饑荒,顆粒無收,小舅子恩將仇報,趁火打劫,反被生擒。秦穆公既往不咎,反將女兒許配其在秦國做人質的兒子公子圉。公子圉不辭而別潛回晉國做了晉懷公。

秦穆公將流亡在楚國的重耳接到秦國,將女兒懷贏及四位宗女嫁其爲妻,力助女婿回國推翻公子圉,成爲“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第2張

——德遇三將。

秦晉的政治蜜月隨着晉文公去世戛然而止,兵戈相見。秦晉崤山一戰,秦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乞丙全軍覆沒,僅以身免。秦穆公“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檢討自己一意孤行以致戰敗:“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三年後,秦穆公又遣孟明視等發動彭衙戰役,再次敗北。

厲兵秣馬年餘,秦穆公親率精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取王官及鄗,以報殽之役”,秦穆公爲殽山戰役犧牲的將士築墳發喪,痛哭三日,“君子聞之,皆爲垂涕,曰:‘嗟乎!秦繆公之與人周也。’”一個“周”字,字面淺釋爲周到細緻,內涵深意卻就是有仁有義。

——禮賢下士。

秦穆公求賢若渴,"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他採納由余之計,蠶食西戎十二國,開闢國土千餘里,“遂霸西戎”,周王特別賞賜金鼓,希望他敲響戰鼓一往無前。

“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大西北,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寬厚仁愛。

秦穆公心愛的幾匹駿馬走失,被岐山三百多飢寒交迫的百姓大飽口福。官府逮捕了這批膽大妄爲的饑民,準備繩之以法。秦穆公“乃皆賜酒而赦之”,百姓們感恩戴德,“聞秦擊晉,皆求從”。

當秦穆公危在旦夕時,“岐下食善馬者三百人馳冒晉軍,晉軍解圍,遂脫繆公而反生得晉君……亦皆推鋒爭死,以報食馬之德。”

劉向在《說苑》裏如此評價:“此德出而福反也。”

但史書中的秦穆公形象並不高大,他利令智昏輕信“鄭人有賣鄭於秦曰:‘我主其城門,鄭可襲也。’”不納忠言,勞師遠征偷襲鄭國。《呂氏春秋.悔過》與《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及《國語.周語中》均有“王孫滿觀秦師”的記錄,這支奔襲鄭國的秦師途徑周天子都城北門時輕佻逞勇無威儀,“左右免冑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以此斷言:“秦師輕而無禮,必敗。”秦師的輕慢無禮,折射的是秦穆公的躊躇滿志和治軍無方。《淮南子.人間訓》更讓鄭國商人弦高“以十二牛勞之”,使秦三將誤判鄭國“守備必固,進而無功”而悻悻撤兵。這三名能征慣戰之將,竟被一介商人哄得找不着北,智商基本爲零,足見秦穆公的老邁昏庸和有眼無珠。

最直接的描寫,在《左傳.僖公三十年》中,秦穆公隨晉文公氣勢洶洶圍困鄭國,鄭國老臣燭之武臨危受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秦晉聯盟,這就是著名的《燭之武退秦師》。文中的秦穆公褪盡了英明神武的光環,變成鼠目寸光、見利忘義的無恥之君。

更有甚者,作者爲斥責秦穆公背信棄義,還讓晉國大臣子犯義憤填膺,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穆公,再通過晉文公之口指桑罵槐大談“仁、知、武”大道理,將不仁、不知、不武的屎盆子扣到秦穆公頭上。所以,南宋學者呂祖謙在《東萊左傳博議》中指責“秦穆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晉如涕唾,何有於鄭乎?”,並冷嘲熱諷“他日利有大於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

秦穆公真如此不仁不義嗎?否!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第3張

晉國發動這場討伐戰爭師出有名:“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但與秦國何干?雖說秦國的戰略目標始終是東征擴張,但以秦穆公及羣臣之智,豈能看不出“越國以鄙遠”這般爲他人作嫁衣裳的蠢事無異“闕秦以利晉”?故此秦穆公態度消極,只爲舅子兼女婿晉文公撐門面壯聲勢,純粹就是來打醬油。若非如此,在秦晉齊心協力東西夾擊鄭國都城之時,風燭殘年的燭之武何以能從秦軍圍攻方向奇蹟般“夜縋而出”並順利“見秦伯”?

我認爲,這是秦穆公巧妙部署的一招妙棋。

此時的秦穆公正需要燭之武這類鄭國使者出面議和,借鄭國使者之口替自己申述罷戰緣由。一旦協議達成,既給了鄭國天大面子,更因爲國家利益退兵而對晉國有了交代。秦穆公欣慰地發現,燭之武送來了超出自己想要的禮物,所以他喜悅溢於言表,立刻與鄭國結盟,同時指派三名秦國大臣帶兵協助鄭國保衛國土。

這支留守部隊堪稱秦穆公一箭雙鵰的神來之筆,既體現出秦國結盟誠意,更起到監視和阻擊鄭國與晉國的作用。如此高瞻遠矚,運籌帷幄,不戰而屈人之兵,秦穆公再次以施行仁德而得到福分。

三、秦孝公:西域雄獅

“戰國時期,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爲右。”秦穆公去世到秦孝公繼位的二百六十年間,“君臣廢法而服私,是以國亂,兵弱而主卑”,致使“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秦孝公橫空出世後,發憤圖強,“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頒佈“求賢令”。

秦孝公之仁,表現爲旗幟鮮明,始終如一爲秦國的強大而不遺餘力支持商鞅改革,“三百年來,變法功臣皆死於非命,此乃國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終我一世,絕不負君!”他四見商鞅,直到商鞅“以強國之術說君”時,秦孝公才正中下懷,“語數日不厭”;他兼聽則明,民主集中,召集羣臣辯論,商鞅舌戰羣儒,甘龍等理屈詞窮,秦孝公一錘定音,任命商鞅爲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左起:秦孝公,商鞅)

在商鞅輔佐之下,秦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鬥諸侯”。先秦這場最徹底的內部變革,使得秦孝公“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商鞅在秦國“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自信滿滿的強秦君臣們,終於有足夠的底氣在崤函雍州一隅將戰略目光投向中原,並開始“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爲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孝公十三年,始都咸陽”,將咸陽作爲攻擊出發陣地。“十九年,天子致伯(賜予霸主稱號)。二十年,諸侯畢賀。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經過秦孝公勵精圖治,秦國迅速由羸弱小國一躍而爲戰國七雄之首,這頭威風凜凜的西域雄獅開始對中原虎視眈眈。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第4張

四、秦昭襄王:問鼎中原

秦孝公的孫兒秦昭襄王再接再厲,將秦國治理得政治廉明高效,社會風氣淳樸恭儉,被荀子高度讚美爲“治之至也”的理想國家。

他任命李冰修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無壩引水工程都江堰,極大促進了經濟發展。他重用魏冉、范雎、白起等人,消滅了名義上的最高宗主國,威震諸侯,“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通過政治軍事鬥爭,秦嚴重削弱楚、齊、趙三強,使得“天下來賓”,“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歷史學家翦伯贊高度評價秦昭襄王的文治武功:“秦對六國的鬥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

然而,這個爲秦統一大業奠基的君王,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被司馬遷的生花妙筆描寫成什麼樣?在完璧歸趙故事中,秦昭王貪婪陰險,“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他言而無信,在偏殿召見並戲弄藺相如,“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他愚蠢可笑,被藺相如機智奪回和氏璧。他自取其辱,“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並設九賓禮隆重接見藺相如,卻被“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

秦昭王“負其強,以空言求璧”的戰略目的爲何,另當別論,但一定有政治目的,絕對不能歸結於個人品質。他有足夠的理由在章臺接見趙使者,因爲藺相如出身低微,出使前僅爲“宦者令舍人”。趙國火箭式提拔這樣低賤的人作使者,焉知不是對強秦的羞辱?秦昭王在藺相如準備玉石俱焚時,他“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如果秦昭王真以空言求璧,豈能即刻召來有司,在地圖上指明準備交換的十五座城?秦昭王“舍相如廣成傳”,《史記索引》注:“廣成是傳舍之名。”“傳舍者,脫粟之飯,免其飢餒,出入聽其自便,下客居之。”

這麼個下等賓館,三教九流雜居,使得藺相如的隨從得以換上粗布衣服懷揣和氏璧溜出賓館,再穿過戒備森嚴的國境線歸璧於趙。明知賓館是魚龍混雜之地,秦昭王卻不廣佈眼線多派便衣嚴加盯防,是愚蠢自大還是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顯然是後者!

因爲“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庭,引趙使者藺相如”,秦昭王一諾千金,藺相如卻先聲奪人,劈頭蓋臉咒罵“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且直言已完璧歸趙,“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誠心易璧的秦國君臣始料不及、面面相覷,不由自主發出驚異聲音,更說明秦國交易的誠意。秦昭王審時度勢,爲了不“絕秦趙之歡”,“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秦昭王過而能改,遵守承諾,齋戒設禮,忍辱負重,處處彰顯出仁君風範。

而澠池相會中的秦昭王,更是居心叵測、氣焰囂張,陰險毒辣“令趙王鼓瑟”,羞辱趙國。在藺相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威脅下,又貪生怕死,無奈“不懌,爲一擊缶”,以致“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

反觀之,則是秦昭王忍辱負重,秦羣臣同心同德。

藺相如跪請秦昭王擊缶並揚言以死相拼時,兩人相距不過五步,藺相如手中並非刀劍而是瓦罐,秦昭王即便不避不閃被擊中頭部,也無性命之虞,何來貪生怕死?況從“左右欲刃相如”間可看出,秦國衛士完全可以將藺相如當刺客格殺。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第5張

但衛士們爲何不出手?司馬遷的理由充滿了文學家的浪漫想像:“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一幫武林高手居然被藺相如一嗓子鎮住了!如此誇張描寫,堪與《三國演義》中張飛“當陽橋前一聲吼,喝斷橋樑水倒流”媲美!秦昭王被這聲怒吼喊醒,意識到此行目的和身份責任,才隱忍退讓擊缶。

秦國羣臣與君王配合默契,趙王鼓瑟後,秦御史立刻上前記錄此事。秦昭王無奈擊缶後,秦之羣臣齊聲高呼:“請以趙十五城爲秦王壽。”反觀趙國,趙惠文王忍氣吞聲,被迫鼓瑟,趙國羣臣中惟藺相如挺身而出扳回一局,形隻影單一人應戰秦國羣臣:“請以秦之咸陽爲趙王壽。”有此比照,高下立判:秦昭王能屈能伸,趙惠文王窩囊猥瑣,秦得天下,理所當然。

五、秦始皇:千古一帝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賈誼氣勢如虹,以如椽大筆謳歌秦始皇統一大業後,筆鋒陡轉,竭力抨擊“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爲天下始。”

賈誼的《六國論》不是歷史,而是發揮文學家豐富想象力的散文。他不遺餘力將秦始皇塑造成暴君形象,攻其一點不計其餘。作爲文學家和政治家,他有權根據創作目的對歷史進行取捨剪裁。但史書上秦始皇的幾次出面,卻使得賈誼苦心塑造的暴君形象不攻自破。

《唐雎不辱使命》中,秦嬴政被描寫得驕橫狂暴、盛氣凌人,直到唐雎聲稱“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並“挺劍而起”時,才狂傲之氣頓消,前倨後恭。此文出自《戰國策·魏策》,今人多疑爲僞作,真僞姑且不論,但平心而論,秦嬴政對唐雎“色撓,長跪而謝之”的言行,絕非生命受到威脅的違心表演,而是對唐雎發自肺腑的敬佩尊重,正好表現出秦嬴政的寬容仁德。

《荊軻刺秦王》中,荊軻以燕國使者身份入秦,“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秦嬴政穿上莊重的朝服,設九賓大禮,在咸陽宮隆重接見荊軻,如此禮遇,固然因爲荊軻手中有“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但也從側面描寫出秦嬴政的謙恭有禮和博大胸襟。圖窮而匕首見之際,電光火石之間,秦嬴政處變不驚,與緊握劇毒匕首的荊軻“以手共搏之”,拔劍後“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以上記錄出自《戰國策.燕策三》,司馬遷寫《史記.刺客列傳》時大致實錄,但荊軻被衛士們亂刀砍死後,對秦嬴政的細節描寫卻大相徑庭。

《戰國策.燕策三》:“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意在突出荊軻的餘勇使得秦嬴政心有餘悸、頭暈眼花,秦嬴政的形象膽小如鼠、外強中乾;而在《史記.刺客列傳》中,“於是左右既前殺軻,秦王不怡者良久”,“怡”本義爲和悅,“不怡”即爲不樂。荊軻死後,秦嬴政因劫後餘生而悶悶不樂,如此理解當屬望文生義,一竅不通。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第6張

聯繫前後文可知,在荊軻正破口大罵時,“執兵皆陳殿下”的衛士們蜂擁上殿,殺死荊軻。秦嬴政在生死搏擊中,只殺傷而不將其一劍穿心,目的就是生擒審訊。而荊軻卻被衛士們亂刀殺死,所以秦嬴政的“不怡者良久”絕非針對荊軻,而是不滿眼疾手快的衛士們。司馬遷刻畫的秦嬴政冷靜睿智、處變不驚、真實可信,真正具備了其他諸侯國君難以企及的王者風範。

賈誼攻擊秦始皇即爲伊始就施行暴政,“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死後仍“餘威震於殊俗”。司馬遷借陳勝之口說出“天下苦秦久矣”,目的就是爲證明秦國暴政由來已久,“失期,法皆斬”更是大澤鄉起義的導火索。

然細讀《史記.陳涉世家》,疑竇有二。

其一,將尉仁而非暴。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爲屯長”,作爲戍卒中的小頭目,他們密謀起義時“乃行卜”,將尉不知。魚腹丹書,將尉不查;吳廣半夜裝神弄鬼學狐狸大叫“大楚興,陳勝王”,將尉不疑;將尉不動手,起義無藉口。於是吳廣使出激將法,在將尉喝醉後,“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衆。”將尉在吳廣數次撩撥之下失去理智,“尉果笞廣”。

此處描寫非常細緻且耐人尋味:“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將尉在抽打吳廣時,腰懸之劍柄恰好“挺”到吳廣手邊,絕非將尉打累了扔了荊條拔劍想殺吳廣,對劍挺與挺劍的理解,關係到對將尉的評價。將尉作爲秦王朝的最下層軍官,非但不是秦暴政的化身,反倒是秦官吏文明執法的代表。

其二,秦法仁而非暴。

陳勝鼓動起義的理由是:“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雲夢秦簡·徭律》:”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及詣水雨,除興。”誤期五日內,處罰僅是當面訓誡,批評教育。十日之內,處於等同於購買盾牌的罰款。十天以上,處於購買鎧甲的罰款。如遇大雨,可免除徵發。

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別是誰?他們有何貢獻? 第7張

身爲屯長的陳勝故意曲解法律後,又畫蛇添足道:“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戍邊服徭役者即便真如陳勝虛構那樣,也好歹十有四三有活路,但扯旗造反在歷朝歷代都是滅族的不歸路。

所以大澤鄉九百戍卒起義的原因,並非官吏殘忍,法律殘酷,而是陳勝爲實現其“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鴻鵠之志鋌而走險的一招險棋,這從他稱王后翻臉無情斬殺“其故人嘗與傭耕者”導致“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足以看出,但與本文無關,不論。

春秋末期的“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被司馬遷稱爲“魯君子”的《左傳》作者左丘明身爲“大啓爾宇,爲周室輔”的魯國人,自然對秦嗤之以鼻,故在《左傳》中描寫秦穆公時語帶嘲諷。

《戰國策》作爲國別體史書,記載的是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除《戰國策.秦策》外,其餘國策均充斥着對強秦的醜化和譏諷。劉向只是本書的命名者與編訂者,基本忠實保留原文;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及壯,試爲吏,爲泗水亭長”,作爲秦朝最基層幹部,他犯上作亂,最終“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陽”。

歷史總是勝利者書寫的,而勝利者永遠是正義的化身,所以大漢有道,秦朝必須無道,大漢仁德,秦朝必須暴虐。司馬遷“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爲的就是使《史記》“傳之其人,通邑大都”。

而要通過統治者審查,惟有將秦朝描繪得暴戾恣睢,方顯出漢朝的順天承運。而要將秦寫得殘暴無道,將歷代秦王妖魔化,無疑是史學家們的終南捷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