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密在瓦崗寨取得了哪些成功?他歸唐後爲何會被殺?

李密在瓦崗寨取得了哪些成功?他歸唐後爲何會被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李密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李密出身高貴,他的曾祖父李弼是北周大司徒,祖父李矅是北周柱國,父親則是隋朝上柱國,可謂家世顯赫。

李密是隋朝末年的風雲人物,大業九年(613年)六月,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造反,李密作爲軍師爲楊玄感獻計,可惜不被採納,最終楊玄感失敗,李密亡命天涯,最後輾轉來到瓦崗寨,在這裏李密大放異彩。李密的主要功業都是在瓦崗寨取得的。

1.在瓦崗寨取得巨大功勞

1.1提出反隋目標,將瓦崗軍由一羣烏合之衆打造成強大的隊伍

大業十二年(616年),翟讓聚集萬餘人在瓦崗起義,由於他胸無大志,瓦崗寨一直沒有長足發展。

不久李密投奔瓦崗,李密的到來讓瓦崗寨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

李密通過不斷立功,取得了翟讓的信任。李密就開始遊說翟讓,建議翟讓“席捲兩京,誅滅暴政”。

李密在瓦崗寨取得了哪些成功?他歸唐後爲何會被殺?

儘管翟讓沒有奪取天下的雄心,但是他被李密的才華折服,於是同意了李密的建議。

正是打出了這個口號後,瓦崗寨才從流寇昇華爲義軍,得到迅速壯大。

1.2斬殺隋朝猛將張須陀,壯大了瓦崗軍的實力

爲了達到奪取天下的目標,李密向翟讓提議攻取滎陽,奪取糧倉,進一步壯大力量。翟讓派兵攻佔了金堤關和滎陽郡大部縣城。

瓦崗軍高調的表現引起了隋煬帝的重視,他調猛將張須陀前往鎮壓瓦崗軍。

張須陀是農民軍的噩夢,他先後擊敗多支農民起義軍,翟讓之前和張須陀交戰三十多次全部落敗。

這次翟讓聽說苦主來了,嚇得直打哆嗦想要跑路。李密趕緊給翟讓打氣說張須陀有勇無謀,而且連續獲勝,十分輕視我們,我們可以用計打敗他。

李密利用張巡陀輕敵的心態,先在滎陽大海寺北埋伏了千餘人,然後翟讓去誘敵進入埋伏圈,張須陀果然中計,陷入重圍,最後力戰而死。

打敗張須陀意義重大,它表明瓦崗軍已經具備和正規軍正面作戰的能力,沉重打擊了隋政府軍的士氣。

1.3佔領糧倉後賑濟百姓,迅速壯大瓦崗隊伍

大業十三年(617年),河南大饑荒,朝廷有許多糧倉卻不救濟百姓。李密率七千精兵爲先鋒,翟讓領大隊人馬殿後,一舉攻佔了興洛倉。

之後李密下令開倉賑濟百姓,此舉深得民心,百姓絡繹不絕地加入瓦崗軍,使瓦崗軍一下擴充到數十萬。

1.4與隋朝主力在東都對決,牽制了大批隋朝主力

瓦崗軍得到壯大後,李密決定圍攻東都洛陽。

由於洛陽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隋煬帝被迫抽調大批精銳前往救援。他先後命將軍龐義、霍世舉率關內兵、王世充率江淮兵、薛世雄領三萬燕地精兵等前往洛陽討伐李密。加上東都留守劉長恭的兵力,合計十多萬人。

隋軍由王世充指揮,與李密大小百餘戰,王世充負多勝少。

大業十四年(618年)王世充得到七萬援軍,他率大軍與李密決戰於洛北,結果被李密殺得大敗,王世充帶着幾千殘兵敗將退守河陽。李密趁機完成對東都的包圍。

由於大批的隋朝精銳調往東都,使地方的防禦力量極大被削弱,李淵才能帶領三萬人馬在晉陽起兵,並最終攻下長安。

1.5和宇文化及血戰,大敗宇文化及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初十,隋煬帝在江都兵變中被殺。之後兵變首領宇文化及率十幾萬軍北歸,大軍途經瓦崗地盤。

李密爲了避免兩線作戰,於是向東都請降,然後和宇文化及決戰於童山,殺得宇文化及只剩兩萬多人逃往魏縣。

但是童山之戰對於李密來說得不償失,因爲宇文化及率領的是隋煬帝的親軍,戰鬥力強悍,瓦崗軍雖然擊敗了他們,自身也損失慘重,損失了大批精銳,爲他們的覆滅敲響了喪鐘。

1.6邙山之戰錯誤地與王世充決戰,結果一敗塗地

武德元年(618年)九月,王世充在奪取東都政權後,乘瓦崗軍與宇文化及血戰後元氣大傷之際,率精兵兩萬駐紮在偃師,李密親率大軍在邙山之下迎戰。

在戰前的軍事會議,裴仁基和魏徵都反對與王世充決戰,他們認爲瓦崗剛經歷了和宇文化及的大戰,喪失了許多精銳,而王世充部隊缺糧,爲了吃飯而戰,銳氣不可擋。

李密本人也傾向這種意見,但是剛從宇文化及陣營投降過來的陳智略和樊文超等人立功心切,極力慫恿李密出戰,並且主戰者佔了多數。

李密由於接連獲勝,他產生了驕傲自大的心理,於是在衆人的慫恿下,他決定和王世充決戰。

王世充在夜晚派出200餘騎潛入北邙山,決戰當天,王世充未等李密軍列陣就搶先猛攻,隨後王世充將一位長得和李密十分相像的士兵推出陣前斬首。

瓦崗軍以爲自己的頭領被殺,不由軍心大亂,此時王世充的伏兵趁勢殺出,瓦崗軍潰不成軍。

瓦崗將領裴仁基、裴行儼、單雄信、秦叔寶、程咬金、邴元真等紛紛投降王世充。

李密帶着兩萬餘人逃到河陽,李密本人雄心勃勃還想要東山再起,無奈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衆人一致認爲已經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時有人提醒李密:“您在東都牽制了隋軍主力,使唐王李淵輕而易舉據京師長安,這是您的功勞。”於是李密帶領部下投降了李淵。

李密在瓦崗寨取得了哪些成功?他歸唐後爲何會被殺? 第2張

2.李密歸唐後不受重用而陰謀叛亂,最終被殺

李密降唐後,並沒有受到李淵的重用。李淵將李密封爲無足輕重的光祿卿,這個職務只是皇帝的司務長兼廚師長,主要負責朝廷祭祀大典所用食物,以及皇帝宴請文武百官、招待外國使臣時的酒宴製作。

雄才大略的李密做了廚師長,估計他心裏的感覺和孫大聖當年被封爲弼馬溫的感受一樣,心裏感覺無限的屈辱。

唐武德元年(618年)年底,李密向李淵請命,請求回黎陽安撫舊部,李淵頭腦發熱居然同意了。

當李密到達稠桑驛時,李淵在手下的提醒下終於反悔了,他命人召回李密另有安排。

李密當然不願意再回去當廚師長,於是他決定叛變,他準備投奔在襄陽的老部下張善相。

李密的意圖被唐將盛彥師識破,盛彥師在熊耳山設伏,李密果然進入埋伏圈,名震天下的李密最終喪命於無名小卒,其結局令人唏噓。

從李密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戰功赫赫,但是他的功勞基本都是在瓦崗取得,對於大唐他其實並沒有很多功勞,只是他圍攻東都客觀上牽制了隋朝主力,爲李淵入主長安減輕了壓力。

再看李淵如何對待薛仁杲、李軌、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蕭銑、輔公祏和杜伏威這些割據一方的首領。

這些首領有的被唐軍俘虜有的主動投降,但是他們的結局無一例外都是死於非命。

而且李淵對待這些對手有一個特點,就是名聲越好或者威脅最大的往往很快就被處決了,而那些名聲不好的或者威脅小的人反而可以活得久點。

比如仁義的竇建德和臭名遠揚的王世充被送往長安,李淵馬上殺了竇建德而暫時饒了王世充。

還有蕭銑,此人出身十分高貴,是梁武帝蕭衍六世孫。對於這樣的對手李淵也是抓獲後直接處死。

李密同樣出身顯赫,他曾經威震天下,手下人才濟濟,有秦叔寶、徐世勣、羅士信、程咬金、單雄信、王伯當、侯君集等人。這樣的人李淵遲早是會動手斬草除根的,李密的叛亂只是給了李淵一個極好的剷除李密的理由。李密的死,最終是必然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