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燕國的一代明君:姬平在位時有何成就?

燕國的一代明君:姬平在位時有何成就?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姬平是戰國後期燕國國君,他是姬噲的兒子,前311年至前279年在位,約與趙武靈王、齊閔王同時。姬平初爲燕太子,姬噲讓位時將其廢掉。

子之上臺後姬平協助將軍市被反叛,兵敗後,與太傅郭隗一同逃往無終山避難。後來齊軍攻入燕都,志在滅燕,引起了燕國民衆的反對,姬平被國人自山中尋出,奉以爲君,是爲燕昭王,郭隗被任爲相國。

姬平上臺不久,齊兵在燕民的一致反對下班師撤歸,姬平乃迴歸燕都。復國後他志在復仇,卑身厚幣,築“黃金臺”招徠天下賢士。

經過近三十年準備後,他乘齊國政治危機之時,派大將樂毅率軍攻破齊國,佔領七十餘城,國勢達到極盛。姬平晚年迷信長生不老之術,他長期服用方煉的神丹,引起內熱發病,在樂意部署進攻齊國最後兩城時死去。

求賢若渴

姬平繼位於國破時的危難之際,經過約三十年的努力,幾滅強齊,國勢達到極盛,他是燕國曆史上最爲開明和政績最大的君王。姬平的父親姬噲死於齊國之難,燕國蒙受了重大的損失,姬平對此耿耿於懷,他一復國就想着招納賢士復國。

燕國的一代明君:姬平在位時有何成就?

郭隗對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派他的親信持千金去求購千里馬,這個親信半路上見到許多人固着一匹死馬嘆息,經打聽知道這匹死馬生前日行千里,不可多得,於是親信以五百金買下了這匹馬骨,回去後對主人解釋說:“我以五百金買下千里馬的屍骨,這一奇事必定會迅速傳揚開來,人們自然會爭相將名馬送來。

果然不到一年,這個人得到了三匹千里馬。

郭隗希望姬平能在他身上作出一個重賢的姿態,以便吸引賢才。姬平覺得郭隗的話很有道理,於是爲郭隗築起宮室,以弟子的身份執禮聽教,親自爲郭隗供奉飲食,極其恭敬。又在易水旁築起高臺,起名“招賢臺”。

於是,姬平好士的名聲傳遍遠近,趙、齊、魏等國的人才紛紛前來,這些人中有劇辛、騶行、樂毅等,燕國一時人才甚衆,姬平均對他們以厚禮相待。

另外,姬平在執政期間還悼死伺孤,恤民養兵,與士卒同甘苦,他深自韜晦,積極做伐齊的戰略準備,以便待時而動。

不久前齊國人侵,燕國之民團結一心,驅走入侵之敵,這表明了燕民較強的愛國意識,在積弱衰微的境況下,要想強盛國家,只有打起愛國復仇的旗幟,纔能有效地團結國民,振作人心,最終實現強國的目的。

同時,燕國僻居北地,與中原交流往來較少,文化上的落後使他們本國未能造就出超羣的人才,人才短缺一直是燕國的重大不足,它現在成了強盛國家的嚴重製約因素。

姬平以招人才爲實施政治目標的根本手段,可以說是抓住了振興國家的關鍵。

爲了招納賢士,姬平採納了郭隗的建議,他從禮待眼前的賢才着手,造成尊賢的名聲,藉此吸引遠方的賢才。

眼前的賢也許不具安邦治國的能力,但君主給其以應有的尊重,實際上就表明了自己重賢的姿態和心理,四方之オ自會樂而歸附。

在復國後的極端困難條件下,姬平築下“黃金臺”,不惜以重金延攬賢,既表明了他求才若渴的急迫心情,又顯示了他極高的政治識見。

姬平上臺後的一切措施幾乎都服從於他復仇破齊的目標,他長期服用方土的神丹,以求長生不老,其中也包含着強烈的復仇目的。

愛才之君

在姬平招致的人才中,樂毅深通兵法,長於爭戰,是一名優秀的軍事人才,姬平對他加以重用。齊王田地恣行狂暴、四處樹怨,不久又通走了相國田文,國內政局動盪,姬平召來封樂毅爲上將軍,盡起國中精銳,並聯絡數國人馬一同攻伐齊國。

燕國的一代明君:姬平在位時有何成就? 第2張

在這次重大的軍事行動中,姬平利用了一些極有利的條件:一是燕國經過二十八年的休養準備國力強盛、士卒精銳,境況已遠非昔比;二是齊國政局不穩,有機可乘。

雙方力量的對比發生有利於燕的形勢下,姬平適時作出了伐齊的戰略決策,他將軍事行動的最高指揮權交給樂毅,讓其統領全國軍隊並督五國之兵,表現了他對樂毅的高度信任。

攻破齊都臨淄後,姬平親至齊地大犒三軍,封樂毅於昌國,號昌國君,他返國前將樂毅獨留於齊,令其收取齊國所餘之城。

燕大夫騎劫與太子樂資關係密切,他覬覦兵權,對樂資說樂毅要自立爲君。樂資將此言告訴了姬平,姬平不僅不信,反而大怒,他打了樂資幾十鞭子,以示懲罰,並遣使持節至臨淄,欲拜樂毅爲齊王,只因樂數本人堅辭而作罷。

樂毅攻破齊國,報了燕國幾十年的深仇,姬平對他有由衷的感激,在聽到樂毅要自立爲齊王的言傳後,姬平既不是盲目相信也不是一概否認,他認爲樂毅立爲齊王,正與其功勞相當,遂準備真封樂毅爲齊王,這是對樂毅之功的高度肯定。

他鞭打了自己相信並轉達讒言的兒子,既是對流言的制止,也是對自己相信之心的公開表白,從而有效地保護了人才,維護了樂毅的指揮權威。

姬平在關鍵時刻保護人才,激勵人才,使樂毅非常感激,他拒受王號,勵志滅齊,以死自,決心報答姬平的知遇之恩。

從策略方法上來講,姬平當時封樂毅爲齊王是極高明的考慮,因爲樂毅當時軍權在握,又深具才能,他真要自立爲王,姬平無論如何是控制和制止不了的,即便能採取手段加以制止,通樂毅交出兵權,那也會嚴重影響對齊戰爭,使幾十年的復仇之志功虧一簣。

姬平聞言後真封樂毅爲齊王,無論樂毅是否有稱王之心,這都是對他的高度獎賞。

姬平是強盛燕國的明君,他執政三十餘年,始終以破齊復仇爲目標,延攬人才,勵精圖治,使國家達到了強盛。他重用人才善於駕馭人才,關鍵時刻保護人才,爲後世留下了治國用人的寶貴經驗。他的不幸早逝使燕國遭受了極其重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