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國最後的支柱章邯,一生都有哪些作爲?

秦國最後的支柱章邯,一生都有哪些作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章邯,字少榮,是秦末最後一位著名大將。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秦末時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反對暴秦,天下紛紛雲集響應,殺秦吏而舉兵響應,不滿秦人統治的六國遺民拉出無數大軍,像涓流入海之勢般匯聚起來,以討伐秦朝爲名,聯合起來向秦朝關中腹地進軍。初時,起義軍勢不可擋,秦軍接連敗退,秦二世胡亥大爲震驚,作爲一國之君竟在朝堂上如同喪家之犬一般,但見少府章邯進言曰:“盜已至,衆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有了兵權,又屢戰屢勝,亡陳勝、破項梁、圍魏王、殺齊王,章邯儼然成了大秦帝國的最後一根支柱,那麼這樣一位名不經傳而又一鳴驚人的上將軍,是個怎樣的人呢?

秦國最後的支柱章邯,一生都有哪些作爲?

一、暴秦無道,臨危受命

臨危受命之前,章邯任職於少府。少府,是中國曆代政府爲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職責有兩方面:其一是負責徵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與;其二是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等需要的供給和服務,由此可知,章邯是專門爲秦二世胡亥管賬和提供錢財的。然而胡亥即位後,聽信奸臣趙高“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的讒言,藉此大肆殘殺自己的兄弟與有功的大臣們,一時間“宗室振恐。羣臣諫者以爲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然而胡亥遠比其父秦始皇昏庸無能,不知是得位不當心中有愧還是自知平庸無父之風,胡亥竟將一切朝政大事交給趙高處理,自己玩的不亦樂乎。

“七月,戍卒陳勝等反故荊地,爲‘張楚’。”在胡亥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羣跳樑小醜,在外有強大的秦軍,內有丞相李斯、自己的老師趙高,這二世的位置還是做得很安穩的,可以繼續享樂。然而沒想到的是,“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立爲侯王,合從西鄉,名爲伐秦,不可勝數也”,這場火不僅沒有撲滅,反而越燒越旺,直到陳勝部將周文等將領合兵戲水,直逼秦廷時,胡亥意識到情況不妙,趕緊與羣臣商議,就在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對秦二世的慌亂至若惘然時,少府章邯卻出面了,他將率領驪山刑徒七十萬人以擊周文部。

二、外行掌兵,屢戰屢勝

秦國最後的支柱章邯,一生都有哪些作爲? 第2張

在胡亥與趙國的屠殺下,還能活着出現在秦廷的大臣們誰不是人精,心裏的小算盤打的噼啪響,或亡或降的不計其數,然而就在這時,少府章邯卻進言說:“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衆大臣嗤之以鼻,但就是這批刑徒兵,在秦精銳戍邊無法馳援關中之際,打出了名聲,甚至差點力挽狂瀾,做到“扶大廈之將傾”。聽取了章邯的建議後,秦二世宣佈大赦天下,不僅免除了驪山刑徒的重刑死刑,還拜章邯爲將,那時,“周文爲將軍。衆十餘萬。西至戲水。蓋百二十萬矣。秦令將軍章邯。赦驪山作徒七十萬人以擊之。”一場大戰即將開打。

一個從未打過仗的外行掌兵,手底下各部只是身體殘疾或是骨瘦如柴的刑徒,可能沒有多少人對他們抱有信心,就連胡亥索性也不再上朝,流連後宮等死吧。然而沒想到的是,章邯居然打贏了,三敗周文等將,胡亥大喜,增派長史司馬欣、董翳協助章邯進攻義軍,章邯不僅多次擊敗起義軍首領陳勝的部下,還“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滅魏咎臨濟”,雖然其中也有些小波折,名將項梁率軍救援田榮,在東阿下擊敗章邯,章邯向西撤退。楚軍在濮陽東再次與章邯交戰,又打敗了章邯,然而章邯在得到秦朝的全力支持下軍勢復振,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戰死。秦軍氣勢正盛,就連劉邦、項羽都不敢與之戰,只能繞道躲着走。

三、隻手難扶,大秦已亡

雖然曾敗楚軍兩場,但章邯率領的秦軍並未傷及根本,又在各路馳援的情況下瞬間恢復士氣,於是在一場追擊戰中,章邯命令夜間進軍,他讓兵馬口中銜枚,避免發出較大的聲音,然後率軍攻打楚軍,大破楚軍於定陶,一代名將項梁也因此戰死。捷報頻頻,秦二世也很高興,就在秦廷上下鬆了一口氣,認爲秦朝可以繼續延續時,沒想到趙高又跳出來惹事,設計害死右丞相馮去疾後,“趙高爲丞相,竟案李斯殺之。”做了丞相的趙高日益跋扈,竟然還想害死在前線作戰的章邯,他借胡亥之名責問章邯討伐無力,章邯恐懼,就派軍中長史司馬欣去請示,趙高故意不見,司馬欣也害怕了,連夜逃回軍中,果然趙高派殺手來尋,但沒有追上。司馬欣回到軍中勸說章邯:“趙高用事於中,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

秦國最後的支柱章邯,一生都有哪些作爲? 第3張

秦二世胡亥昏庸無能,只信任趙高一人,於是趙高得以狐假虎威,甚至想要將手握兵權的章邯陷入死敵。如今得勝了會因爲趙高的忌憚而被陰死,戰敗了也會死於亂軍之中,面對兩難的境地,章邯猶豫再三,但還是聽了司馬欣的勸說,選擇向項羽投降。章邯見到項羽,涕淚交下,向項羽訴說趙高的種種惡劣行徑,立刻被項羽封爲雍王,大秦帝國的最後一根支柱,就這麼倒了。

“蓋章邯爲秦之驍將,邯不敗,即秦不亡。”沒有史書記載章邯出任少府前曾在軍中任職,但秦人素善勇,章邯更是有王翦、王賁等老前輩的經驗,倒是在軍事上能與六國遺族的將領爭鬥,況且雖然章邯所部大多爲驪山刑徒兵,身體素質遠不如大秦銳士,但所謂六國義軍很大程度上也不過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農民而已,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然章邯在各類史書中只有寥寥幾筆的記載,但他的領兵的戰績確實對得起“白起之亞”的名頭,他是忠於秦朝的,但無奈,秦廷之中有個只逞小能,無治國之才的趙高把弄,章邯審時奪度投降了勢力最大的項羽。然而在劉邦反攻時,章邯沒有投降做三姓家奴,只是見大勢已去,遂拔劍自刎。相比白起“人屠”之名、王翦王賁滅國之功,章邯雖未做到隻手扶天傾,但比之更加有血有肉也更具爭議,不知各位讀者朋友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