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唐朝四位獲得“帝諡”的皇帝,他們爲何能得到追封呢?

盤點唐朝四位獲得“帝諡”的皇帝,他們爲何能得到追封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字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立國共289年,歷二十一帝。除了正統和皇帝外,還有4位獲得“帝諡”的皇帝,他們分別是誰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一、李弘(孝敬皇帝)

李弘(653年—675年),高宗(李治)嫡長子,母親是後來成爲一代女皇的武則天。顯慶元年被冊立爲皇太子,李弘自幼爲儲君,深得父皇的寵愛和重視。在太子位期間,上書修改不合理之法,體恤民情,甚至爲了兩個姐姐求情而得罪母親。由此可見,李弘是個仁孝之人。

可惜的是,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陪伴帝后出行洛陽時,猝逝於洛陽合璧宮綺雲殿。時年二十三歲。高宗(李治)十分悲痛,以“慈惠愛親,死不忘君”破例追贈李弘爲“孝敬皇帝”。其妻裴氏(宰相裴居道之女)爲恭哀皇后,陪葬恭陵。李弘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父親追贈爲帝的太子。

盤點唐朝四位獲得“帝諡”的皇帝,他們爲何能得到追封呢?

二、李憲(讓皇帝)

李憲(679年—742年)本名李成器,避玄宗諱,而改名李憲。睿宗(李旦)嫡長子,玄宗(李隆基)長兄,母爲肅明皇后(劉氏)。

文明元年(684年)睿宗第一次在位時被冊立爲皇太子,不久之後,武則天稱帝,其父被降爲皇嗣,自己亦成爲皇孫。

唐隆政變之後,睿宗復位,在立太子之時犯難,李憲主動以“儲君,是國家的職位,太平時節就以嫡長子爲先,國難之時就應歸於有功的。若處理不當,就海內失望,這不是國家吉祥事”爲由讓位於李隆基。

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對其十分敬重,歷任太子太師、司空、雍揚岐澤涇州刺史、寧王。恭謹自守,不妄交結,不欲朝政。

開元二十九年(742年)李憲去世,享年六十三。玄宗(李隆基)以其“高尚品德”追封李憲爲“讓皇帝”,其妻元氏爲恭皇后,一起葬於惠陵。

盤點唐朝四位獲得“帝諡”的皇帝,他們爲何能得到追封呢? 第2張

三、李琮(奉天皇帝)

李琮(?—752年)玄宗(李隆基)長子,母爲劉華妃。因狩獵傷及面部而無緣太子位。天寶十一年(752年)五月因病逝世,追贈靖德太子。肅宗(李亨)繼位後,追增其爲“奉天皇帝”,其妻竇氏爲恭應皇后,合葬於齊陵。

四、李倓(承天皇帝)

李倓(?~757年)肅宗(李亨)第三子,母爲張宮人。英毅才略,善於騎射,且爲人正直,封建寧郡王。安史之亂爆發後,支持父親李亨即位於靈武,與太子(李豫)一同領兵平叛。最後因得罪李輔國和張良娣,糾纏於權力鬥爭。受到誣陷被賜死。

寶應元年(762年),代宗(李豫)即位後,追贈爲齊王。大曆三年(768年),追增其爲“承天皇帝”,其妻張氏爲恭順皇后,一同改葬於順陵。

以上四位被追贈爲帝的太子(或王子),都有着不一樣的人生,同樣亦爲大唐帝國的興盛做出了一定貢獻,希望以上資料對大家有所幫助。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