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雍正好不容易奪嫡成功 雍正爲什麼只在位十三年

雍正好不容易奪嫡成功 雍正爲什麼只在位十三年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清代雍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爲什麼僅僅在位13年?有何功勳?

在清代,有這麼一個皇帝,有這麼一個王朝,它處在兩個時間跨度最長的朝代的夾縫之間。

與兩個時間長度越過半個世紀的王朝(康熙1654年—1722年,在位61年;乾隆1711年—1799年,在位60年)相比,在時間上似乎只是一個起過渡作用的橋樑;與兩個國力鼎盛、軍力強大的王朝相比,在繁榮程度上又恰如一個馬鞍形狀的凹槽。

這個朝代就是雍正朝。

按照這種說法,我們還可以說,在大清國的歷代皇帝中,有這麼一個皇帝,他的名聲前不及自己的父親,後不及自己的兒子,與兩位名震遐邇彪炳史冊的著名皇帝相比,他的名聲比普通的皇帝大不了多少;與父親康熙帝和兒子乾隆帝的功過相比,成果不及前者大,殺人也不及後者多。

這個皇帝就是雍正帝。

社會歷史和人生命運是無法改變的,面對歷史,我們不能將康熙帝和乾隆帝的在位時間勻給雍正帝,自然也無法將他們的歷史功勳割捨給雍正帝。

也許這就是“雍正”這兩個字義限定作用的結果吧。

大清國的歷史,決定了雍正帝和他的王朝扮演的就是這麼一個承前啓後的歷史角色。

雍正好不容易奪嫡成功 雍正爲什麼只在位十三年

但是,我們可以說,有趣的地方也正在這裏。

我們瞭解,由於康熙朝後期政治的寬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吏治的腐敗;

另外,在封建時代,一個王朝的長短往往是由皇帝壽限的長短所決定的,隨着皇帝年齡的老邁和在位時間的過分的長久,國家上,社會上也會不同程度地萎靡和消沉。

而雍正朝,正是在康熙朝經濟的衰頹、吏治的鬆懈、國民精神萎頓的情況下,經過雍正帝堅韌不拔的努力,一步步地重振經濟、整飭朝綱、激活精神,將康熙朝拉舊的一駕封建專制制度的馬車挖新改造,更換機具,膏添軸油,一步步地從倒退的半坡拉向了正途,爲下一個王朝的中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開闢了道路。

雍正好不容易奪嫡成功 雍正爲什麼只在位十三年 第2張

人生苦短。

由於父皇在位時間長,雍正皇帝胤槙繼位的時候已是四十多歲的壯年,加上奪嫡之爭,登基後大力改革,過度勞損導致身體條件不好,執政的時間自然更是十分有限。

但在短短的十三年中,尤其是在執政前期,雍正皇帝所做的貢獻還是巨大的。

比如朝廷整頓方面的打擊朋黨,機構改革方面的設立軍機中樞、建立密奏制度、建立祕密立儲制度;比如行政區劃和政治主權方面的改土歸流;又比如安民裕國方面的攤丁入畝、蠲免錢糧,如此等等。

尤其值得欽敬的是雍正帝那種夙興夜寐、朝乾夕惕、事必躬親的勤政精神,至今仍然有着可供效法的價值。

更爲重要的是,雍正帝始終希望超越前人,希望開拓進取,希望有所作爲的精神,作爲一名封建帝王,尤其難得……

誠然,同許多並不完美的歷朝歷代皇帝相比,雍正帝也不是一個完美的皇帝。

尤其是他的性格缺陷不少,加上急於改革的意氣使然,急於廓清代堂的心情所致,使他比別人更多地使用了苛酷的手段,甚至不惜來一些兩面三刀或酷刑逼供,或者罵詈責毀,語言有失歹毒,對於這些缺憾,未必一定要從人格上去考量,而將其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歷史條件和他本人理想的參照下,也許會產生一些別樣的理解。

與康熙帝相比,雍正帝有失於仁善方面;但他所讀的經書使他仍然不失孔孟的“仁者愛人”之心;與乾隆帝相比,他也興過文字獄,但並不像乾隆帝那樣動輒殺人、過多地殺人,儘管他在某種時候往往聲嘶力竭,但動嘴的時候多,動刀的實事少。

這一點也是所謂嚴苛的雍正帝遠比所謂寬厚的乾隆帝做得好。

雍正好不容易奪嫡成功 雍正爲什麼只在位十三年 第3張

所謂雍正帝的智慧,除雍正帝本身思想品質、歷史功勳之外,在本書中有不少都是他所留下的教訓,而非他智慧本身的的傑作。實事求是地評價這一歷史人物,以企給讀者一些可資借鑑的啓示,即是本書編著者的內心願望,但願我們能夠接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