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趙光義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趙光義上位後是如何對待哥哥趙匡胤的妻兒?他都用了什麼手段?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之後對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的妻兒確實不怎麼的,所以後世才傳言趙光義繼位不正,所以繼位後才迫害寡嫂幼侄。趙匡胤去世時還有兩個兒子健在,長子趙德昭當時25歲,幼子趙德芳17歲,以年紀來說他的兩個兒子都足以繼位,但最終繼位的卻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外加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對兩位侄子和年輕寡嫂都不太好,尤其是對寡嫂宋皇后十分刻薄,因此關於趙匡胤之死和趙光義繼位不正之說法衆說紛紜,後來更是產生了“斧聲燭影”傳聞。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趙匡胤去世時妻子宋皇后年僅24歲,這位宋皇后算是趙匡胤第三任妻子,也是北宋第二任開國皇后。趙匡胤的結嫡妻子是賀氏,她也是趙匡胤所有子女兩字三女的生母,她與趙匡胤可謂是貧賤共患難,不過很惋惜趙匡胤在建立北宋前賀氏就去世了,趙匡胤後來建立北宋追封她爲孝惠皇后。

賀氏去世後不久,趙匡胤被後周世宗柴榮臨終前委任爲殿前都檢點,當時的趙匡胤正是中年男人三大喜事升官發財死老婆,於是不久之後趙匡胤就娶了年僅16歲的王氏爲繼妻。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謀朝篡位成功,建立了北宋,王氏就成爲了北宋開國皇后,也是北宋第一任的開國皇后,不過王氏命也不太好,北宋建國之後不久王氏就去世了,她生育的一子一女也都夭折,王氏死後被趙匡胤追諡爲孝明皇后。

王皇后去世後,比趙匡胤小25歲的宋皇后就嫁給了他,趙匡胤僅比宋皇后的父親也就是岳父宋偓小了1歲。宋皇后家族出身十分高貴,其父宋偓是後唐莊宗外孫,其母劉氏是後漢太祖劉知遠之女永寧公主,可以說宋皇后家族是三朝國戚。

宋皇后出身如此高貴,她本人自然也是姿色秀麗,氣度莊重,是最符合做一國之母的不二人選,這也是趙匡胤爲何非要選她當皇后的原因。婚後宋皇后更是溫柔可人,與趙匡胤相知相重。

趙匡胤不好女色,所以後宮佳麗並不多,他幾乎每晚都與宋皇后同寢過夜。不過宋皇后卻很尷尬,她尷尬的地方在於婚後一直沒有與趙匡胤生下一兒半女,所以宋皇后只能與趙匡胤的兩個兒子搞好關係。

但趙匡胤長子趙德昭還比宋皇后還大了一歲,所以兩人名爲母子,實際上的關係尷尬得很,因此宋皇后與趙德昭關係比較疏遠。而趙匡胤的幼子趙德芳比宋皇后小了7歲,這樣算來兩人以母子相稱倒也還算可以,況且宋皇后16歲嫁給趙匡胤時,趙德芳當時年紀僅9歲,所以宋皇后在趙德芳年幼時就對他疼愛有加,兩人母子關係比較親近。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爲日後宋皇后惹得小叔子趙光義不高興被他刻薄對待埋下了伏筆。

公元976年趙匡胤去世,宋皇后得知趙匡胤去世的消息後,她立刻命大太監王繼恩去召趙德芳入宮繼承大統,王繼恩卻並沒有去召趙德芳,而是去了趙光義的晉王府上,王繼恩勸趙光義趕快入宮繼承大統。

趙光義進宮後,王繼恩和太醫程德玄力證趙匡胤去世時遺命趙光義繼位,這一下宋皇后直接傻了眼,瞬息之際,宋皇后也趕緊向趙光義俯首稱臣。

宋皇后見晉王愕然。連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晉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甲寅,晉王光義既皇帝位,改名炅。——《宋史紀事本末》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第2張

雖然宋皇后及時見風使舵擁護趙光義繼位,但她曾經打算擁立幼子趙德芳的事情還是被趙光義所瞭解,因此趙光義繼位之後對宋皇后十分不好且刻薄。

趙光義繼位之後尊宋皇后爲開寶皇后,讓她移居西宮,此後趙光義對宋皇后都是極爲刻薄。公元995年宋皇后去世,她去世後趙光義雖然追諡她爲孝章皇后,但卻不爲皇嫂服喪,也禁止羣臣臨喪。

而且宋皇后死後棺槨也不停放在皇宮中,而是停放到了趙匡胤的妹妹燕國長公主的公主府上,這就相當於嫂子去世屍體停到了小姑子家中,這根本就不合禮法。除了這些,趙光義還禁止宋皇后與趙匡胤合葬,神主不能升附太廟。

更有意思的是北宋初期大清官王禹偁當時任翰林學士,他曾經直言“後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這話被趙光義瞭解後十分惱怒,趙光義於是將他貶爲滁州知州。從此之後趙光義刻薄對待嫂子宋皇后的事朝廷上下沒有人敢再議論了。

因此一直到宋神宗時期,宋皇后的神主牌位才正式進入太廟,但她卻始終未能和丈夫趙匡胤合葬在一起。

不過宋皇后雖然被趙光義刻薄對待,死後也是草草殮葬,但她畢竟在趙匡胤去世後又活了十九年,而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則沒這麼好運了。

趙光義是以“金匱之盟”中趙匡胤與母親杜太后約定的兄終弟及名義繼位,繼位之初趙光義爲了遵守兄終弟及的規則,曾經冊封四弟趙廷美爲齊王、中書令兼京兆尹,冊封趙德昭爲郡王,兩人地位高於宰相,位列衆朝臣之首。

其實在五代十國期間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親王爵位加中書令兼京兆尹這屬於是皇儲的標配,幾乎等於準皇儲,趙光義繼位前就是晉王、中書令兼京兆尹,所以從這身份上也能說明趙光義最初是遵循兄終弟及的規則,想讓弟弟趙廷美將來爲皇儲。

在兄終弟及之後還有叔侄相承的話,杜太后臨終前與趙匡胤約定“金匱之盟”時,就是擔心趙匡胤如果去世的早,兒子年幼,不如讓兄弟出來主持大局,這就是兄終弟及,當兄終弟及之後再有最小的弟弟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也就是叔侄相承,先由趙匡胤的弟弟繼承皇位,再由最小的趙廷美傳位回到趙德昭手中,所以趙德昭也被晉封爲郡王,作爲後備皇儲的皇儲。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第3張

但是趙德昭作爲後備皇儲的皇儲還沒來得及成爲後備皇儲就英年早逝了,這件事起因於趙光義親征幽州。

趙德昭跟隨叔叔趙光義北伐幽州,在大戰期間的某夜,趙光義所統率的御營大軍與主力大軍失散,一時之間軍中無主慌亂一片,這時隨軍出征的部分朝臣認爲趙光義很可能是遭遇了不測,建議趙德昭立刻在軍中繼位,繼續指揮大軍戰鬥,結果趙光義第二天平安無事歸來,瞭解這件事後非常生氣。

這次北伐是以失敗告終,趙光義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十分的鬱悶氣結,因此趙光義沒有獎賞太原之戰勝利的功臣,趙德昭因爲此事和趙光義爭論起來,趙光義盛怒之下說出了“等將來你當皇帝以後再來對他們封賞也不遲”這種話。

這話的意思就是相當於趙光義指責趙德昭有當皇帝的野心,這話也許是趙光義生氣之下說出的氣話,但也許他就是故意說出來刺激趙德昭的,總之這話說完讓趙德昭十分之害怕。

想一想當皇帝說出這話,那就是代表着他已經猜忌你了,那被皇帝猜忌了,這個人的結局可想而知是不會太好的。於是膽小鬼趙德昭就害怕叔叔趙光義將來會害死自己,與其被害不如先自行了斷,因此趙德昭在與趙光義吵完架後,回家就自盡了。

之後趙光義表現得非常懊悔自責,他親自抱着趙德昭的屍體哭了很久,一直在大喊“癡兒何必如此”,後來趙光義追封趙德昭爲魏王。當然趙光義撫着侄子屍體大哭那是做戲還是發出的真情實感那就不好說了。總而言之趙匡胤在世且最年長的兒子趙德昭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死了。

緊接着就是趙匡胤的小兒子趙德芳了,趙光義繼位後名義上對趙德芳也還不錯,晉封他爲節度使、太尉,但趙德昭去世不到兩年,年僅22歲的趙德芳也去世了。

關於趙德芳的死更加蹊蹺,《宋史》中僅用了三個字“寢疾薨”來記載,“寢疾薨”的意思就是說趙德芳是睡睡覺就死了。用我們現代醫學來解釋,通常這樣睡睡覺猝死的人大多是突發的心腦疾病,這類疾病通常以中老年人發病爲主,不過現代也有很多年輕人因身體超負荷工作或者壓力過大而猝死,所以也不排除趙德芳年紀輕輕會猝死。

如果趙德芳真是像現代年輕人這樣因爲巨大壓力或者超負荷工作而猝死,那估計也和他的好叔叔趙光義難脫關係。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第4張

總結下來就是趙匡胤不到五年時間裏,他的長子趙德昭和幼子趙德芳先後都莫名其妙的就死了,他的兩個兒子死了誰是最大的受益人?所以說趙光義對待兩個侄子不管表面怎麼好,單看結果就瞭解好與不好了。

趙德芳死後其實對趙光義兒子未來繼承皇位最大障礙就是趙廷美,於是趙光義就開始在琢磨怎麼把趙廷美搞下去。

後來趙光義誘騙趙廷美毒殺了與其關係親密已經投降的南唐後主李煜,這讓趙廷美對趙光義十分不滿,後來趙廷美勾結趙匡胤重用的大臣兵部尚書盧多遜,企圖遵照兄終弟及的規矩,提前逼迫趙光義退位自己繼位。

當然這一切盡在趙光義掌握之中,於是趙光義就以此將趙廷美和盧多遜全部貶謫,趙廷美被流放房州,不久之後趙廷美抑鬱成疾咳血而死。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第5張

由於趙光義對兄弟和侄子比較殘忍,因此他比較鍾愛的長子趙元佐爲此與趙光義父子關係鬧翻,後來趙元佐更因爲叔叔趙廷美之死大受刺激因而發瘋,可見趙光義對待兄弟和侄子的殘忍手段讓自己的兒子都害怕。

趙廷美死後,可以說所有的兄終弟及、叔侄相承的繼承人全部都完蛋了,所以趙光義很無可奈何的向天下表明我只能立我的兒子當太子了。

因此北宋自趙光義之後一直到宋徽宗亡國,歷代皇帝都是趙光義的後代,不過天道好輪迴,在南宋高宗之後,由於宋高宗無後,所以後來的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都是趙德芳的後人,而宋理宗、宋度宗以及宋末三幼主都是趙德昭的後人,也就是到了南宋之後皇帝一系又回到了趙匡胤後人手中。

趙光義上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第6張

寫在最後

雖然清朝學者紀曉嵐早就說明了“斧聲燭影”事件很可能是誤會,趙光義並沒有做出弒兄謀朝篡位之舉,但趙光義如此刻薄對待哥哥趙匡胤的妻子和兒子也都讓後世所詬病。

趙光義之所以如此刻薄對待嫂子宋皇后是因爲她曾經想擁立趙德芳爲帝,趙光義雖然表面對兩位侄子加以善待,但兩人都莫名其妙而死也着實讓人懷疑,畢竟他們倆死了趙光義纔是最大受益人。

其實趙光義這麼做也是爲了確保自己和後世子孫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尤其是皇權利益面前這麼做也是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