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赤壁之戰結束後 使用苦肉計的黃蓋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赤壁之戰結束後 使用苦肉計的黃蓋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黃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戰中獻苦肉計的黃蓋,最終結局如何?爲何“銷聲匿跡”了?

事實上,赤壁之戰的第一功臣並非是諸葛亮,而是黃蓋!若不是黃蓋獻計火攻曹操,孫吳聯軍怎麼可能擊敗曹軍?可令大家疑惑的是,在赤壁之戰居首功的黃蓋,居然在戰後銷聲匿跡了,那麼黃蓋去哪裏了呢?他死在赤壁之戰了嗎?

赤壁之戰結束後 使用苦肉計的黃蓋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赤壁之戰

關於赤壁之戰,大家瞭解最多的版本便是三國演義版。在這個版本中,最大的功臣既不是黃蓋,也不是周瑜,而是諸葛亮,若不是諸葛亮向上天借來東風,周瑜黃蓋的火攻之計根本不可能實施,因爲要實施這個計謀,就得依靠風力。最終,在諸葛亮的幫助下,東吳順利地得到了東風,一把火將曹營燒得乾乾淨淨,曹操八十萬軍隊毀於一旦,自此,諸葛亮名聲大振,成爲了令衆人仰視的存在!

然而事實上,這只是三國演義的改編版本,正史中的赤壁之戰,根本就和諸葛亮沒啥關係!

曹操南下後,劉備迫於無可奈何,只能撤退,他原本是想逃到交州吳巨那裏去的,因爲吳巨和劉備是朋友,但是魯肅攔住了劉備。魯肅認爲單靠孫權一方,是擋不住曹操的,不如把劉備也捆綁在一起,這樣至少多一點勝算。在魯肅的勸告下,劉備答應暫時不往交州撤退,並派出諸葛亮去和孫權商討結盟事宜!而這,便是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最大表現!

也就是說,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其實是扮演了一個外交使臣的角色,他並沒有直接參與到赤壁之戰,只是在和孫權商討如何聯盟!至於聯盟的最終成型,其實和諸葛亮的關係也不是非常大,因爲這個聯盟本身就是魯肅拉起來的,只要魯肅說服了孫權,基本事情就成了,只要諸葛亮不搗亂,好好的和孫權商量,走走過場,那麼孫劉聯盟,就算是正式成型了!

赤壁之戰結束後 使用苦肉計的黃蓋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第2張

孫權和劉備聯盟後,當即以周瑜爲大將,統帥三萬兵馬對抗曹軍,而劉備這邊,也派出了不少的兵馬跟隨周瑜一起作戰。曹操的士兵很多都是北方人,荊州士兵又剛剛歸附曹操,人心不是特別安穩,所以當時曹軍的士氣並不是非常高,再加上瘟疫橫行,所以曹軍表現出來的戰力並不是非常強,直接被孫劉聯軍打得停靠在長江北岸的烏林一側,不敢輕易出來交戰。曹軍不出,孫劉聯軍也沒啥好辦法,雙方只能乾瞪眼,最終還是黃蓋想出了一個妙計,擊敗了曹軍,這便是火攻!

《資治通鑑》:時操軍衆,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衆我寡,難與持久。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時東南風急,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餘船以次俱進。操軍吏士皆出營立觀,直言蓋降。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衆。

可以看到,正史中的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只是一個使臣的身份,並沒有參與作戰細節,也沒有參與借東風之事,這都是三國演義杜撰的。正史中提出火攻之計的人,乃是黃蓋,而且具體實施這個計劃的人,也是黃蓋,所以說,黃蓋纔是赤壁之戰中最大的功臣,是他給曹軍帶來了致命一擊,使得曹操被迫狼狽撤退!

可令人奇怪的是,在赤壁之戰中立下大功的黃蓋,卻在之後幾乎銷聲匿跡了,這是爲何呢?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三國演義對黃蓋的弱化

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的做法大家都是深有感觸的吧,可三國時期明明有魏蜀吳三個國家,爲何大家都只是說羅貫中在尊劉抑曹呢,爲何大家都只盯着劉備和曹操兩家呢?爲啥大家不說東吳呢?爲何沒有尊劉抑吳的說法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爲在羅貫中眼中,劉備一方都是忠義之人,是值得讚賞的,曹操一方梟雄頗多,也值得說道說道,但是東吳一方,他們不配!這可不是我瞎說的哦,這完全就是三國演義表達出來的意思!

從猛將角度來說,曹操和劉備手下都有不少的猛將,其中許多人還是頂級的水平!三國演義中的頂級猛將(超一流水平)共有8個,他們分別是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許褚、典韋、顏良。可以看到,這些猛將有5個屬於劉備一方,2個屬於曹操一方,就連被滅了的袁紹,他手下也是有頂級猛將顏良的,可爲啥單單東吳沒有這種頂級猛將呢?這不是擺明了看不上東吳集團嗎?

人家都有頂級猛將,就東吳沒有,足見羅貫中是多麼的看不上東吳。更爲重要的是,在羅貫中眼中,對付東吳的這些猛將,壓根兒就不需要出動頂級猛將,只需要出動一個張遼就可以了!一個張遼,那基本就是東吳猛將的天花板了,就連太史慈和甘寧這種猛人,也不是張遼的對手,可見在演義中,東吳猛將的戰力是多麼的差!可事實上,正史中的東吳猛將可不弱啊,赤壁之戰敗曹操,荊州之戰敗關羽,夷陵之戰敗劉備,東吳猛將哪裏弱了?

赤壁之戰結束後 使用苦肉計的黃蓋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第3張

其次從統帥的角度來說,東吳有四大都督,他們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可以說,他們四人都是當時的頂級統帥,是當時天下人都尊敬的有才之人,即便是在後世,周瑜、呂蒙、陸遜的評價也非常高,他們也被列入古今六十四名將,陪祀武廟,足見大家對他們能力的認可,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呢?這四人可被黑慘了!

正史中的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躺櫓灰飛煙滅,然而演義中,他卻被諸葛亮直接給氣死了,讓人覺得周瑜就是個小氣之人。正史中的魯肅,是個文武全才,人家使用弓弩,可是能直接射穿盾牌的,但是演義中的魯肅,就是個任人欺負的老實人,形象差距太大。正史中的呂蒙,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讚譽,結果演義中他被描述成爲了一個不顧大局,破壞孫劉聯盟之人。可以看到,演義中把東吳最出色的軍事統帥都弱化得不成樣了,這完全就是羅貫中在故意打壓這些東吳統帥啊!

綜合演義中對東吳猛將的戰力打壓和統帥的弱化描述,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羅貫中是看不上東吳的,在他心目中,劉備和曹操兩方纔是爭奪天下的主角,孫權不配,東吳不配,他們沒有上桌對弈的資格!

也正是因爲羅貫中看不上東吳,對東吳君臣的打壓比較厲害,所以黃蓋在赤壁之戰後,很少再露面了,因爲羅貫中壓根兒就不想在東吳衆人身上多費筆墨!連周瑜、陸遜這種頂級軍事人才,都得不到羅貫中的青睞,更何況黃蓋呢?

所以說,大家看三國演義,疑惑黃蓋在赤壁之戰後銷聲匿跡,並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羅貫中不喜歡東吳的人,讓他們消失,那也是非常正常的,至少他沒有抹黑黃蓋!

赤壁之戰結束後 使用苦肉計的黃蓋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第4張

二、黃蓋年老,轉內政了

演義中的黃蓋在赤壁之戰後逐漸銷聲匿跡了,但正史中卻並非如此,黃蓋在此戰之後,還活了不少的時間。

赤壁之戰,黃蓋被流箭射中,落入水中,雖然他被東吳士兵救起來了,但由於他年紀比較大了,所以他暫時跑去養傷了,沒有參加後續對曹軍的作戰,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後面的南郡之戰,孫權攻吳之戰,黃蓋都沒怎麼露面。再後來,孫權論功行賞,給黃蓋封了一個武鋒中郎將,並將其調往了後方,讓他負責處理後方的治理任務,因爲他本身就比較擅長這塊!

說白了,因爲黃蓋這個人年紀大了,且處理政務有一套,所以孫權把他從對陣曹軍的前線給撤下來了,讓他去對付後方的蠻族,這對於黃蓋這種老將來說,也稍微輕鬆點,畢竟蠻族的戰力遠沒有曹軍強。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黃蓋逐漸偏離了三國爭霸的路線,畢竟大家主要關注的是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事。黃蓋被調往了後方,自然無法參與和魏國、蜀國的作戰,自然也就“銷聲匿跡”了!

不過雖然黃蓋沒能參與到和魏、蜀兩國的爭霸戰中,但他在後面的治理任務也完成得不錯,還被孫權封爲了偏將軍,最終病死於任內!

《三國志》:後長沙益陽縣爲山賊所攻,蓋又平討。加偏將軍,病卒於官。蓋當官決斷,事無留滯,國人思之。及權踐阼,追論其功,賜子柄爵關內侯。

赤壁之戰結束後 使用苦肉計的黃蓋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第5張

結語

綜合來看,黃蓋其實並沒有死在赤壁之戰中,他在此戰立下大功後,被孫權派往了後方,負責後方的治理工作,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最終病逝於任內。至於大家爲何會覺得黃蓋從赤壁之戰開始便銷聲匿跡了,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三國演義給大家帶來的誤解,演義的作者不是很喜歡東吳君臣,所以對東吳的猛將打壓得比較嚴重,黃蓋出生於東吳,天然不受待見,所以羅貫中不願再他身上浪費筆墨了;二、黃蓋年老,被派往治理後方,偏離了魏蜀吳三國的爭霸路線,所以被大家給忽視了!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