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殺?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殺?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天祥,字宋瑞,宋末政治家、宋末三傑之一。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公元1279年,崖山戰役正式結束。此役,漢人將領張弘範號稱威震天下,並且親自刻下於此滅宋的碑文。而在這位元朝將軍的身後,是10萬具浮屍,以及無數大宋忠臣的冤魂。

按理來說,此戰以後大宋就滅亡了,屬於大宋的時代轉讓給了大元,很多人因此放下武器,接受了新的時代。

然而,一個國家永遠不缺少忠臣,尤其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個叫文天祥的人站了出來,他不僅沒有向元朝屈服,反而繼續堅持鬥爭,甚至讓自己的名聲流傳千古。

面對這樣一個硬骨頭,即使是忽必烈這樣的強人,不得不對他心目中的軟弱宋人嘖嘖稱奇,因此想不惜一切代價招降文天祥。

從歷史的結果來看,忽必烈終究是白日做夢。但歷史卻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文天祥在被勸降時曾有妥協之意,並且提出了一個條件,可惜,居然沒有被同意,而且他本人還被殺害。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這段往事,背後牽扯了更多的內容,文天祥寧死不屈,代表了他的忠誠。而當年他無奈的妥協,以及他最終被殺,卻是讓我們看到了更多那個年代的激盪。

歷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殺?真相是什麼

將時針撥回到1278年,這時是宋朝的景炎三年,此時的文天祥駐紮在麗江浦,而他也由原先的書生變成了少保以及信國公。

當時他非常困擾,一方面是因爲軍中產生瘟疫,導致傷亡數百人,衆人都在哀嚎不已。另一方面,文天祥想要請求入朝,但卻被新天子拒絕,這讓一腔熱血的文天祥稍微有些無奈。

面對着這滔滔江水,文天祥似乎又回想起了往事,公元1275年,文天祥響應朝廷號召舉兵勤王,可惜被朝廷官場所制,終歸沒能報國。

之後從公元這一年4月開始,他在東南一地苦苦與元軍作戰,一方面拉攏地方勢力,另一方面苦苦哀求富豪大家,讓衆人一起配合抵抗元軍。

那段日子非常辛苦,他們取得過很多的勝利,他們也遭遇過很多的失敗。尤其是當年10月,文天祥遭遇元軍瘋狂反撲,衆人以命相抗,幾乎全軍覆沒。然而,旁邊的戰友們要麼袖手旁觀,要麼如留夢炎一般從中作梗,最終只能留下鮮血和眼淚。

再後來,文天祥前往江西抗元,先後領導多地起兵,曾經也攻克數縣,當時整個江西因此而震動,文天祥的聲望達到了最高。

然而,轉瞬之間高潮就被鎮壓,起義的部隊紛紛被殺被擒,到最後文天祥只能在1278年帶着殘兵敗將接受少保的冊封。

從回憶中驚醒,文天祥已經很清楚,宋朝已經沒有了未來,無論是這個懦弱的國家,還是那些坑爹的隊友,等待他的未來,只有死亡和毀滅。但文天祥沒有猶豫,他還是堅定的邁出了向前的道路,即使在這一天他又得到消息,他的母親和唯一的兒子病死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就在這一年11月,那個滅亡了宋朝的張弘範鐵血出手,引導各路軍隊突襲了毫無防範的文天祥,一時之間到處都是屠殺,文天祥雖然想要及時抽身而去,但卻最終被抓獲。

在此期間,文天祥曾經吞食龍腦,可惜沒有死成。衆人對他的態度非常不一般,沒有人真的敢讓他就這樣死去,因爲忽必烈對他非常感興趣。

其實,以文天祥此時的實力而言,他基本上無法與元朝抗衡,最多隻能算是一個殘兵敗將的統帥。

歷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殺?真相是什麼 第2張

但是,文天祥此時已經成爲了宋朝最後的脊樑骨,他在地方起義部隊中威望極高。所以,忽必烈認爲此人是非常罕見的不是軟弱的漢人英雄,同時也認爲,此人就是一個典型,若能將其招降,元朝徹底消化宋朝將會更加輕鬆。

於是,先是張弘範對文天祥以禮相待,文天祥對其置之不理,而且還作過零丁洋進行反擊。之後他又連續絕食8天,但依舊沒能殉國,而且還被帶到了忽必烈的身邊。

忽必烈對其尊重有加,並且反覆找衆人對其勸說,希望他能夠歸順。不管對他許諾多高的官職,不管皇帝的態度有多麼誠懇,文天祥始終但求一死。

後來,忽必烈被逼到沒辦法,只能聽從下人的意見,以文天祥的家人還有屬下的家屬爲威脅,希望他能夠慎重考慮。

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天祥終於進行了妥協,他表示:國家滅亡,那麼大臣就必須要以死盡忠,否則就是將自己的抱負和爲人的道理全部拋棄。若真的能夠拯救那些人,我可以以道士的身份回家,然後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爲元朝顧問。

這番話一出,忽必烈原本還非常高興,而且周圍的投降官員也對文天祥頗有一絲不忍,所以都鼓動着讓忽必烈安排文天祥回家當道士。

可惜,像留夢炎這樣的堅定的投降派,卻堅決反對,一方面是因爲當年他造的孽,使得文天祥對他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就是,他很清晰的看到文天祥根本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想要蓄勢待發。

所以,此人立刻勸說忽必烈,文天祥此人註定不會服從於元朝,若將其放歸必定是放虎歸山,而且若此人得以逍遙,那麼包括留夢炎在內的10餘位投降派,又該如何自處?

忽必烈不得已只能作罷,但他對於文天祥還是有想法,因此將其留了三年。可惜,到公元1282年,忽必烈最終還是殺了文天祥,一代宋朝忠臣死於元主之手。

對此很多人不能理解,忽必烈一直都想要將文天祥當成典範,他希望將他變成第2個張弘範,那麼爲何還是下了殺手呢?

歷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殺?真相是什麼 第3張

其實答案很簡單,所有的一切都醞釀於文天祥的請求之中。對於文天祥而言,他的妥協有無奈還有憤怒,無奈的是這個帝國無可救藥,靠他一人根本無法挽回。憤怒的是他不甘心國家沉淪,他還想要蓄勢待發。

所以,在忽必烈猶豫的那段時間裏,以文天祥爲口號的起義此起彼伏,江南始終將文天祥當成反抗的旗幟。所以,忽必烈的信心逐漸文天祥擊破,這個過程持續了三年之久,一直到最後,有和尚上書,土星冒犯帝坐星,未來將會有變亂。因此,忽必烈最終將文天祥殺死。

就這樣,文天祥爲國盡忠。但客觀說,文天祥最終還是勝利了,因爲他保住了自己的忠誠,同時也擊垮了這位元朝統治者的野望,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張弘範,宋朝人的反抗意志是不會被打倒的。

或許,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忽必烈此後纔會對文天祥那麼的念念不忘,他真的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