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武侯執政期間,三晉同盟爲什麼會瓦解?

魏武侯執政期間,三晉同盟爲什麼會瓦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武侯,姬姓,魏氏,名擊,魏文侯之子,戰國初期魏國國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記》《資治通鑑》誤載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爲魏武侯元年。據《竹書紀年》則爲前396年即位,前395年爲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晉後魏國的第二代國君,在位期間將魏國的百年霸業再一次推向高峯。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軼事典故

同盟瓦解

就在三晉同盟稱雄於世時,聯盟之中卻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魏國與韓國攜手在中原大大方方進行着擴張戰爭,一致拒絕趙國插手中原事務。這是在魏文侯時代就立下的國策,按說武侯照辦也只是蕭規曹隨。在三家分晉後,韓趙魏徹底分庭,各自稱孤道寡,本就是各家自掃門前雪吧!沒過幾年魏文侯就去世了,武侯按照父親的戰略路線走本沒有錯。然而隨着戰爭的進一步擴大,戰果也越來越豐厚。小的戰役,韓魏聯合,或是魏國一家出面;大的戰役三晉聯手,往往得到實惠的都是魏國、韓國,趙國總是佔不到便宜。趙國人鬱悶的給魏國人打了幾十年長工,終於不幹了。

魏武侯執政期間,三晉同盟爲什麼會瓦解?

趙烈侯在位時期,利用公仲連實行變法,國力爲之一振。這時候的趙國也正處於國力上升階段,對魏國便有所不滿,羽翼漸豐後,甚至不惜與魏人劍拔弩張。前386年,趙敬侯將都城遷往戰略要地——邯鄲,標誌着趙國也要參與中原爭霸。

魏國人意識到了趙國人對魏國外交態度上的轉變。可魏武侯沒有父親的大度,或者乾脆說沒有父親那樣的高瞻遠矚。魏武侯心想既然趙國要翻臉,他就奉陪到底。沒想過捨棄自己一部分利益去爭取趙國再度成爲堅定的盟友。他更沒有想過趙國背叛後,三晉就要窩裏鬥了。他想到的是什麼時候從趙國人手上再賺一把。終於他瞅着了個機會。

前386年,也就是趙敬侯遷都邯鄲的同時。公子朝不滿,率領親兵,欲與趙成侯血拼,爭奪君位。魏武侯派遣軍隊協助公子朝爲亂,直接攻打趙都邯鄲。最終趙勝戰敗,魏武侯的陰謀沒能得逞。更讓魏武侯沒有想到的是:這是魏國與趙國關係破裂的起點。三晉聯盟走到了盡頭。趙國人終於忍無可忍了,決定走出魏國的陰影,他們要自行發展。當魏國想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擴張戰爭時,總擔心趙國會乘虛而入,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魏武侯外交策略中的最大敗筆。

魏武侯執政期間,三晉同盟爲什麼會瓦解? 第2張

前380年,中山桓公經過20餘年的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帶領着原來的故國臣民重新復興了中山國,定都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這雖然對趙國構成了威脅,卻也直接削弱了魏國對趙國的控制力。魏趙火併已是時間問題。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