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同樣都是烏雅氏的兒子 她爲什麼不待見雍正

同樣都是烏雅氏的兒子 她爲什麼不待見雍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雍正和生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烏雅氏爲何突然逝世?都是親生兒子,爲什麼雍正卻不受待見?

她是康熙的妃嬪,雍正的生母,卻在雍正登基半年後的一天夜裏驟然去世,有人說她是因病去世,有人說她是被雍正氣死,還有人說她是被雍正逼死的,那麼這位曾經紫禁城中最尊貴的女人究竟是怎樣離世的呢?

同樣都是烏雅氏的兒子 她爲什麼不待見雍正

永和宮,是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承乾宮以東,景陽宮以南,是明代爲妃嬪所居,清代爲后妃所居。於明永樂十八年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更名永和宮沿用至今。清代入主紫禁城以後,依舊沿用明代時期的建築格局,永和宮爲二進院,正門南向,是爲永和門。前院正殿即永和宮,面闊5間,東西各有配殿3間,北側皆爲耳房。後院正殿曰同順齋,面闊5間,兩側爲耳房,東西也是各有配殿3間,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整個建築均是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檐下或是單翹單昂五踩斗栱,繪龍鳳和璽彩畫,或飾以旋子彩畫,方磚墁地,步步錦支窗,在彰顯皇家氣派的同時不失清幽嫺靜之姿。

公元1723年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永和宮的主人是康熙的妃子烏雅氏,烏雅氏全名烏雅·瑪琭,是滿洲正黃旗護軍參領威武之女,16歲時經內務府選拔入宮成爲康熙的妃嬪,19歲時生下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次年被晉升爲嬪位。21歲時生下皇六子胤祚,第二年晉升爲德妃,23歲又生下皇七女,25歲生下皇九女,27歲生下皇十二女,29歲生下生皇十四子恂勤郡王胤禵,烏雅氏的前半生可以說是母憑子貴,榮寵不斷的真實寫照。

而這一切都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那天出現了變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於北郊暢春園病逝,不久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即位,次年改年號雍正,尊生母烏雅氏爲皇太后,烏雅氏也由此一躍成爲紫禁城裏最尊貴的女人。按理說自己的兒子當上皇帝,幾乎是後宮之中每位妃嬪的畢生所想,但這烏雅氏好像並不享受這份尊榮。

同樣都是烏雅氏的兒子 她爲什麼不待見雍正 第2張

《清世宗實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這是烏雅氏得知雍正繼位之後說的話,意思是說讓我兒子當皇帝並不是我真心期待的。不期待自己兒子當皇帝,難道她期待別人的兒子當皇帝不成?除此之外,烏雅氏接下來的行爲,更是讓人捉摸不透。

公元1722年11月20日,是雍正皇帝登基的喜慶日子,按照慣例,皇帝登基前需要先向母親行禮。所以當天一早,禮部官員便遵照雍正的旨意,將登基的程序啓奏烏雅氏,可是烏雅氏卻說,皇帝登基理應受賀,向我行禮,有什麼必要呢,行禮一概免去吧,就將人打發走了。這皇上登基,母親不受禮,場面一度十分尷尬,雍正只好派禮部與內務府等官員一趟趟跑到永和宮去勸說烏雅氏,可是烏雅氏十分執拗,誰的話也不聽,就是不肯受禮。無奈時下,雍正只好親自來到永和宮,再三懇求之下,烏雅氏纔不情願地說,既然先帝有這樣的先例,那我也無奈,只好受禮了。

就這樣,雍正帝在尷尬與無奈中完成了儀式,按照慣例,接下來雍正要給生母烏雅氏冊封皇太后的尊號,並將其由永和宮遷到寧壽宮奉養。當時內閣已經將“仁壽”皇太后的尊號擬好,冊封皇太后的相應金冊,金寶以及儀仗程序也都準備就緒,可是烏雅氏卻以悲痛丈夫康熙的離開,沒有心情顧及那些爲由,既不肯從居住多年的永合宮搬出來,也不肯接受皇太后的尊號。雍正皇帝沒辦法,只好將冊封皇太后這件事拖下去。這一年的三月,正好趕上烏雅氏過生日,按理說,這是雍正登基以後給母親過的第一個生日,肯定要好好熱鬧一番,但是烏雅氏還是不給面子,讓人給雍正帶話說,奉懿旨,免行禮。

由於烏雅氏對雍正種種不合理常理的表現,引發了坊間的多種傳聞,最廣泛的一種莫過於是說雍正得位不正,說着康熙的遺詔中本來寫的是“傳位十四子”,是雍正將遺詔改爲“傳位於四子”,烏雅氏心生不滿這才處處與雍正作對。很多人可能疑惑了,這十四皇子和四皇子不都是她自己的兒子嘛,爲什麼四皇子登基烏雅氏這麼不開心呢?

同樣都是烏雅氏的兒子 她爲什麼不待見雍正 第3張

這就不得不講講皇十四子允禵了,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酉時,皇十四子允禵出生於永和宮。他自小就聰慧過人且才能出衆,九皇子胤禟曾說:“允禵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德才兼備的允禵自然十分深受康熙帝的寵愛,自少年時期他就頻繁地跟隨父親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康熙賦予一些特殊優待。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允禵被任命爲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統率軍隊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並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在其西征之後,康熙帝不僅恩賜給他10萬兩銀子, 還將他的幾個兒子時常帶在身邊,並多加恩賜,康熙對允禵的疼愛在一衆兄弟中無人能比。

雖然兩個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是對於烏雅氏來說,差別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是因爲小兒子深受康熙寵愛,還因爲小兒子和自己深厚的情感。因爲清宮規定只有嬪位以上的後宮主位纔有資格撫養皇子,皇四子胤禛出生時,烏雅氏位份還比較低,所以胤禛自小是在皇貴妃佟佳氏撫養下長大。而等到皇十四子允禵出生時烏雅氏已經身居妃位,是一宮主位,所以允禵自小就跟着烏雅氏在永和宮長大。相比較胤禛,烏雅氏更偏愛自小在自己身邊長大,又深得康熙寵愛的小兒子允褆,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同樣都是烏雅氏的兒子 她爲什麼不待見雍正 第4張

而胤禛與允褆雖然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倆,但是二人自小接觸不多,又加上政治理念不同,在朝堂上站到了彼此對立面,在二人勢同水火的關係中,烏雅氏顯然是站在小兒子一面。所以當得知本應該屬於小兒子允褆的皇位被胤禛奪走之後,烏雅氏心中因爲不滿,多番讓雍正難堪,這也就解釋的通了。

雍正繼位以後帶着王公大臣皇太后以及後宮妃嬪親送康熙皇帝的梓宮到遵化景陵,葬禮結束以後,雍正做了一件重大而無情的決定,那就是需要以讀書養性爲由將允褆留在遵化爲父親守陵,並命令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他的行動。後來他又找藉口把允褆俸祿中的粟米革去,就在允褆被革去粟米的第十天烏雅氏突然病倒了。公元1723年5月22日,皇太后烏雅氏居住的永和宮裏宮女太監們忙作一團,雍正正在病榻前衣不解帶地照顧病重的烏雅氏,惋惜天不假年,次日凌晨,永和宮還是出現了哀聲一片,皇太后去世了,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時年64歲。

不久坊間就盛傳說皇太后是被雍正氣死的,而且從發病到死亡中間不過短短的十幾個小時,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很多人由此展開聯想,衍生了一系列的野史和傳說,甚至還有人說烏雅氏是被雍正逼死的,被寫入野史和小說流傳至今。

皇太后烏雅氏去世以後,雍正爲了安撫人心,便授予允禵郡王的虛銜,但卻未曾賜封號和賦予俸銀。雍正三年十二月,允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貝子。雍正四年初,允禵的貝子稱號也被革去,並被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

雖然這些是坊間和野史盛傳的一種說法,但是野史終究是野史,並不能經得起推敲。據史書記載,烏雅氏本就有氣管炎和哮喘之類的疾病,加上康熙去世以後,對她的打擊很大。而且她久居宮廷深知坐上那看似至高皇權所要承擔的不易,所以內心裏並不希望自己任何一個兒子當上皇帝,纔會做出一系列不滿的行爲,以此表示對雍正繼位的不開心。

至於說是雍正謀朝篡位更是不可能,因爲清代的詔書裏都會加上一個“皇”字,所以如果當時傳位詔書寫的是“傳位十四子”,其實應該是“傳位皇十四子”,那麼按照傳聞則應該變爲“傳位皇於四子”,語句根本就不同。而且當時清代的詔書是滿文和漢文各一份的,即便是漢文勉強算同的,那麼滿文怎麼改?

由此看來,民間流傳的說法並不成立。手心手背都是肉,同樣是兒子,哪個登上皇位,對於烏雅氏來說都不是自己的心中所願,她之所以有一系列的反常行爲,不過是對於兒子承擔皇位的一種無奈表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