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爲何要降低兒媳孝淑皇后的喪禮規格?

乾隆爲何要降低兒媳孝淑皇后的喪禮規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爲何要降低兒媳孝淑皇后的喪禮規格?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乾隆爲何要降低兒媳孝淑皇后的喪禮規格?

今天來聊聊嘉慶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孝淑皇后喜塔臘氏。

孝淑皇后是道光皇帝的生母,但因爲她在嘉慶二年(1797年)便過早去世,所以,在史書中的存在感並不是很高。

孝淑皇后引人關注的一個地方,就是在她去世後,乾隆和嘉慶並沒有按照皇后的規格,爲其辦理喪事。

很多人說,乾隆皇帝之所以不給兒媳孝淑皇后辦個像樣的葬禮、而且又做主將嘉慶的側妃鈕祜祿氏扶正,是因爲嫌棄孝淑皇后的出身太低。

今天就通過史料來看一下,事實真是如此嗎?

孝淑皇后,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副都統兼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的女兒。

孝淑皇后的父親不是很有名,但是,她祖父常安的同族堂兄弟——大學士來保,卻是乾隆皇帝身邊的大紅人。

根據《清史稿·來保列傳》記載,來保一開始是隸屬內務府的包衣。

來保,字學圃,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初隸內務府。

——《清史稿·卷三百二·列傳八十九》

因爲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和重用,來保一家被擡入滿洲正白旗,擺脫了包衣身份。

上以來保奉職勤,命改隸正白旗滿洲,所立佐領準世襲。

——《清史稿·卷三百二·列傳八十九》

《八旗通志》記載,來保正式由正白旗內務府擡入正白旗滿洲世管佐領的時間,是在乾隆六年(1741年)五月。

謹案:新增第十八佐領。乾隆六年五月,因原任大學士來保宣力有年,奉旨由正白旗內務府擡入正白旗滿洲,賞給世管佐領,令來保管理。續以其子誠倫、孫靈椿承襲。乾隆三十七年七月奉防作爲公中佐領。

——《八旗通志》

軍機處滿文檔簿史料中,有乾隆六年(1741年)正月二十九日題爲“爲內大臣來保辦事勤勞著照先例加恩准其入旗事”的記錄,說明在那個時候,乾隆皇帝就下旨將來保的家族擡旗了。

孝淑皇后,是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的,這時她們家早已不是內務府包衣身份,而是位列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而她的父親,又是正二品的高級官吏。所以,孝淑的出身,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差。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的八旗選秀,14週歲的孝淑,被乾隆指婚給皇十五子永琰(後來的嘉慶皇帝)當嫡福晉。乾隆皇帝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就已經祕密定立永琰爲皇太子了,所以,他爲永琰挑的正妻,實際上就是未來的大清皇后,肯定不會找一個出身太差的。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月二十七日,喜塔臘氏與14週歲的永琰成婚。

孝淑剛嫁給永琰的頭幾年,並沒有生下孩子。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在成婚6年後出生的。這並不是說孝淑她不得寵。因爲在他倆成婚後2個多月,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十五日,永琰的養母慶貴妃薨逝,他們需要守孝。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永琰的生母令皇貴妃又薨逝了,他們又要守孝。這樣,生孩子的事情,自然是被耽擱了。

永琰的長子出生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生母是格格劉佳氏(永琰登基後封爲諴妃)。這個孩子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初六便夭折了,不到2週歲。

永琰的長女出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十一,生母是關佳氏(後來的簡嬪)。這個孩子也只活到3週歲多點,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十一月初一夭折。

孝淑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三十日,才生下她的第一個孩子(皇次女)。這個女兒也是在不滿3週歲的時候,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八月初十早夭。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孝淑生下永琰的皇次子綿寧,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九月初七,孝淑又生下一個女兒,即莊靜固倫公主。這位公主雖然沒有早夭,但也只活到27週歲。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十四日,孝淑懷孕3個月的時候,突然流產了。

(七月)十五日,姜晟請得十五阿哥福晉妊娠三個月。忽於十四日戊時,腹痛腰痠,血分大下,已經小產,但下血過多,以致心跳頭暈,身軟懶食。

——《清宮醫案研究》

根據醫案記載,孝淑的身體,一直都挺健康的。可是,自從她在乾隆四十五年開啓生育模式之後,連續幾年不停地生育,導致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路。乾隆五十年的那次小產,又失血太多,孝淑因爲血虛,身體一直都沒有恢復。古代女人生孩子,就是往鬼門關走一遭,還真是沒說錯。

孝淑從25週歲之後,就沒有再生育過。好在她唯一的兒子綿寧,還是比較長壽的。

乾隆皇帝對綿寧這個孫子,還是很喜愛的。乾隆一直都想立自己的嫡子爲皇太子。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深愛富察皇后,但是,更主要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必欲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因爲康熙、雍正,包括乾隆他自己,都是庶出,所以,乾隆想要率先打破這個定律。可惜,事與願違,富察皇后生的2個嫡子都先後夭折。現在,他的兒子永琰有了個元妻生的嫡子,乾隆皇帝想,沒準他的心願,可以在孫子這裏實現了。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二十二日,當9週歲的綿寧,在木蘭圍場行獵時,射中了一隻鹿後,80週歲高齡的乾隆皇帝非常高興,不但賜給小綿寧一件黃馬褂、外加雙眼花翎,還專門賦詩一首,記錄下孫子這個輝煌的時刻。

甲子。上行圍。皇孫綿寧,年十歲,中鹿,賜黃褂、雙眼花翎。御製《威遜格爾行圍志事》詩,曰:

堯年避暑奉慈寧,樺室安居聰敬聽。

老我策驄尚武服,幼孫中鹿賜花翎。

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

家法永遵綿奕葉,承天恩貺慎儀刑。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五》

乾隆皇帝在“所喜爭先早二齡”下做的批註是:“予昔以十二歲隨侍皇祖進圍,今綿寧甫十歲更早予二年,可喜之至”。乾隆皇帝拿綿寧和自己兒時做比較,可見,他對綿寧是非常滿意。

嘉慶元年(1796年)十二月十三日,已經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還和嘉慶皇帝一起,親自去阿哥所看望剛娶了媳婦不久的綿寧,並在那裏一起吃飯。

甲申。太上皇帝同皇帝幸綿寧阿哥所進膳。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五》

兒子這樣受到乾隆皇帝的重視,孝淑也會感到很欣慰了。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對外宣佈,立皇十五子永琰爲皇太子。這樣,孝淑也隨之成爲皇太子妃。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永琰登基爲嗣皇帝。正月初四,太上皇乾隆冊封孝淑爲皇后、側妃鈕祜祿氏爲貴妃、劉佳氏爲諴妃、侯佳氏爲瑩嬪。

正月十三,乾隆下旨,將孝淑的哥哥盛住封爲侯爵。如果他今後表現好的話,還可以晉封爲公爵。

今朕既傳位嗣皇帝,應將太子妃冊立爲後。所有嗣皇后弟兄內,惟盛住尚可造就,亦照從前加恩例,賞給侯爵。即著盛住承襲,或俟將來再晉封公爵。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四》

可是,孝淑才成爲嗣皇后的第二年,即嘉慶二年(1797年)二月初七,便去世了,年僅37週歲。

皇后的喪禮,按照慣例,應該辦得很隆重。可是,孝淑只是“嗣皇后”,本質上只能算是“太子妃”。又因爲乾隆這個太上皇還健在,且已經86週歲高齡了,比較忌諱辦喪事這種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乾隆將孝淑的喪禮規格,給降低了,只輟朝五日,所有王公大臣、官員、士兵、百姓,也只是穿素服七日,不用摘纓,可以照常剃髮。嘉慶皇帝也只穿素服七天,等到目送孝淑的梓宮移到靜安莊後,就可以換回常服。

戊寅。敕諭:本日未刻,嗣皇后薨逝,所有應行典禮,原當照例舉行,但皇帝侍奉朕躬,而臣民等亦皆禮統於尊,著改爲輟朝五日。皇帝穿素服七日,遇有奠醊,再行摘纓,俟目送奉移靜安莊後,皇帝即換常服,回圓明園。皇帝之皇子、公主、福晉、及派出孝之王公阿哥等,均照例成服。所有王公大臣、及官員兵民人等,俱素服七日,不必摘纓,照常薙(tì)發。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六》

jiǎn)發,所有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有職務的沒職務的宗室覺羅等等一大幫人,都要穿上喪服。就連在喪期內來京的人員,都要照例穿喪服。諸王以下文武官員,還要齋戒27天。

總理喪儀王大臣等奏準,皇帝持服用素綢,九日不辦事。妃嬪以下、皇子、皇子福晉,鹹服白布,截髮辮、翦發。王以下文武官員、及公主福晉以下、鄉君奉恩將軍恭人以上、民公侯伯一品夫人以下、侍郎男夫人以上、皇后姻戚男婦、內府三旗佐領內管領下官員、護軍領催等之妻、內管領下几筵前執事男婦、並革職宗室覺羅等,俱成服,齊集舉哀。外藩額駙王公臺吉公主福晉郡主等、朝鮮國使臣,於服內來京者,亦成服。日三次奠獻。諸王以下文武官員、俱齋宿二十七日。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三百十一》

與富察皇后相比,孝淑皇后的喪禮儀制是“寒酸”了些,可這也是沒辦法,用嘉慶自己的話說,就是“母儀未久,且昕夕承歡,諸取吉祥”。

嘉慶還另外下旨,輟朝期間,各衙門像往常一樣,該幹嘛幹嘛;七日服喪期間,在圓明園值日、或者去圓明園奏事的大臣等,都穿常服,但不掛珠。意思就是,最大的Boss還開心地活着呢,孝淑的死,到不了舉國哀痛的級別。

所有輟朝期內,各衙門章疏及引見等事,仍著照常呈遞。王公大臣官員等、雖有素服之例,但皇后冊立甫及一年,母儀未久,且昕夕承歡,諸取吉祥。此七日內,圓明園值日奏事之王大臣等、及引見人員,俱著常服,惟不掛珠。

——《清實錄·嘉慶朝實錄·實錄卷之十四》

嘉慶二年(1797年)五月二十日,孝淑皇后去世後過百日,乾隆便以“皇帝中宮不可久曠”爲由,指定嘉慶的貴妃鈕祜祿氏爲繼後(後來的孝和皇后)。這麼看來,當初乾隆將鈕祜祿氏指給嘉慶爲側福晉,沒準就盤算着,萬一哪天孝淑不在了,好讓出身不錯的鈕祜祿氏頂替上去。

不過,乾隆也考慮到了,在孝淑剛去世不久舉行冊後大典不太好,就先封鈕祜祿氏爲皇貴妃,等孝淑喪期滿二十七個月後,再行冊後大典。

但皇后薨逝甫經百日,雖不便即舉行繼立皇后典禮,知應爲皇帝先行冊封皇貴妃。今貴妃鈕祜祿氏,系朕從前選擇賜皇帝爲側福晉者。觀其人品,端謹莊重,且能率下。即將貴妃鈕祜祿氏,冊封爲皇帝之皇貴妃,表率宮庭,上以孝養朕躬,佐皇帝以綏福履,襄成內治。俟二十七個月後,再舉行冊立皇后典禮外,所有冊封皇貴妃典禮,著該部衙門,查例辦理。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六》

佟佳氏,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二十九日去世,道光就迫不及待地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月十八日,給孝全皇后行皇后冊封大典,根本不滿二十七個月。

由此看來,乾隆降低兒媳孝淑的葬禮規格,完全只是爲了給自己討個吉利,並不是針對孝淑本人。

嘉慶皇帝沒有爭取爲孝淑皇后辦隆重的喪事,並不是因爲他不在意孝淑,只是因爲“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當時雖然是嗣皇帝,但是,一切事務的決定權,依然在乾隆皇帝的手中。

舉個例子。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本打算將嘉慶皇帝的老師朱珪,召來京城當軍機大臣。嘉慶聽說了之後,就在家裏寫賀詩,好等老師來京後,親自送給他。結果,這事被和珅給“打聽”到了,便告訴了乾隆,還故意說:嗣皇帝是想借此培植自己的勢力。

乾隆皇帝便問軍機大臣董誥:“你怎麼看啊?” 董誥很聰明,一邊叩頭,一邊回答道:“我覺得嗣皇帝沒做錯什麼啊。”

乾隆雖然沒有繼續追究這件事情,但是,便也打消了重用朱珪的念頭。

嘉慶元年,授受禮成,詔朱珪來京,將畀以閣務,仁宗賀以詩。屬稿未竟,和珅取白高宗曰:“嗣皇帝欲市恩於師傅。”高宗色動,顧誥曰:“汝在軍機、刑部久,是於律意云何?”誥叩頭曰:“聖主無過言。”高宗默然良久,曰:“汝大臣也,善爲朕輔導之。”乃以他事罷珪之召。

——《清史稿·卷三百四十·列傳一百二十七》

嘉慶只是給自己的老師寫個賀詩,都要遭到乾隆的懷疑,如果他不顧乾隆的感受,私自大操大辦孝淑的喪事,那乾隆很有可能會換別人來當這個“嗣皇帝”。

爲了安慰孝淑的在天之靈,嘉慶對孝淑的孃家兄弟非常照拂。即便孝淑的哥哥盛住屢次犯錯,嘉慶皇帝都對他進行寬大處理。

嘉慶五年(1800年)閏四月二十二日,嘉慶皇帝發現內務府居然將庫房裏的玉寶,列進了擬發售的物品清單中。他便派軍機大臣去查問總管內務府大臣盛住。可是,盛住居然抵賴狡辯,惹得嘉慶皇帝大怒,將他那些肥差全部革去,只保留公爵的爵位,但卻又另外授予他西陵總管內務府大臣的官職,讓他去給嘉慶造陵寢。

盛住系孝淑皇后之兄,朕在藩邸時,深悉其爲人器小貪利,今又屢次獲咎,不可不加之懲戒。伊所得公爵,本應革退,因系皇考所封,免其斥去。其餘各項職任差使,全行革退。著以公爵授爲西陵總管內務府大臣,辦理萬年吉地工程,常川在工督辦。

——《清實錄·嘉慶朝實錄·卷之六十六》

嘉慶皇帝本打算讓盛住去戴罪立功,結果,盛住是從一個小米缸,直接掉進了另一個大米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十八日,盛住因爲在每月初一、十五,私自命人代替他參加拈香典禮,還讓人在陵寢禁地開採石塊、破壞了陵寢風水,被嘉慶皇帝削去爵位及職務,改由他的弟弟孟住襲爵。

十二月二十二日,軍機大臣會同刑部,給盛住判了個砍頭的死罪,可是,嘉慶皇帝卻將盛住的死罪,改爲發配去烏魯木齊。

盛住著加恩免死,發往烏嚕木齊,自備資斧效力贖罪,限於二十四日起程,毋許逗遛。

——《清實錄·嘉慶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八》

嘉慶十三年(1808年)六月二十五日,因爲甎(zhuān,同“磚”)商孫興邦控告筆帖式雙福等人,在建造嘉慶的陵寢時,任意侵吞銀兩,嘉慶皇帝派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堂官,對相關人等進行審問後發現,盛住居然在這次工程中侵吞了9萬兩。

盛住受恩優渥,從前屢經獲咎,皆經格外保全,使其稍有天良,當如何實心圖報。乃伊以管工大臣中居首之員,竟敢侵用加價銀兩、並暗釦成數多至九萬。

——《清實錄·嘉慶朝實錄·卷之一百九十七》

盛住按罪當誅,但因爲那時盛住已經去世,所以,嘉慶便將之前賞給他的鑲黃旗漢軍副都統官銜革除,並追回卹典,還抄了他的家。盛住的兒子、孫子也都被革職,被分別發配去了黑龍江、吉林。

(盛住之子)達林、慶林、豐林、及(盛住之孫)崇喜、崇恩,俱著照議分別發往黑龍江吉林,即日起程。

——《清實錄·嘉慶朝實錄·卷之一百九十八》

都說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情深意重,而嘉慶皇帝對孝淑皇后的愛,其實也不比乾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