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猛將常遇春身上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猛將常遇春身上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猛將常遇春身上最大的缺點是什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手下有兩員大將,爲其逐鹿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們就是被稱爲明朝雙壁的常遇春和徐達。這兩員大將幾乎代表着明朝戰力的天花板,從元末逐鹿天下到明初北伐大都,無人能出這二人之右。

可當人們談及他們時,總是將徐達排在常遇春前面。明太祖朱元璋也在北伐時,將徐達任命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徵虜副將軍。爲何常遇春人稱“常十萬”,給他十萬大軍便可橫行天下,勇猛方面比徐達有過之而無不及,卻被任命爲副將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常遇春也是如此。

幼年習武,起義參軍

這就要從他出身說起。常遇春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不願意老死在田地中,於是從小習武,希望能有一天出人頭地。他長得高大雄壯,力大無比,且擅長騎射,在後面隨朱元璋征戰時,經常作爲大軍急先鋒,有他參與的戰鬥,一般都能夠以摧枯拉朽式完勝敵軍

1351年,紅巾軍農民大起義爆發,戰火四起。1355年,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從此征戰沙場、屢建奇功。如果說要給每一名武將總結一下特點,常遇春無疑是勇猛高傲,渾身是膽的代名詞。剛投奔朱元璋時,便要求朱元璋給他軍隊前鋒之位,朱元璋只是笑笑沒有作答,但是心裏卻記下了這個年輕人。

渾身是膽,無人可出其右

常遇春的舞臺首秀很快就到來了,同年六月,常遇春隨朱元璋南下,在採石磯遭遇元軍的兇猛抵抗。元軍在岸邊嚴陣以待,弓弩手,盾牌兵,快槍兵密密麻麻。朱元璋的戰船距岸十幾米遠便無法前進,沒有人能登上岸。接連損失了十幾條船之後,朱元璋問常遇春還想不想當急先鋒,想當的話就證明給他看。

只見常遇春駕一條小船,飛快划向岸邊,揮着長戈直衝元軍。元軍士兵抓住他的長戈,常遇春便順勢跳上石磯,以一人之力掀翻元軍弓弩兵,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堪比三國演義中常山趙子龍七進七出之姿,可謂渾身是膽!朱元璋其餘將士便隨後衝鋒,至此攻下采石磯,攻取太平。

後續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一戰,常遇春更是護主有功,朱元璋所在旗艦擱淺,陳友諒的部下張定邊報必死之心率船圍攻朱元璋,常遇春奮勇當先,以一箭之力射傷張定邊,又設法使朱元璋船脫離淺灘。這一戰,陳友諒覆滅,朱元璋成羣雄之最強,常遇春也升爲平章政事。

猛將常遇春身上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要說勇猛,無人能出其右。

爲人魯莽,喜好殺降

唯獨一個缺點,使他只能是將才,做不了帥才。就是爲人魯莽。

朱元璋時常在常遇春出兵之前就告誡他:“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日,關羽號稱萬人敵,卻被呂蒙所破,是因爲關羽無謀。”讓他千萬不要勇而無謀。可見常遇春雖然勇猛無人能敵,但是卻缺少大局觀和統籌意識。

除此之外,常遇春喜好殺降。

公元1358年,常遇春與陳友諒部大戰,活埋了投降士兵四千人。1368年,在攻克泰州後,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北上滅元時,下令將魯中重鎮濰縣的全部元軍士兵及大部分城內居民殺死。北伐時,東昌屠城,城內和附近的村莊幾乎斷絕人煙。

如此行徑,在朱元璋與徐達多次警告下仍無收斂,常遇春殺降無人不知,北伐途中殺降更是不計其數。後面元軍只要聽到他常遇春帶兵,誓死不敢投降,大多聞風喪膽而逃。

更是因爲古語:殺降不詳。導致世人對其英年早逝的原因,有着天譴與報應的說法。雖說這種因果論,不能全然讓人信服,但常遇春殺降與屠城卻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相比之下,朱元璋讓徐達作爲主帥,而讓常遇春當副手似乎是個正確的決定。畢竟朱元璋如果想統一天下,給天下百姓一個盛世,他就不可能一輩子征戰沙場,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如果讓常遇春當主將,固然以常遇春的將才之姿可以百戰百勝,但是戰爭結束之後,留給朱元璋的會是一個民生凋敝,城中無人的尷尬局面。

而如果任命徐達爲主帥,不僅能夠安然打下江山,還能夠給他留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天下,這又何樂而不爲呢?

第一猛將,英年早逝

常遇春自己也甘當副將,對這麼一個高傲的人,甘願屈居於徐達之下,毫無怨言。也可以看到常遇春對徐達的才能是認可的,明朝有他們兩個絕代雙壁守護,是明朝人的驕傲。

只可惜的是,常遇春在北伐迴歸途中,得“卸甲風”病暴斃,年僅四十,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朱元璋悲痛欲絕,寫了一首悼亡詩紀念常遇春,這也是朱元璋唯一一次因爲部將去世而哭。

“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朱元璋

朱元璋給常遇春的諡號爲“忠武”,在我國古代的諡號等級中,文臣的最高規格是“文正”,武將爲“武寧”。而“忠武”是最高榮譽,比“武寧”還要高一級,歷史上也只有寥寥數人的諡號爲忠武,超脫於文武諡號等級之外。

後面徐達死後的諡號爲“武寧”,常遇春也算是死後扳回一局。這也體現出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超然地位,或許朱元璋更欣賞常遇春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