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禹:上古四聖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樣的人生經歷?

大禹:上古四聖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樣的人生經歷?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鯀的兒子,母爲有莘氏之女修己。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物生平

早期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爲禹應爲顓頊六世孫)。出生地有爭議(一說在汶山石紐地區;一說在石坳。母親是有辛氏(今山東曹縣)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着禹被任命爲司空,繼任治水之事。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 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大禹:上古四聖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樣的人生經歷?

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爲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着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爲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整天在泥水裏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經過13年治理,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因爲治洪水有功,人們爲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爲“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瞭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爲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即位

《孟子·萬章上》載“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世本·居篇》載“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史記·夏本記》則說“禹辭避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從有關文獻看,夏禹與陽城、平陽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大禹:上古四聖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樣的人生經歷? 第2張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在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歷日稱爲夏曆,以建寅之月爲正月。《說苑》記載大禹“卑小宮室,損薄飲食,土階三等,衣裳細布。”

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東行,到了會稽後去世(竹書紀年載爲四十五年[3]),皇甫謐認爲禹享年一百歲左右。禹去世後,其子啓繼夏朝天子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