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是怎麼對其他兒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爲對他們太好了嗎

朱元璋是怎麼對其他兒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爲對他們太好了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和兒子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朱元璋對兒子的包容,是他實行分藩的主要原因。

引言

朱元璋晚年,也面臨着權力紛爭問題,爲了讓新太子能夠順利繼位,朱元璋除掉了很多的功臣,雖然他的理由是替兒子減少行政的阻力,但是實際上,朱元璋不僅沒有替兒子減少阻力,甚至還增加了兒子當上皇帝的阻力。功臣派雖然可能會在以後發生倚老賣老的行爲,但是對太子來說,最大的障礙是爭奪皇權的人,而最有資格爭奪皇權的人正是太子的其他兄弟。朱元璋恰巧放過了太子的其他兄弟。

除了太子留在京城之外,朱元璋將其他的兒子全部遣散到全國去做藩王。朱元璋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爲了防止皇子扎堆在京城,減少太子行政的妨礙,二是爲了保證全天下都是朱家的。雖然朱元璋想的很美好,但是事情卻不是這樣的,例如被分到北平的燕王朱棣,他排行第四,但是他最後卻出兵奪了皇權。由此可見,藩王是朱元璋最應該警惕的,而不是功臣派。

朱元璋是怎麼對其他兒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爲對他們太好了嗎

在明代之前,其實出現了很多地方勢力取代中央的例子,朱元璋也應該看得到,並且當時已經有一個大臣向朱元璋指出藩王政策的弱點,但是爲何朱元璋還是堅持藩王政策呢?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他不認爲藩王會引發隱患;二是他命該藩王對日後朱家中央勢力的威脅,但是面對兒子他不忍心處置。那麼朱元璋不更改政策的原因,哪一個更接近史實呢?

一、朱元璋分封藩王

在除掉了部分功臣之後,朱元璋認爲新皇帝繼承的外部威脅沒有了,所以他開始着手處理內部事務,也就是如何處理皇子的權力問題,朱元璋的兒子很多,共有26個,其中大兒子是太子。朱元璋也明白其他皇子也可能會對皇權,因此怎樣處理其他皇子的權力問題,此時就成爲朱元璋的首要問題。當然,面對自己的親兒子,朱元璋肯定不能除掉,所以只能分權或者遠離中央中心。朱元璋的做法就是通過分封藩王,不是太子的其他皇子全部遣散到全國各地。

朱元璋是怎麼對其他兒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爲對他們太好了嗎 第2張

分藩的實質是將皇族的權力分成了兩部分,包括皇帝和皇子兩部分,其中皇帝既包括皇帝本人,也包括皇帝繼承人,這是主要部分,都在京城,是權力的最中心。另一部分就是皇子,也就是太子的兄弟,這些人被分散到各地,這是次要部分,分佈在所在的地方。朱元璋還對權進一步進行分離,例如皇子被封爲親王,皇子的嫡長子繼承親王的職位,皇子的其他兒子按照年齡順序依次從高到低進行分封,直到最後一個兒子。朱元璋認爲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朱家的勢力散佈在全國

雖然朱元璋的想法很好,但是當時的一個官員之處了分藩的弱點,這個官員名叫葉伯駒。葉伯駒認爲分藩會招來隱患,很容易使得地方上發生叛亂,尤其是當親王割據一方的時候,他們擁有自己的兵力以及財力等資本,一旦對朝廷不滿或者跟朝廷發生了矛盾,親王就有可能發生叛亂。葉伯巨上書講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後,認爲分藩這件事肯定能夠對後世產生隱患。

朱元璋是怎麼對其他兒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爲對他們太好了嗎 第3張

《明史》記載: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

沒想的是,朱元璋在得知了葉伯巨的上書之後,選擇了護犢,憤怒的認爲葉伯巨在挑撥自己和兒子的關係,所以一氣之下,將葉伯巨關了起來,後來葉伯巨在牢中去世。以今天的視角來看,葉伯巨提出的觀點很有價值,而朱元璋在處理葉伯巨的事情上則明顯是錯的。

二、朱元璋對兒子的無奈且包容

雖然葉伯巨上書失敗了,但是畢竟給朱元璋開了另一個想問題的角度,就是將來藩王會不會造反的問題。在經過了大臣的上書中,朱元璋的做法就展現了一個偏親不偏理的父親形象。朱元璋嚴懲了葉伯駒之後,朝中再也沒有人敢提這件事,更不敢說真話。那麼葉伯駒所說的可能,究竟爲何沒有打動到朱元璋呢?爲何後來朱元璋依然進行了分藩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從情感上看,朱元璋此時面對的是自己的親兒子,作爲父親,他對兒子的感情自然要好於對待功臣的,所以朱元璋可以對功臣下黑手,但是卻不能對兒子下黑手。二是朱元璋是一個寵愛兒子的父親,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的寵愛不是溺愛,而是在面對兒子不爭氣或者犯法的時候,朱元璋無奈並且包容。

舉兩個例子就可以說明,第一個例子是關於魯王朱檀的,魯檀恰和妻子整天的胡作非爲,例如他們有一次將一個小孩有誘騙到自己家,然後將這個小男孩閹割了,後來人們在見到這夫妻倆的時候,就把家裏的小男孩都藏起來。朱元璋瞭解了這件事之後,很生氣,認爲朱檀應該被除掉,但是後來他又改口了,稱罪過全在魯檀的妻子身上,認爲這個婦人最該被除掉,但是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從中可以看出,面對兒子兒媳婦的暴行,朱元璋最終只能說說嘴,由於是自己的兒子,所以他下不了手,由此可見,朱元璋對兒子的態度是無奈且包容的。

朱元璋是怎麼對其他兒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爲對他們太好了嗎 第4張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兒皇帝朱紈,這個人的暴行完全比得上魯檀夫妻倆。朱樉的暴行很多,導致後來朱元璋都不願意替這個兒子隱瞞。朱樉做了很多過分的事情,例如在王宮裏面大興土木,隨意改變明代規定的王宮建制,找人畫了一幅美女畫,然後派人按照畫去尋找跟畫一樣美的女子,如果找不到,那麼外出尋找的人則會被挖掉膝蓋骨或者受到更殘酷的懲罰。朱樉做的錯事還有很多。朱元璋面對朱樉的暴行,雖然也很生氣,但是卻沒有辦法懲治,只因爲朱樉是自己兒子,最後,僅僅想出了一個主意,朱元璋命令朱紈外出打仗。由此可見,朱元璋面對兒子的無奈,其實也給皇子實行暴行提供了保護傘。

結語

分藩是朱元璋實行的減少對皇權威脅的制度,但是後來這一制度非但沒有幫助朱元璋鞏固新太子之位,甚至還引發了一場動亂,動亂的結果就是四皇子成爲皇帝。由此可見,朱元璋加強皇權的措施其實大部分是錯的,這種判斷其實從他採取的措施上就可以得出結論。爲了使新皇帝的皇權不受威脅,朱元璋一共採取了兩項措施,第一項是除掉部分功臣;第二項是對除太子之外的皇子進行分藩。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朱元璋的做法明顯是避重就輕。

朱元璋是怎麼對其他兒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爲對他們太好了嗎 第5張

所謂的避重,其實指的是朱元璋實施的第二項措施,在當時,對皇位最有爭奪權的只有一衆皇子們。朱元璋應該將除太子之外的所有皇子的權力減弱,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實行了分藩,所謂的分藩,實際上就相當於宋代的割據勢力。當皇子們被分到地方上之後,他們會極力的壯大自己的事業,這樣一來,地方權勢會逐漸增大,那麼就會導致中央實力逐漸減少。所以分藩不僅不能減少對新皇帝的皇權威脅,還會增加對新皇帝的皇權威脅。

所謂的就輕,其實指的是朱元璋對待功臣的態度,朱元璋通過暴力手段除掉了很多功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鞏固皇權的目的,但不是每一個功臣都有叛逆之心,所以朱元璋的這一做法有些殘忍和決絕。

參考文獻:

《明史》

《記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