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曹嵩是什麼怎麼死的?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曹嵩是什麼怎麼死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人物,他在亂世之中打下了一片基業,爲他的後世子孫打下了一片穩固的魏國江山。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曹操父親曹嵩之死,是曹操東征陶謙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翻閱史料,關於是誰殺了曹嵩,卻有很多記載,有的可以相互印證,有的卻自相矛盾。探尋真相,就像破案一樣,按圖索驥,根據記載尋找動機,發現歷史背後的真相,非常有意思。

先來羅列線索,《三國志》及《後漢書》中關於曹嵩之死的記載:

歷史上曹嵩是什麼怎麼死的?真相是什麼

1、《三國志 · 武帝紀》記載:

初,太祖父(曹)嵩,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琅邪,爲陶謙所害,故太祖志在復仇東伐。

2、《三國志 · 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世語》記載:

陶謙密遣數千騎掩捕。(曹)嵩家以爲(應)劭迎,不設備。謙兵至,殺太祖弟德於門中……闔門皆死。

3、《三國志 · 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韋曜《吳書》記載:

太祖迎(曹)嵩,輜重百餘兩。陶謙遣都尉張闓將騎二百衛送,闓於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太祖歸咎於陶謙,故伐之。

4、《後漢書 · 應劭傳》記載:

徐州牧陶謙素怨(曹)嵩子(曹)操數擊之,乃使輕騎追嵩、德,並殺之於郡界。

5、《後漢書 · 陶謙傳》記載:

時(陶)謙別將守陰平,士卒利(曹)嵩財寶,遂襲殺之。

6、《後漢書 · 宦者列傳》記載:

及(曹嵩)子(曹)操起兵,(曹嵩)不肯相隨,乃與少子(曹)疾避亂琅邪,爲徐州刺史陶謙所殺。

這裏首先說明一下,陳壽的《三國志》成書於西晉,范曄(398年~445年)的《後漢書》成書於南朝劉宋時期,爲《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372~451)也是南朝劉宋的史學家,而范曄寫《後漢書》晚於裴松之爲《三國志》作注。因此,以上史料先後順序是這樣的:陳壽《三國志》——裴松之作注——范曄《後漢書》。

《三國志·武帝紀》中只說是陶謙殺了曹嵩,這和《後漢書·應劭傳》、《後漢書·宦者列傳》的意思一樣,而裴松之注引《世語》則更像是爲這三種說法進行了補充,是陶謙派人殺了曹嵩,曹嵩還以爲是來迎接的泰山郡守應劭,沒有防備因此被殺。

而裴松之所引《吳書》則說,曹嵩是陶謙部下都尉張闓所殺,因爲貪圖曹嵩的財物,這和《後漢書·陶謙傳》的說法接近,意思是說曹嵩雖然是陶謙部下所殺,但並不是出自陶謙直接授意,但曹操不管這些,反正只認準了陶謙進行報仇。

歷史上曹嵩是什麼怎麼死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按照偵探小說的思路,殺人是要有動機的,陶謙殺曹嵩有沒有動機呢?

這裏需要從關東聯軍討董開始捋一下。話說公元190年關東十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只有曹操、孫堅真正的和董卓進行了交鋒,曹操敗於徐榮,孫堅先敗後勝,董卓遷往長安,孫堅收復洛陽。正當孫堅準備乘勝追擊時,袁紹卻表奏周昂爲豫州刺史,而之前袁術已經表奏孫堅爲豫州刺史。

這相當於以袁紹、袁術兄弟爲首的關東諸侯開始正式“內鬥”,先是兗州刺史劉岱幹掉了東郡太守橋瑁,袁紹從韓馥手裏搶了冀州牧,袁術派孫堅打劉表。一頓操作猛如虎,然後中原大地形成了兩大軍事同盟:袁紹、曹操、劉表VS袁術、公孫瓚、陶謙,而且他們進行了激烈的交戰。

公元192年,曹操入主兗州,同時兩大陣營進行了碰撞。公孫瓚派劉備、單經,聯絡陶謙向袁紹發動進攻,袁紹則和曹操一起擊敗了這三人(瓚使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陶謙屯(東郡)發乾,以逼紹。太祖與(袁)紹會擊,皆破之)。

公元193年徐州牧陶謙和下邳闕宣合併進攻泰山郡的華、費二縣,當時曹操身爲兗州牧,泰山郡屬兗州所有,所以作爲反擊,曹操一徵徐州。曹操連下十多座城,陶謙向田楷(公孫瓚的部下)求救,田楷和劉備領兵前來,曹操因爲軍糧不足,郯城也攻不下就退兵了。

有了這兩次正面衝突,所以此時陶謙和曹操可以說是生死大敵了。從曹操角度來說,兗州處於四戰之地,北邊的冀州、幷州是袁紹的地盤,所以只能進攻徐州、青州以拓展生存空間,壯大實力。陶謙爲了自保,選擇和公孫瓚、袁術結盟共同對抗曹操、袁紹,所以雙方必成水火之勢。

這樣一來《吳書》中說陶謙派張闓護送曹嵩就顯得很搞笑了,而偏偏《三國演義》採納了這種說法。曹操和陶謙剛剛在戰場上殺得你死我活,現在陶謙派人去保護曹操的父親,陶謙就是真的派人,曹嵩也不敢用啊。

曹嵩被殺的經過

歷史上曹嵩是什麼怎麼死的?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曹操起兵後,因爲實力弱小,所以父親曹嵩沒有選擇這個“愛惹事”的兒子,而是和小兒子曹德到琅琊國避難。琅琊國屬於徐州刺史部,本來如果曹操和陶謙沒有成爲敵人,曹老爺子在哪都行,但現在曹操、陶謙戰場相攻了,所以曹嵩不能繼續在琅琊待下去了。

然後曹嵩就收拾細軟準備去兗州投靠曹操,曹操得知後安排泰山郡守應劭前往迎接,結果半路上就被陶謙所派士兵殺害了。不管是張闓,或者是陰平守將,或者這倆其實就是一個人,反正都是陶謙指使的,因此曹操找陶謙報仇自然是沒什麼問題的。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六處關於曹嵩之死的記載發現,陳壽是認定陶謙就是殺人兇手無疑。而范曄呢,《陶謙傳》和《應劭傳》、《宦官列傳》前後記錄不一,最終也拋棄了《吳書》的說法,在《應劭傳》和《宦者列傳》中都寫了陶謙是殺人兇手。所以,曹嵩之死案告破,主使殺人者是曹操的敵對勢力——陶謙!

史書記載是研究歷史、還原真相的第一手資料,但往往很多史料語焉不詳,甚至有的互相矛盾,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能夠進行前後印證、進行甄別,從而發現事件的真相,不要被迷惑,不能偏聽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