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朱元璋給面對黨爭,是什麼樣的表現?

歷史上朱元璋給面對黨爭,是什麼樣的表現?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中國明朝開國皇帝,原名重八。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在明朝,“黨爭”是一個貫穿始終的話題,在明朝的前期因爲朱元璋的駕馭本領了得,還能夠將“黨爭”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並且利用“黨爭”來消滅政治對手。

從而實現皇權的至高無上,但是到了後期,“黨爭”就變得無法控制了,很多時候,很多國策都因此而夭折,最終將明朝送上了斷頭臺,成爲最悲催的存在。

明朝初年,“淮西黨”以李善長爲首領,包括湯河、藍玉、胡大海、胡惟庸安徽籍軍政官員都屬於淮西集團領導人。

其中,朱元璋是他們最大的靠山,這個集團裏面的很多人,從小就跟朱元璋一塊兒長大的,所以從心裏面從感情上面來說,更容易被朱元璋所接受,也是“淮西黨”行事高調的主要原因。

而“浙東黨”則是以劉伯溫爲首,以浙東文人士官爲基層骨幹,掌握了明朝政府的很多實際權力。

歷史上朱元璋給面對黨爭,是什麼樣的表現?

有人說“淮西黨”是朱元璋在朝廷裏面的老鄉會,由於都是老兄弟,老部下,在建國之後的待遇自然也是比較好的。

而“浙東黨”由於是後期加入朱元璋集團的,所以功勞並沒有前者大,所得到封賞自然也少了很多,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麼,朱元璋明明知道“黨爭”的危害巨大,還要縱容兩黨鬥得你死我活呢?這裏面有朱元璋自己的考慮,甚至說得上是非常機智的。

首先,利用“黨爭”來平衡朝廷各部門之間的關係。雖然大家都是朱元璋的打工仔,都是明朝的臣子,各人有個人的勢力,各人有各人的缺陷。

而朱元璋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雙方在互動爭鬥的時候,暴露出自己的缺點,以便自己能夠漁翁得利,然後一網打盡。根據《明史》記載:“(洪武)十三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謀反,及其黨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伏誅。”

這開始了朱元璋收拾“淮西黨”的步驟,經過胡惟庸案,先後有三萬餘人被殺被流放,這其中包括了“淮西黨”的大部分人,如李善長,藍玉等大官有20多人。

而“浙東黨”隨着劉伯溫死的不明不白,也就漸漸地消沉了下去,最後兩個派系都被朱元璋打壓了下來。

其次,利用“黨爭”剪除潛在的威脅,爲了皇孫朱允炆的上臺做準備。由於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讓朱元璋不得不爲了繼承人的問題而煩惱。

雖然皇太孫朱允炆是名義上的繼承人,但是他年紀輕,威望不高,很難鎮得住兩黨的元勳。

因此朱元璋只好自己唱黑臉,先殺掉一批尾大不掉的功勳之臣,在安排一批與朱允炆年紀相仿的人進行輔佐,那麼大明的江山就可以永保無虞了。

朱元璋不僅僅是針對這些開國功臣,對待自己的兒子們同樣是不手軟,目的就是爲了保持明王朝的正統繼承,可謂是用心良苦。

歷史上朱元璋給面對黨爭,是什麼樣的表現? 第2張

除了誅殺功臣之外,朱元璋在培養自己的兒子朱標以及孫子朱允炆這件事情上都是不遺餘力的,根據《明史》記載:“初,太祖命太子省決章奏,太子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

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嘗請於太祖,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朱元璋自己唱黑臉殺功臣,而由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對自己的嚴酷刑法進行矯正,其實也是一種很高明的策略,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繼承人是有德之人,就不會羣起反抗了。

雖然誅殺功臣的做法,導致後期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朱允炆沒有人可以依仗了,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要不是朱允炆的心慈手軟,朱棣未必能夠得手。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朱元璋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雖然最後千算萬算,算漏了自己的四兒子,但是如果不殺掉那些功臣的話,後世還真的很難料,保不準又會陷入到軍閥混戰的格局之中,這纔是最危險的局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