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死後劉禪連殺三位重臣 劉禪爲何要那麼做

諸葛亮死後劉禪連殺三位重臣 劉禪爲何要那麼做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劉禪殺重臣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諸葛亮病逝時,劉禪爲何連殺3位重臣?

劉備一生爲理想霸業東奔西走,奈何創業未半中道崩殂,只留下一個劉禪繼承大業,而諸葛亮就成了處處操心的人,一度讓蜀漢國內只知丞相,不知後主,就算諸葛亮沒有什麼謀反心思,對劉禪而言,這也是很尷尬的局面。

但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劉禪的機會就來了,那段時間裏,他連殺3位重臣,充分證明了這個後主並非傻子,至少不是民間傳說中只會對司馬昭傻兮兮說“樂不思蜀”的二百五,他有心眼,有手段,也瞭解怎麼當一國之君,只是當得沒達到劉備和諸葛亮希望的級別。

諸葛亮死後劉禪連殺三位重臣 劉禪爲何要那麼做

爲何這麼說呢?從劉禪當時殺的3個人分析,就能看出來。

首先,如果說劉禪真那麼傻,全不懂政治謀略,又對諸葛亮獨掌朝政不滿,那諸葛亮臨死或已死後,他會怎麼做?臣子權力大時,君主若是爲收回權力操之過急,很容易悲劇,參考被司馬昭幹掉的曹髦就瞭解,雖然諸葛亮不是司馬昭,但他久在朝中,影響力也是不可小覷。

所以劉禪沒有冒失地在諸葛亮死後便立刻大肆抨擊指責貶低他,不僅如此,他還先殺了想這麼幹的李邈。李邈本是劉璋時期的舊人,代表益州本土勢力,而諸葛亮剛去世,李邈就跳出來把諸葛亮比作霍氏,把劉禪比作漢宣帝,明晃晃說諸葛亮有不軌之心,他的死值得慶祝......

諸葛亮死後劉禪連殺三位重臣 劉禪爲何要那麼做 第2張

要是劉禪笨一點,可能就興高采烈接受了李邈的說法,並且對諸葛亮的勢力逐一下手,可劉禪不僅沒這麼做反而殺了李邈震懾衆人,因爲劉禪不允許諸葛亮剛走蜀漢內部就亂甚至鬧黨爭,諸葛亮再怎麼說也是蜀漢棟樑,棟樑倒了,第一要緊的是穩住房子而不是繼續拆拆拆。

李邈因爲自己猜錯了劉禪的心思,押錯了寶被下大獄,卒於234年,成了劉禪殺雞儆猴時主動送上來的那隻雞,智商堪憂,而劉禪的聰明則在這件事上初步體現了出來,他絕非沒腦子瞎指揮的君主,至少諸葛亮去世後做的這件事已經說明他內心對蜀漢朝廷的局勢有所考量。

諸葛亮走後,楊儀也被殺了。楊儀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正義形象,但在正史中卻有小人感,諸葛亮在世時便覺得楊儀難擔大任,更傾向於蔣琬,這讓楊儀心裏滿腹牢騷,眼看諸葛亮走了,楊儀的小心思又開始活絡,他認爲丞相不在,就沒人能比自己更牛,蔣琬算什麼?

可劉禪是不會允許諸葛亮死後再出一個獨攬大權的人的。他不再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職位,而是讓蔣琬當大司馬,政事爲主軍事爲輔,費禕當尚書令和大將軍,軍事爲主政事爲輔,這樣兩人互相牽制,誰也無法獨大,要是換成楊儀來?

劉禪很清楚楊儀的個性,此人有能力但總覺得自己天下第一,資歷又老,處處勝過蔣琬,他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高上一頭,時常口出怨言,那要是讓他在諸葛亮死後擔當重任,一個不滿是不是要把自己這個皇帝都攆下去?《三國志》記載,劉禪以這樣的理由要抓楊儀,楊儀畏罪自殺:

“上書誹謗,辭指激切。”

諸葛亮死後劉禪連殺三位重臣 劉禪爲何要那麼做 第3張

說大白話就是發牢騷,而且是長期發牢騷,屢教不改,有冒犯皇帝威嚴的嫌疑,所以楊儀死了,不僅清除了諸葛亮走後朝中爲爭權浮動的不穩定因素,同時也明確昭示了劉禪皇帝的威嚴不可挑戰,又是一場殺雞儆猴,實在是高。

實際上在諸葛亮將去世前,劉禪已經殺過一個資歷老的大臣,這個人就是有被綠妄想症的劉琰。劉琰,和李邈一樣卒於234年,原因是當年正月新年,他妻子胡氏進宮長達1月,宮裏說是陪伴太后,但劉琰卻懷疑胡氏和劉禪有什麼關係,怒氣衝衝地打了妻子一頓還用鞋子抽她臉。

打女人顯然是不對的,至少劉禪這麼覺得,胡氏也是個烈性女子,立刻“具以告言琰”讓劉琰徹底明白了打女人的後果:他坐牢了而且還判了死刑。因爲在古代打臉實在是形同殺人的屈辱,更何況劉琰擅自動用私刑違背臣子之道。

而劉禪此後禁止大臣妻女入宮,他若是真和胡氏有什麼,色迷心竅到不擇手段昏庸無狀,可能就跟北齊那幫皇帝一樣隨便奪人妻女,而不是爲此事專門改新年慶賀制度,這足以說明在劉禪心中,朝局穩定是第一,縱然他後期耽於享樂,也不能因此否認他前期一些出色表現。

諸葛亮死後劉禪連殺三位重臣 劉禪爲何要那麼做 第4張

《三國演義》中的劉禪是全然無能昏庸,這其實並不適合真實歷史,正史和演義戲劇畢竟有差別,像劉禪等三國人物,在演義中都爲了藝術需要被“臉譜”化了,我們無法得知那個時代更多錯綜複雜的權謀和爭鬥,只能羅貫中怎麼寫就怎麼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