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是什麼讓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終於上了一次朝

是什麼讓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終於上了一次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萬曆皇帝在位48年,但從萬曆15年開始,原本勤政的皇帝卻開始不上朝並持續了30多年,很多人認爲這就是20多年後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其實明朝的衰落並不是萬曆不上朝這麼簡單。

明朝的政治環境前期與後期有着巨大差異。在前期,中央集權高度集中,君主專制,說一不二,各大臣的權限都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後期這種格局卻逐漸發生了逆轉,文官團體的力量逐步上位,對皇權的壓迫加大,一度出現羣臣不辦事,皇帝卻拿他們沒辦法的局面。所以明朝的前期是君主發佈施令,羣臣照旨辦差;後期是羣臣提建議,君主照議擬旨。而這種格局的改變就起源於明朝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

是什麼讓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終於上了一次朝

明朝正統(年號)14年,瓦剌大軍進犯大同,明英宗朱祁鎮不顧羣臣勸阻御駕親征, 在土木堡兵敗被俘。朝廷大臣于謙力排衆議,反對臨陣遷都,用有限兵力力守京師,並和一些大臣私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爲新皇帝,是爲代宗。後來英宗得以放回,回朝後的英宗遭到了代宗朱祁鈺的軟禁,直到代宗病危,英宗在前期死黨的擁護下重新上臺。這中間的一系列變化看似最後以英宗繼續得以終續一朝而結束,但其中皇權明顯的弱化了下去,功勳勢力不再,原本被完全掌控的文官團體甚至嚐到了自立新君的滋味,加在其身上的枷鎖終於開始動搖。之後,文官團體的權利逐步扶搖直上,皇權被重重壓制。各官員間只顧明槍暗鬥,權利角逐,朝政腐敗,國力漸衰,到了崇禎時,終於爛泥扶不上牆,立國200多年的王朝被起義軍所滅。

可以說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萬曆只是破罐子亂摔只更爛,崇禎卻用心手捧也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