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鄭和下西洋與哪些國家幹過仗?戰績如何?

明朝鄭和下西洋與哪些國家幹過仗?戰績如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和下西洋的大量史料在那裏呢?據史書載,成化年間,明憲宗下詔命兵部查閱鄭和船隊七下下西洋的檔案資料,發現絕大部份不見蹤影。當事人車駕郎中劉大夏後來雖然受到嚴厲處分,但那些檔案資料是被其藏匿或者銷燬了,至今仍然是個謎,給鄭和七下西洋及世界航海史的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明朝鄭和下西洋與哪些國家幹過仗?戰績如何?

鄭和(1371? - 1433年),回族,明朝太監,雲南昆陽人,原姓馬,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中國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

人們熟知的是,鄭和從1405到1433年七次下西洋,在推行和平外交、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開拓海洋事業諸方面作出了貢獻,但在維護國家戰略防禦縱深方面所創立的功勳,瞭解的人就不多吧?在此聽筆者聊聊。

(一)三寶雖遭受“宮刑”,但不悲觀墮落,通過發憤努力,深通文韜武略,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

洪武十三年(1381年),明軍攻入雲南,三寶被擄遭受“宮刑”,次年被選入宮中尚衣局訓育兩年後,約14歲的他經宮中指派,進入燕王朱棣府從侍。三寶乖巧伶俐勤奮,除搞好本職差事外,還十分好學,抽空讀書練字,留心向燕王府裏的高手學習謀略、陣法、兵法和武藝,逐漸得到朱棣好感,成了他的貼身太監。

明朝建立之初,爲了確保王朝的江山千秋萬代傳承,朱元璋一方面加強君主專制,另一方面效法古代的“分封制”,把他的24個兒子封爲藩王,分別駐守全國的戰略要地。

其中燕王朱棣最有實力,擁兵10萬,負責防禦北邊的蒙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爲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急於削藩,引起朱棣不滿,帶頭髮起史稱的“靖難之役”。

朱棣率軍繞過防守嚴密的濟南,直接南下,雙方相持於淝河時,朱棣抓住朱允炆把前線徐輝祖部隊調回南京的機會,突然進攻,在靈璧大獲全勝,然後乘機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等戰略要地,接着從瓜洲渡過長江攻克鎮江直撲南京。進城後發現建文帝失蹤。1402年朱棣繼帝位,是爲明成祖。

多種史料皆稱三寶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但沒細述立功的具體事由。據筆者分析,作爲太監的三寶,不可能去衝鋒陷陣,或是親臨前線坐陣指揮,或是當軍師,在戰略戰術方面,給朱棣獻了不少神機妙算的計謀。

朱棣當上了皇帝,認爲姓馬的不能進宮殿(筆者旁白,可能是畜牲裏的馬比豬有能耐吧?)就賜三保姓鄭,名和。

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鄭和爲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從此鄭和一生篤信佛法,廣造佛經傳世。 1404年,鄭和因功升任爲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成爲了朱棣最信任的心腹

明朝鄭和下西洋與哪些國家幹過仗?戰績如何? 第2張

(二)爲維護國家戰略防禦縱深,朱棣詔令鄭和率船隊下西洋

朱棣朝之初,北面的元蒙殘餘勢力虎視眈眈,南面的倭寇不時侵擾,西洋諸國內亂頻繁且多年不到中國朝貢,國家安全受到威脅。

另有一說,也到西洋尋找建文帝下落。

鑑於鄭和除精通軍事外,還曾出使暹羅、日本等國,有卓越的外交才能;熟悉西洋各國的風土人情;在其擔任內宮監時,監造過船舶,有豐富的航海造船經驗,朱棣詔令鄭和任欽差總兵太監,率二萬餘名官兵乘船下西洋。從1405年7月11日至1431年1月近26年間,鄭和共計下西洋七次。除了在外交、貿易、傳播中華文明和開拓海洋事業諸方面作出貢獻外,還指揮打了不少勝仗。史書上明確記載的有3次。

第一次鄭和用的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關門捉賊”計。

明代洪武年間逃至南洋的祖籍廣東潮州人陳祖義,糾集一些強人盤踞在馬六甲十餘年,經常在海上搶劫過往船隻,逐步發展成了當時最大的海盜集團,其成員最多時超過萬人,戰船達百艘。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懸賞50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鄭和率船隊首次遠航班師時,派使者前去招撫。陳祖義搞詐降,暗中策劃劫掠鄭和的“寶船”。

鄭和識破了陳祖義的伎倆,施計讓其上鉤後,潛伏四周的戰船合圍,海盜集團全軍覆沒,陳祖義被生擒。鄭和船隊回國後,陳祖義在京城被處決。

第二次鄭和用的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反客爲主”和“擒賊擒王”連環計。

鄭和船隊第二次下西洋,來到印度洋島國錫蘭(今斯里蘭卡)。錫蘭國王亞烈苦奈爾居心叵測,把鄭和誘到宮中勒索金銀財寶的同時,悄悄派出重兵去搶劫鄭和船隊。鄭和是何等聰明之人,早已安排部隊上岸潛伏。

進城後察覺錫蘭都城內空虛且國王在搞詭計,便偷偷派人混出錫蘭都城,傳令潛伏部隊出擊,很快就破城入宮,將亞烈苦奈爾及其妻兒、官吏隨從一網打盡,然後回師消滅搶劫船隻之敵。亞烈苦奈爾被隨船押解回國後,朱棣從有利於國家利益出發,赦免了他死罪,放其回國。

第三次不用啥計,亮出肌肉就行了。

因爲當時鄭和船隊屬世界級的無敵艦隊,不管誰來招惹都是雞蛋碰石頭喲。永樂十一年鄭和率船隊三下西洋,抵達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

明朝鄭和下西洋與哪些國家幹過仗?戰績如何? 第3張

在國內爭奪王位失敗的僞王子蘇幹刺,見鄭和來後不賞賜他,心生惡念,率其水軍去攔截鄭和船隊。鄭和馬上下令各船散開,擺出戰鬥隊形迎戰。僅夠自衛隊級水平的蘇幹刺水軍,完全不堪一擊,蘇幹刺及手下很快被俘。

永樂十三年鄭和船隊回國。朱棣這次不客氣了,下令把蘇幹刺處死。

1424年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對外進行戰略收縮,放棄了對交趾的治理,從而失去控制西洋諸藩國的地理優勢。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西洋諸藩國有數年不來朝貢了。時隔第六次下西洋十年之後的1431年,朱瞻基派遣年老體衰的鄭和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鄭和於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裏病逝,船隊由其副手、太監王景弘帶領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