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太祖趙匡胤莫名其妙駕崩 他的兒子們下場如何

宋太祖趙匡胤莫名其妙駕崩 他的兒子們下場如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夜,宋太祖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後崩於宮中萬歲殿。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爲別爲長子德秀、次子德昭、三子德林、四子德芳,其中德秀、德林早亡,趙匡胤駕崩時,德昭、德芳都已經成年,然而,兄弟二人都未能繼位爲君,父親駕崩的第二天,叔父趙光義柩前即位,是爲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旋即封趙德昭爲永興軍節度使、兼侍中、武功郡王。趙德芳則被任命爲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

數年後,政權鞏固後的趙光義先是御駕親征,平滅了北漢割據政權,轉而率軍北伐,意圖趁戰勝之威一舉收復幽燕失地。然而幽州城外高粱河一戰,宋軍一敗塗地,趙光義丟下三軍駕了驢車落荒而逃。趙官家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軍中人心浮動,於是就有人提議立趙德昭爲主。等到得知趙光義人已安然回到涿州之後,此事也就沒了下文。

宋太祖趙匡胤莫名其妙駕崩 他的兒子們下場如何

網絡配圖

就在所有人遺忘了此事後,趙光義卻無法釋懷:許多人擁立趙德昭,只能說明趙匡胤在軍中的影響力仍然很大,大到足以撼動他的皇權。如果說大家擁立之人乃是趙廷美,趙光義到不會如此的緊張。擁立趙廷美,說明大家潛意識中已經認同了兄終弟及這種繼位次序。擁立趙德昭,在趙光義眼中看來是趙匡胤嫡系對他皇權的挑釁與不滿他繼位的一次總爆發。

趙光義回到汴梁之後,絕口不提賞賜平太原有功將士的事情。所有人都明白,高梁河之敗是趙官家心底的陰霾,心下雖然有十二萬分的不滿,卻只是除了在下面議論紛紛之外,無人敢去觸黴頭。趙德昭卻不識時務,挺身而出去爲將士們請賞。哪知道趙德昭話音剛落,趙光義的眼神鋒利如刀一樣直視過來,在他臉上盯了許久,一字一頓道:“待汝自爲之,賞未晚也。”

如此誅心之言,趙德昭聽在耳中當時就眼前一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的大殿。恍恍惚惚的趙德昭拜辭出宮,越想越害怕,越琢磨越是了無生趣。竟然選擇了自絕於人民。據史料記載,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趙匡胤既驚且悔,似乎對自己的行事孟浪而懊惱不已。抱了侄兒的屍體嚎啕大哭,邊哭還邊數落死去的侄兒:傻孩子,這又是何必呢?收起兩行急淚之後,命人厚葬趙德昭,追封魏王,贈中書令。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野史另有一種說法:趙德昭喜歡吃肥豬肉,或者他是被豬肉膩死的。

宋太祖趙匡胤莫名其妙駕崩 他的兒子們下場如何 第2張

網絡配圖

明明趙德昭是死於九重宮禁,許多史家卻說他是死於自己府第。其中緣由,不問可知。與兄長趙德昭相比,趙德芳的死就更令人唏噓不已了。《宋史》中對德芳的死只是含糊其辭地記爲:“六年三月,寢疾薨,年二十三”。僅僅在兄長死後一年多時間,趙繼芳就莫名其妙的寢疾,不得不讓人懷疑他的病歿與趙光義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與《宋史》相比較,對於趙德芳的死,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中對於趙德芳的死,則奈人尋味了——已酉,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德芳卒,年二十三。贈中書令,追封岐王,諡康惠。

顯然,李燾對趙德芳之死因心存疑慮:《宋史》中規中矩用的是“薨”,而他卻用了一個“卒”。以李燾的學術水平,自然不會將皇子的死用一字簡單的“卒”字。之所以會犯下如此與禮制不合的大笑話,實在是用心良苦。

《宋史-趙廷美傳》(趙匡胤、趙光義胞弟)中寫道:“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繼夭絕”。不得其死,很清楚的告訴世人一個事實,趙德昭的死並不是偶然,應該理解成不得好死。而德芳相繼夭絕,更是在替這個天皇貴胄惋惜之語。

宋太祖趙匡胤莫名其妙駕崩 他的兒子們下場如何 第3張

網絡配圖

後世人對趙德芳年紀輕輕的死亡感以痛惜,於是流傳於後世的宋代傳奇中,憑空多出了一個八賢王的歷史人物。這個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保護忠良的賢王,據說就是趙德芳的化身。其實,希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太大。趙德芳連自己的小命都無法保得周全,哪裏還會有力氣去庇護楊家?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人們面對現實十分無奈,唯有通過臆想來表示心底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