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深入解讀在《楊家將》中的八賢王是個怎樣的人?

深入解讀在《楊家將》中的八賢王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楊家將》中的“八賢王”,是“賢人文化”的特殊造型。他正氣凜然,仗義執言,他至高無上,震懾昏君權奸,並總能在關鍵時刻出現,助楊家將一臂之力。八賢王,簡直就是“正義的使者”,公平的化身。在此,筆者無意引經據典,考證“八賢王”在歷史中的真僞,單憑歷史常識來判斷,我以爲《楊家將》中的“八賢王”不可能在王朝現實中存在。

評書和民間唱詞中,一致首肯“八賢王”神通廣大。他“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手持金鐗,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由此可見,“八賢王”之所以有神通廣大,是因爲得到皇帝的特許,而不管是宋太祖還是宋太宗,可能容忍這樣的“賢人”存在麼?任何一個“九五之尊”,可以安排一個特殊人物制約別人,卻不可能自戴緊箍,容忍一個特殊人物監督自己。

深入解讀在《楊家將》中的八賢王是個怎樣的人?

若照《楊家將》的說法,宋太祖趙匡胤臨死前封兒子爲“八賢王”對付弟弟宋太宗趙光義是有可能的,但關鍵是宋太宗趙光義對這樣一個時常爬到自己頭上行使正義的“賢王”,能容忍多久?史傳後來宋太宗逼死了“八賢王”,我寧願相信這段野史,因爲它更符合皇帝的本質、宮廷鬥爭的邏輯。從另一個角度推測,至高無上的“八賢王”不可能永遠賢德。包括皇帝都敢打的“八賢王”,誰去制約他自己?他不是不食人間香火的“聖人”,更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還有,失去制約的利益共同體的歸屬,也很難令賢人公正到底。《楊家將》書中暗表,“八賢王”之所以在關鍵時刻助楊家將一臂之力,除“正義”之外,還有一層微妙的親屬關係。楊六郞的夫人柴郡主與“八賢王”如同親兄妹,幫楊家就是幫“妹夫”。這種利益一體化能叫“八賢王”始終不偏不倚麼?

在《楊家將》中“智審潘仁美”一章,就很是說明“八賢王”的“跑偏”。“八賢王”與主審官寇準一起裝神弄鬼,詐潘仁美伏法。《楊家將》原作者的本意,是想說明“八賢王”的“賢德”,爲了“公正的審判”,可實際上卻恰恰欲蓋彌彰露出馬腳,暴露出“賢人”迫不及待跳出來干預審判的“私念”。這等天馬行空的“賢人”,對潘仁美這樣的奸臣是災難,而對大宋的國法來說,不也同樣的是任由擺弄嗎?!評書《楊家將》中的“八賢王”造型,與其說是一個歷史人物,不如說是一個民間傳說的“賢王理想化身”。在民間傳說中,他的出現,不僅增加了精彩的情節,還滿足了國人崇敬賢人的心理要求。正因如此,這位充滿神祕色彩的“八賢王”,纔會栩栩如生地到處傳頌。不過,可嘆的是,這個“完美的八賢王”,滿足的只能是民間的想象。

幼稚的“賢人文化觀”,把治理社會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個別“賢人”身上。忠孝仁義禮智信,是“賢人文化”對入仕者的全面要求。這個要求把“賢人”定位爲十全十美的“完人”,不僅是苛刻的,而且是不切實際的。定位爲“完人”的“賢人”,不單在中國、包括全世界在內,是根本不存在的。任何人都有“七情六慾”,有侷限性,如果失去制約,“賢人”不會有一個能夠“賢到底”。所以,所謂“完美的八賢王”,寧可行其無,不可信其有。

深入解讀在《楊家將》中的八賢王是個怎樣的人? 第2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