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循規蹈矩的帝王嘉慶不爲人知宮闈生活

揭祕:循規蹈矩的帝王嘉慶不爲人知宮闈生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帝王君臨天下,一舉一動要爲萬民做出楷模,而且,清朝帝王大權獨攬,事必躬親,工作繁重,心理壓力之大,非凡人所能想象。此時清朝由盛轉衰,國事如麻,嘉慶帝常常不免焦頭爛額的感覺。但是,帝王也與凡人一樣,有自己的情趣愛好,嘉慶帝忙裏偷閒,放鬆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那麼,嘉慶帝都有哪些愛好呢?他的宮闈生活又如何呢?

古人把皇帝神聖化,皇帝至高無上,說一不二,在一般人眼中簡直像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明那樣高居於塵世之外。

揭祕:循規蹈矩的帝王嘉慶不爲人知宮闈生活

網絡配圖

中國儒家講求“修身”??把自己修煉成一個胸中一團正氣的人,爲此,就要“寡慾”,帝王更應如此。這不僅因爲慾望一多,就要爲物慾所累,難以成爲高尚的人,而且,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試看《聊齋志異》中《促織》篇,皇帝喜好鬥蛐蛐,搞得天下不寧,上演了平民百姓生死歌哭的悲劇一出。所以,中國古代史官記載帝王的言行,“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就是要限制帝王不要爲所欲爲,信口開河。

嘉慶帝自幼熟讀儒家經典,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當了皇帝以後,一舉一動都要爲天下樹立規範,越發小心謹慎,循規蹈矩,所以,關於嘉慶帝的私生活,人們知道得不多。其實,皇帝也是人,日理萬機之餘,也有七情六慾、興趣愛好。

導演戲劇,興致盎然

嘉慶帝好聽戲,而且,興致很高。

嘉慶的父親乾隆皇帝統治期間,國庫充盈,國勢強盛,作爲太平盛世的一個點綴,宮中演戲達到鼎盛。不惜巨資,在紫禁城、圓明園、避暑山莊建了很多奢華的戲臺,教養戲班。每逢慶典,各地戲班也紛紛進京,搭臺唱戲。當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進京,就蒙賞賜看了一上午戲,最令英國人驚訝的是戲中的女角都由男演員扮演,他們爲此做了種種猜測。其實,說是“男演員”也未必準確,演出者均爲太監。根據《清祕述聞》記載,學戲太監都住在景山觀德殿後面,由內務府統一管理。清朝不像明朝,宮中不設女樂。

別看乾隆帝統治期間演戲頻繁,但並沒有史料表明乾隆對戲曲有多麼的愛好,只要鑼聲一響,乾隆皇帝覺得夠味、夠排場,就心滿意足了。乾隆一生忙於國事,當時天下太平,沒有太多令皇帝煩心的事情,於是,乾隆皇帝就沒事找事兒地製造些文字獄。一次乾隆聽戲,聽得心不在焉,突然想到這些戲文多爲江浙一帶的文人編排出來的,有些甚至傳自明末,這其中會不會有對清朝統治不利的內容?於是下令東南官員查禁“違礙”曲本,雞飛狗跳地折騰了兩年,並未取得什麼成果,反倒發現另一個問題??此時淫戲成風,於是,運動改變方向,轉爲“掃黃”。

嘉慶帝親政初年,曾發佈過兩道跟戲劇有關的諭旨:一道是禁止北京內城演戲,封禁了城裏的戲園子,這既有扭轉浮華風氣的考慮,也有防止八旗子弟揮霍浪費的用意;再一道諭旨是在查處湖南布政使鄭源?貪污腐敗案中,下令“嗣後各省督撫司道署內,俱不許自養戲班,以肅官箴而維風化”[《清仁宗實錄》卷45,嘉慶四年五月丁丑。]。此外,嘉慶帝看戲較有節制,五十大壽時官員請求“廣陳戲樂”,歌舞昇平,被他嚴行申飭。

嘉慶帝固然一生勤於政務,但愛好戲劇也是不爭的事實,親政初年,洪亮吉上疏指責他“恐退朝之後,俳優近習之人,熒惑聖聽者不少”。嘉慶帝一怒之下,把洪亮吉發配新疆。其實,洪亮吉所說也不是空穴來風,嘉慶是清朝迄此時爲止對戲劇最爲癡迷的一位君主。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嘉慶元年正月,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嘉慶帝一連看了十八天大戲。當時父親乾隆雖然退位,但在和?輔佐之下大權獨攬,嘉慶帝無事可做,所以,狠狠地過了一頓戲癮。

揭祕:循規蹈矩的帝王嘉慶不爲人知宮闈生活 第2張

網絡配圖

嘉慶四年太上皇駕崩,嘉慶帝成爲名副其實的一國之君,大權獨攬,忙得一塌糊塗,加上他崇尚節儉,又要爲臣民做表率,聽戲不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不過根據專門研究清代宮廷戲劇的丁汝芹先生介紹,嘉慶皇帝精通戲曲,無論籌備排演新戲、分配角色,還是舞臺調度,他幾乎事事過問,稱他爲清宮戲劇導演也不爲過[丁汝芹:《清代內廷演戲史話》,第166~167頁,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嘉慶七年的一天,太監排演新戲,嘉慶帝手持腳本,坐在臺下,翹着二郎腿,目不斜視,一副“製片人兼導演”的派頭。

演員一旦進入角色,免不了即興發揮,嘉慶帝拍手叫停,嚴厲地說:“在本子上的許念,不在本子上的不許念!”

最後一句顯示了帝王的身份:“欽此欽遵!”

演員趴在臺上諾諾連聲,把頭磕得咚咚響。

嘉慶帝接着說:“孫福喜嘴裏念得忒快,以後慢慢的念唱!”

孫福喜忙不迭地叩頭謝恩,謝皇上開導。

“還有!”

嘉慶帝接着說:“第五齣奸臣潘仁美說‘定場白’(自報家門)的時候,要一人吊場,吊場結束,衆人隨即上場。欽此!”

衆演員做出豁然開朗和深受教益的樣子,連連點頭稱是。

嘉慶帝看戲認真,有時連鑼鼓鼓點稍微出錯也能發現,有時也改唱詞,比如,一句“萬年長慶”,就被皇上改成了“萬年嘉慶”,很明顯,皇上要討吉利。此外,角色的服飾、道具有時也會過問,一副誨人不倦的樣子。嘉慶帝看得高興,立即獎賞,不過他出手並不大方,往往賞些手巾、荷包、扇子之類小玩意,倒是很實用,但不值幾個錢。皇上要是認爲演員演得不好,輕者罰月例銀子,重者拉下去責打二十大板。不要以爲嘉慶心狠手辣,這些太監從小學戲,捱打是家常便飯,挨完打還要給皇上叩頭謝恩呢。

清宮在咸豐之前不請民間戲班進宮演唱,劇目約定俗成,很少變化,新年上演什麼劇目,帝后生日上演什麼劇目都是固定的,所以,皇帝往往欣賞不到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戲劇。嘉慶的時候還沿用着乾隆時代的服裝、道具、戲臺,宮中戲班的編制也較大,太監視學戲爲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能被選中學戲,均感十分榮幸,學習十分刻苦,積極性很高。

揭祕:循規蹈矩的帝王嘉慶不爲人知宮闈生活 第3張

網絡配圖

宮廷唱戲,集中在年節慶典期間,這時候連天大戲,從早到晚,演出不停。其他日子裏,皇帝不能隨便舉行大規模的唱戲活動。更何況此間國事如麻,動亂較多,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閒情逸致聽戲,嘉慶帝偶爾以此調劑一下情緒,更多時間是茶餘飯後叫來太監清唱幾段,然後再指點一番,並沒有因此耽誤國政。

東巡祭祖,喜憂參半

嘉慶時已非盛世,但盛世的一些制度還一定程度地保留着。比如,康熙、乾隆時代皇帝經常出巡,差不多每年舉行木蘭秋?的制度,在嘉慶朝也能看到,只不過王朝到了衰落期,這類活動也日益明顯地表現出力不從心的頹勢。

儘管清朝皇帝不願意承認,實際上無論是出巡,還是木蘭秋?,都帶有很強的行樂的色彩。皇帝成天圈在紫禁城的高牆之內,處理着各衙門無法處理的煩心事,一舉一動都要受禮法的限制,身體、心理壓力較大,需要定期放鬆一下。

嘉慶帝當皇子時,隨父皇乾隆帝南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皇帝出巡,非同小可,興師動衆自不待言,花錢更是如流水。此時國勢不振,經濟危機,要是再來個“嘉慶下江南”,羣臣肯定會堅決反對;更何況嘉慶帝崇尚節儉,也不會動這個念頭。不過,嘉慶帝在位期間曾兩次回到東北祭祖,當時中國是宗法社會,崇拜祖先,皇帝回鄉上墳,羣臣總不好阻止。

清王朝發祥於遼瀋地區,在那裏留下了宮殿、城池、陵寢。就陵寢而言,有興京的永陵、盛京的福陵和昭陵,合稱“關外三陵”。

興京的永陵在今天撫順新賓,埋葬着努爾哈赤的父親、爺爺、太爺爺等先人,在清朝皇帝系中,輩分最高,但他們並沒有當過皇帝,也沒有什麼功業;其皇帝身份是順治皇帝追封的,陵寢也是後建的,規模不大。

盛京??今天的瀋陽有兩座帝陵??福陵和昭陵,分別安葬着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這父子二人嚴格地說只是東北地方政權的首領,但由於他們爲大清朝奠定了立國的基礎,確立了開國的規模,其子孫後來入主中原,建立了威震亞洲的大清帝國,所以,他們的陵寢規模巨大,氣勢恢宏。爲了表示對祖宗的孝心,歷代皇帝都有增建,即使到嘉慶年間,昭陵的工程仍然還在進行着。

清朝入主中原之後,在關外三陵駐紮重兵,設置專門機構,管理陵寢事宜。按照禮法,清朝皇帝也應該隨時回去上墳掃墓。但嘉慶之前只有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回到過東北,康熙去過三次,乾隆去過四次。按說盛京距離北京並非十分遙遠,關鍵是那時中國交通十分落後,到東北不像下江南可以乘船,長途跋涉,較爲辛苦。

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逝世,嘉慶帝成爲名副其實的一國之君,待統治地位穩定之後,他就把回盛京祭祖提上了日程。嘉慶五年,嘉慶帝宣佈將於明年回盛京謁陵,根據《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記載,奉天當局已經開始籌備相關事宜,如加固橋樑道路,修葺宮殿,但後來御史上奏,表示鎮壓白蓮教起義正處在關鍵時刻,地方善後也需要大筆經費,而東巡一次需要二三百萬兩,花費太大,希望皇帝暫緩舉行。嘉慶帝接受意見,擱置了這次祭祖謁陵的打算。此後又因天災頻仍,結果一拖就是好幾年。

轉眼到了嘉慶十年,此時風調雨順,社會相對較爲安定,嘉慶帝決定回盛京謁陵祭祖。七月十八日,嘉慶帝一行自北京啓程。此時北方剛剛入秋,天氣涼爽,雨季結束,是適於遠行的好日子。

十天之後,皇帝一行出了山海關,頓覺荒涼,秋風秋雨拂面而來,大隊人馬跋涉在泥濘之中,步步艱難。更令嘉慶皇帝堵心的是,半天走了十幾里路,別說人影,連條狗也沒見到。想到當年隨父皇南巡,沿途百姓山呼萬歲,地方官前後趨奉的情景,而腳下這塊土地的父母官??寧遠州知州乾脆就沒露面,嘉慶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突然,發現前方有幾個手持鐵鍬,身穿蓑衣的人影,待走近一看原來是盛京將軍富俊帶着下屬前來迎候,並親自爲皇上墊道。

嘉慶帝一股火全發在富俊身上,怒氣衝衝地質問:

“蹕路泥濘難行,地方官本應帶領民夫伺候,爲何數十里內,道旁並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