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康熙的兒子們對儲位那麼積極呢?

爲什麼康熙的兒子們對儲位那麼積極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康熙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衆所周知,康熙一朝曾經發生過一場“九子奪嫡”的皇位爭奪戰,衆多皇子們爲了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使勁渾身解數,整個奪嫡過程可謂驚險萬分,勝利者坐擁天下,失敗者幽居圈禁。但他們的積極勁,會讓很多普通老百姓感到不解。

爲什麼康熙的兒子們對儲位那麼積極呢?

就算不做皇帝,老老實實蹲在貝勒、親王的位置上,不也照樣榮華富貴嗎?當了皇帝還要每天辛辛苦苦地處理政事,哪有做個閒散王爺自在?其實這種想法很天真,皇帝和王爺的差別可大着呢,兩者能夠享受到的待遇區別,從康熙愛吃的一種魚身上就能看出來了。

這條魚就是著名的“長江三鮮”之一,鰣魚。以前長江鰣魚的產量是比較足的,它肥厚味美,鮮到了骨子裏。但鰣魚特別嬌貴,對水質的要求很高,評話家王少堂曾經說過,鰣魚最愛身上的鱗,一離開水,它就要掛掉,李時珍《本草綱目》也說鰣魚“一絲掛網即不復動”。

爲什麼康熙的兒子們對儲位那麼積極呢? 第2張

作爲一種海歸魚,鰣魚基本只在每年的夏季纔可以捕捉到,因爲出水就迅速死去,所以鮮美的活鰣魚很難吃到。一些喜歡吃鰣魚的人,就必須跑到長江附近來居住,現捕現撈,現蒸現吃。既然鰣魚是難得的美味佳品,可想而知自然會被皇家盯上。

明朝萬曆皇帝年間的時候,鰣魚就已經成爲了送進皇城的貢品,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時,鰣魚更是變成“滿漢全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名聲越來越大,身價也越來越高。清代美食家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裏面特別提到了鰣魚的吃法:“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

爲什麼康熙的兒子們對儲位那麼積極呢? 第3張

南通以前的鰣魚產量較多,但長江地區距離北京還是有很長的距離,皇帝要吃的話,地方官員不敢馬虎,爲了儲存鰣魚,他們會動用許多的冰塊,等到捕撈鰣魚的季節,守在江邊把鰣魚裝進塞滿冰塊的容器中,並且澆上一些油,以防冰塊太快融化。

然後就是沿途派出快馬,讓驛卒們快馬加鞭,連夜趕路,帶着鰣魚跑過一段又一段路程,經過驛站接力時,這些人也只能停下來喝幾口湯,然後接着趕路,在幾天之內將鰣魚送到京城,送到皇帝的餐桌上,讓皇帝能嚐到這樣的美味。

而王爺們可沒這種待遇,他們想吃鰣魚,就得自己跑到長江邊上去,或者有人花心思送上門,不過這樣有被說結黨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因爲運送鰣魚耗費太多人力物力,後來山東官員張能麟寫了一道《代請停供鰣魚疏》的摺子,請求康熙取消鰣魚的進貢,康熙讀完以後仔細考慮了下,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