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晚節不保的大宋名相寇準:且向樽前聽豔歌

揭祕晚節不保的大宋名相寇準:且向樽前聽豔歌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將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樽前聽豔歌!”這首包含情色的頹廢詩,如今很少有人能想到它的作者竟是寇準。寇準,字平仲,北宋太平興國五年,即公元980年,高中進士,淳化三年,即公元992年,晉升參加政事,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出任宰相。寇準寫詩也寫詞,詩詞的風格都很婉媚,沒有什麼陽剛之氣。

說起來,大宋王朝向來不乏名相,但如寇準這樣的能夠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相還是爲數不多的。寇準一生爲官40年,清廉正直,謀事有方,以民爲本,政績卓著。在朝廷四居相位,先後輔佐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安邦治國,功名遠揚,成爲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及彪炳青史的一代名相。

寇準出身書香門第,不僅胸藏治國之才,而且聰慧機敏過人。早在7歲那年,他與父親登臨險峻的華山,作了一首吟詠華山的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寇準嶄露頭角,深得其父的好評。但詩文並不是寇準的強項,相比較而言,還是他偶作的幾首小詞更出名。他在陝西渭北一帶任職時曾寫下一首題爲《陽關引》的送別詞,構思新穎,意境開闊,情調溫婉而不哀豔,被《苕溪漁隱叢話》評價爲“語豪壯,送別之曲,當爲第一。”其詞曰:“塞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朝雨霽輕塵歇。徵鞍發。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後會甚時節。更盡一杯酒,歌一闋。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徹。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唐代大詩人王維曾有一首“陽關”送別詩,名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寇準這首送別詞,即化用此詩的意境,改七律詩爲長短句式的詞,感情一起一伏,曲調跌宕多姿,更適合彈唱。

衆所周知,寇準爲人剛直不阿,敢於言事。宋太宗趙光義曾讚歎說:“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由於在抗遼功高,晉升宰相,萬民景仰。民謠“欲得天下好,無如召寇老”。但是,寇準晚年卻居功自傲,生活奢侈,追求新潮時尚,喜好歌舞酒宴,狂放不羈。每宴強人豪飲,同僚苦不堪言,竟有因此喪命者。寇府家宴時,歌舞狂歡,燈火輝煌,甚至廁所、馬廄裏也一片燦爛。有時甚至燈燭齊明,火樹銀花,通宵達旦地盛宴狂歡,他舉金盅獨酌,而令衆歌女歌之,舞之,以侑酒助興。

揭祕晚節不保的大宋名相寇準:且向樽前聽豔歌

·電視連續劇《大宋奇案之狸貓換太子》的精彩劇照。

每當寇府的歌舞晚會結束後,寇準都會慷慨地對演員進行賞賜。爲了勸誡,他的一位名叫蒨桃的侍妾曾作題爲《呈寇公》兩首詩贈給寇準。其第一首詩曰:“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做爲侍妾的蒨桃,因出身寒微,地位卑下,而十分體恤民情。她帶着悲天憫人的善良,用鮮明的對比手法在詩中表述了得到“一束綾”的歌女尚覺賞賜輕微,而那織綾的勞苦婦女在燈燭小窗下不知要“幾度拋梭”才能“織得成”呢?

當時,這一首《呈寇公》詩傳諸天下,但第二首則鮮爲人知:“風勁衣單手屢呵,幽窗軋軋度寒梭。臘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嬌姬一曲歌。”不難看出,這第二首詩是對第一首詩的深化,極寫織女生活之苦:冷風悽冽,衣裳單薄,只有一次次呵着熱氣來暖暖凍僵的手,幽暗的小屋裏那軋軋響的織機真像寒意森森的冰河。臘月天短,一天也織不滿一尺綾啊,如此辛勞之所獲,又何以比得上那妖冶的歌女唱一曲歌呀?!

這本是披肝瀝膽的肺腑之言,懷着切膚之痛對寇準的窮奢極侈進行勸諫,警悟身居高位的重臣要顧念民間疾苦,此可謂至真至愛的錚錚之言。兩首詩雖一語中的,入骨三分,但卻怨而不怒,樸實摯切,堪稱寓真情於諷喻的抒懷佳作。然而,得到的迴音是什麼呢?不料寇準竟不以爲然地迴應道:“將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樽前聽豔歌!”

蒨桃身爲相府侍妾人微言輕。寇準則不顧一切我行我素。他只感到那宦海沉浮,歲月之流馳急若奔梭,因此什麼也不要管、不要問,依然暢飲美酒,聆賞豔歌,在歌裏舞裏酒裏夢裏及時行樂。據《笤溪漁隱詩話後集》中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記載:“公(指寇準)自相府出鎮北門,有善歌者至庭下,公取金鐘獨酌,令歌數闋,公贈之束彩,歌者未滿意。蒨桃自內窺之,立爲詩二章呈公云云……”

寇準這樣的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的生活作風註定要成爲政敵攻擊的對象。最終,寇準丟掉了宰相一職,被貶到了遙遠的雷州擔任地方官員。寇準被貶嶺南,經杭州,跟隨身邊的蒨桃病危之際,囑咐寇準:“妾必不起,願葬我於天竺山下。”寇準執其手,淚語嗚咽,大爲哀慟。蒨桃死後,寇準遵循她的遺願,把她葬在了西子湖畔的天竺山下。

清代詩人陳文述在《天竺吊蒨桃墓》詩中說:“流傳諷諫新詩在,寒女機窗感鬢鴉。”並把她譽爲“妾媵中能詩諫者”。曾以詩諫而名世的靈淑之女蒨桃,死後被安葬在風光秀麗的西子湖畔的天竺山下,也許她純淨的心就像清波明月一樣,成爲人們看不見而能感覺到的風景中的風景。這樣一個女子,適合在蘆花似雪,漫天飛揚的時候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