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漢獻帝成爲傀儡 曹操爲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漢獻帝成爲傀儡 曹操爲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漢獻帝和曹操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漢獻帝早已成爲曹操的傀儡,爲何曹操一直不稱帝?

開篇思考

在人們固有的思維裏,曹操一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臣形象。人們一提起曹操來,首先就會想到京劇舞臺上那個白臉奸相,這是上千年來民間文學創作所導致的。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不能用單純的忠與奸的觀念來評價,在漢末羣衆逐鹿的舞臺上,他控制了漢獻帝這隻肥鹿,表面上雖然是君臣關係,實際上漢獻帝早已成爲傀儡。

如果曹操想要廢帝自立簡直易如反掌,然而終其一生都沒有篡位,一直以漢丞相,魏王的身份展現在世人眼前,一直到他的兒子曹丕才正式代漢稱帝,這是爲何呢?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漢獻帝成爲傀儡 曹操爲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曹操

一、曹操對漢室的複雜感情,使其在道義上不能稱帝

早期的曹操,完全是漢朝的忠臣,家族也是世食漢祿的名門世家。董卓亂政時,曾籠絡他爲己用,但是曹操卻不接受董卓的垂青而棄官逃走,並招募義兵反抗董卓。

此時的曹操是想着要掃除國賊,興復漢室的。然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諸侯之間互相爭權奪利,不以國家大事爲重的現實使曹操失望透頂。他曾批評不積極進討董卓的各路諸侯是假公濟私,以救國爲幌子實則擴張自己的勢力,並自此爲恥。

然而,漢末軍閥割據的現狀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在現實的壓力下,曹操由一個漢朝的忠臣轉變爲軍閥的一員。並且奪取了漢獻帝這個名義上的天子,當時的形勢註定了漢獻帝不可能掌控實權,而權力的誘惑是可以改變任何人的初衷的,於是便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進位魏王的後續。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漢獻帝成爲傀儡 曹操爲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第2張

漢末軍閥割據

曹操也深知漢朝不可能復興,雖然各路諸侯都打着興復漢室的旗號對他口誅筆伐,然而大家都是軍閥,他們在想什麼曹操一清二楚。所謂的忠臣只是一個光面堂皇的幌子罷了,所以他說了那句很霸氣十足的話:

設使國家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三國志. 武帝紀》

在他看來,他控制漢獻帝,只是防止更多的假借救國的人出來稱王稱霸,自己雖然在客觀上把控了天子,但其實還是在拯救這個國家。每個人都不會承認自己的行爲是自私的,都會從心理上尋找一些理由來支撐自己繼續行動下去,這是很普遍的心理學。

漢獻帝

所以在曹操自我的認識中,他與羣雄爭霸,控制天子,其實都是爲了保衛漢朝的江山正統。對於儒學盛行的東漢,曹操也知道不能亂了君臣本分,反正自己雖無天子之名,卻也已經行天子之權,又何必去爲一個虛名而背上篡權的罵名呢!他更願給史官留下一個善始善終的形象。

二、獻帝雖是傀儡,名義上仍是天下共主,曹操不願也不能稱帝,否則後患無窮

漢末的皇帝很像東周時期的周天子,雖然手下的諸侯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但在名義上仍沒有人敢僭越。曹操曾經稱頌晉文公、齊桓公雖然稱霸於諸侯,但仍能奉周天子爲正統。其實曹操也願意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能成爲一個維護正統的霸主,而不是一個取代天子的叛逆。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漢獻帝成爲傀儡 曹操爲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第3張

周天子

而漢末的各路諸侯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只要天子還在,就是一張很好的王牌,劉備、孫權也都打着忠於天子的旗號與曹操對抗。曹操借天子之名消滅其他勢力,其他勢力也藉口天子被曹操控制之名討伐曹操,這是一個所有勢力都尊崇的遊戲規則,誰也不敢貿然打破。

假如曹操貿然稱帝的話,就會失去封建禮法上的支持,到時候不光所有的敵對勢力都能光明正大的來討伐自己,甚至已經歸附的地區都將重新反叛。

爲了一個皇帝的名號而去面對各路討伐,曹魏集團的行政成本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大。並且有袁術稱帝的前車之鑑,自然都不會貿然廢天子稱帝的。曹操的內心是想借天子之名消除各路反抗勢力,天下一統之後再順勢而爲,而不是在天下大亂的時候過一把皇帝癮。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漢獻帝成爲傀儡 曹操爲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第4張

孫權

孫權曾攛掇曹操稱帝,但曹操知道稱帝以後要面臨多大的麻煩,所以並未理睬。而是笑着對羣臣說:“孫權是想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燒烤啊!”稱帝就等於是把自己變成一塊肥肉,而引來各路諸侯如同熊熊大火的炙烤。

曹操深知這個道理,所以自己不願意,形勢也不允許他稱帝。

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曹操願取代漢朝的任務由後代來完成

曹操稱魏王時,已是一個六十二歲的老人,此時如果還要代漢稱帝的話,都不知道自己能當幾年皇帝。他自知年邁,沒必要爭皇帝的虛名,漢朝大權早在曹氏手中,自己不稱帝后代也必定可以取代漢朝,所以他更願意做周文王這樣的人。

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三國志. 武帝紀》裴注引《魏晉春秋》

周文王姬昌是紂王的臣子,他一生爲西周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在天下三分,二分歸周的情況下仍然把商紂王奉爲天子,並沒有奪取天下。一直到死後由兒子武王伐紂,才替代商朝成爲天下共主。曹操自比周文王,其實也是傳達一個觀點:我這輩子都是漢朝的忠臣,如果上天註定該由我曹氏來當皇帝,那也是我兒子的事情。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曹操的兒子確實像周武王一樣,取代了漢朝。

曹操的內心其實是希望兒子能統一全國然後名正言順的取代漢朝。可惜曹丕是個急性子,在沒有統一的情況下,逼迫漢獻帝禪讓,也給劉備和孫權有了相繼稱帝對抗曹魏的理由。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漢獻帝成爲傀儡 曹操爲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第5張

曹丕

假如曹丕是在消滅所有反抗勢力的情況下代漢稱帝的話,史書上絕對會把他描述爲周武王一般的英明神武,而漢朝統治者必定會成爲獨夫民賊一般的形象,因爲大多數史官的筆,是爲政治服務的。

總結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明白曹操爲何沒有稱帝。換一個角度來看,也充分表明了曹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和權謀家,是歷史的車輪一步步把他這個漢朝忠臣推向了權臣的地位。而他控制天子的同時也招賢納士,不以出身門第評價一個人,使衆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曹魏政權內部,也奠定了曹丕代漢的基礎。

《三國志》曾稱讚曹操說:

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客觀的來說,這樣的評論還是很中肯的,曹操不愧是漢末的一代奸雄。

參考資料:《三國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