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而歸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而歸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夷陵之戰,劉備到底因何而敗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220年初,關羽、曹操前後腳歸天,曹丕在洛陽繼承王位。

7月,蜀將孟達叛變,打跑了劉封,攜上庸三郡歸附曹丕。

劉封跑到成都後,被劉備賜死。與此同時,劉備最重要的謀士之一法正,也不幸去世,年僅45歲。12月,漢獻帝被迫將帝位禪讓給曹丕,曹丕以洛陽爲都,建立魏朝。

四個月後(221年4月),劉備在成都接棒漢朝,即皇帝位,以諸葛亮爲丞相。隨即劉備開始調集兵馬,攻打孫權。

趙雲和一大批官員勸說劉備:“曹丕篡漢,不得人心,我們應該趁機攻打魏國,拿下關中,如果滅掉魏國,孫權將不戰而降。如果攻打東吳,不可能迅速解決,這不是上策啊!”

但劉備卻因關羽之死,無比悲憤,根本不聽勸告。另外,當時也的確出現了攻打東吳的時機。

首先,關羽被殺幾個月後,呂蒙就病死了。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而歸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其次,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曹魏和東吳打了兩仗,東吳全部失敗。曹休在歷陽大敗吳軍,並派兵渡過長江,打砸搶燒了蕪湖。

關羽死後,曹仁從襄陽撤到了宛城,孫權派陳邵駐守襄陽。但是隻駐守了一年,就被曹仁輕輕鬆鬆地奪了回去。另外,曹仁還把漢水南岸的老百姓,全部遷到了北邊。

東吳的兩次失敗,讓劉備認爲,那羣將領都是渣渣,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

最後,張飛率領1萬士兵,從閬làng中出發,準備與劉備在江州(重慶)匯合。但因爲他經常毆打士兵,出發之前,就被手下將領張達、範疆給殺了。二人還帶着張飛的腦袋,投奔了孫權。

所以,當年7月,恨之入骨的劉備,便率領數萬大軍,順長江而下,殺向了東吳。

孫權急忙派諸葛瑾前去求和(從江陵出發),但劉備不許。

於是,孫權任命38歲的陸遜爲大都督,統兵5萬,駐守夷陵,抵禦劉備。另外,他還派使者到洛陽稱臣。劉曄勸說曹丕:“孫權無故向我稱臣,一定是國內出現了危機。前不久他襲殺關羽,劉備一定會出動大軍攻打他。我們也應該大舉進兵,攻打孫權,不出10天,東吳必亡,蜀地也就勢單力薄了!”

但曹丕這時候剛剛稱帝,正需要“功績”,彰顯自己的“天命”。所以,他就拒絕了劉曄的建議,封孫權爲吳王,加九錫。(注,接下來,孫權把都城遷到了武昌)

魏國統一三國的最好機會,就這樣被曹丕給浪費了。

222年正月,經過5個月的混戰,劉備插入吳國腹地600裏,拿下了夷陵(陸遜退至夷夷旁邊)。隨後,劉備兵分兩路:一路由鎮北將軍黃權率領,駐紮於夷陵,和陸遜在江北對峙,並防範可能從北方來襲的曹魏軍隊。一路由自己率領,在長江南岸,一字排開,安營50多座,插入了猇亭(今猇亭區西南)。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而歸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陸遜見招拆招,也在長江北岸,搞了幾十個營寨,阻擊劉備。

雙方對峙了幾個月,劉備思得一計,命令吳班率領幾千人到平地上安營紮寨,引誘吳軍出擊。

吳軍大部分將領果然上當,紛紛吆喝着要趁機攻打劉備。但陸遜敏銳地察覺到了問題,分析道:“這裏面一定有詐,我們暫且靜觀。”

劉備等了老半天,見陸遜啥反應也沒有,只好帶着8000伏兵,從山谷裏溜達了出來。

過了幾天,劉備又想到了一條計劃,派大將張南率領一部分軍隊,猛攻駐守在夷道(今宜都)的孫權的侄子孫桓。

孫桓急忙向陸遜求救,吳軍諸將也紛紛要求出兵相救。但陸遜又表示:“孫桓將軍素得人心,夷道城堅糧足,不必前去救援。”此話一出,猶如在糞坑裏丟了一顆炸彈,瞬間引起了公憤。吳將紛紛上書,彈劾陸遜,罵他是畏懼劉備,龜縮不前。

陸遜也只好上書自辯:“臣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忱,不以爲念也。”

幸運的是,孫權用人不疑,堅定地站在了陸遜的那一邊。

陸遜趁機把諸將召集了起來,拔劍怒吼道:“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諸位前輩並受國恩,應當齊心協力,共翦此虜,而不應該相互猜忌。我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之所以讓諸君在我之下,是因爲我有所長,能夠忍辱負重。軍令如山,今後諸君絕不可犯。”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東吳的那些老將,這纔不再多言。於是,劉備就和陸遜在長江沿岸,大眼瞪小眼了整整半年。當年閏6月,南方開始越來越熱。陸遜終於認爲,時機已到。他又把諸將召集了起來,準備對劉備發起進攻。

但那幫東吳的老將,還不服他,說道:“攻打劉備應該趁他立足未穩,現在蜀軍已經深入我國五六百里,佔據了險要地勢,此時進攻,不會順利。”

陸遜解釋道:“劉備,狡猾之徒,蜀軍剛剛集結,他思慮精專,我們無法向他發起進攻。現在蜀軍已經駐紮很久,將士疲憊,60多歲的老頭,也該頭暈了,正是我們前後夾擊他的良機。”

說罷,陸遜馬上給孫桓發令,讓其進攻劉備。等了半年的劉備,看到吳軍前來進攻,興奮不已,立刻親率主力,對孫桓進行了反攻。雙方大戰了幾天,吳軍根本不是漢軍的對手,死傷慘重。東吳那幫老將,又出來嘲笑陸遜:“當初不讓你打,你非要打,打臉了吧!”陸遜也不惱怒,笑着說道:“我已有破敵之策。”

他立刻下令東吳士兵,每人拿一束茅草,從長江北岸,火速殺向了長江南岸,成功點燃了劉備的40多座營寨。漢軍頓時大亂,開始四散而逃,吳軍趁勢追擊,完全佔領了長江南岸。劉備聽說以後,急忙率軍撤到了馬鞍山(位於長陽縣東南部,爲平洛和磨市鎮所轄)。陸遜又親率各路大軍,迅速包圍馬鞍山,對其進行猛攻。

劉備奮力抵抗,但漢軍士氣已崩,又被殺死了1萬多人。劉備只好連夜穿過高山密林,並讓驛站官員,將兵器、鎧甲全部在險要的路上焚燒,以阻滯吳軍的追擊,這才逃到了秭歸。

但是,沒過幾天,吳軍又追了上來,劉備只好再次向西,狂逃到了白帝城,並將其改名爲永安城。而負責斷後的大將傅肜róng,死得非常壯烈。他的手下全部陣亡,吳軍勸他投降,他卻大聲罵道:“吳狗,安有漢將軍而降者!”於是,被吳軍所殺。

駐紮在長江北岸的黃權,由於後路被斷,又恥於投降東吳,只好率軍北上,投降了曹魏。被曹丕任命爲鎮南將軍,封育陽侯。

有人建議劉備,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卻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黃權的家人。

吳將潘璋、徐盛,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趙雲已從江州,趕到了白帝城。

陸遜擔心,曹丕會乘機襲擊東吳後方,於是停止追擊,主動撤兵。

當年9月,曹丕果然派了兩路大軍進攻東吳,雙方大戰了6個月,戰鬥異常慘烈,但都被吳軍頂了回去(一路打濡須口,一路打江陵)。

至此,夷陵之戰結束,蜀漢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而歸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半年之後,劉備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臨崩之前,他將諸葛亮叫到了白帝城,對其說道:“君之才能,勝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國家,完成大業。如果劉禪值得輔佐,就輔佐他;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痛哭不已,老淚縱橫地回答說:“臣,怎敢不竭盡全力輔佐太子,忠貞不移爲國效命,至死不渝!”

劉備又給劉禪寫了一封信說:“人活五十而死,就行了。我已經60多了,還有什麼遺憾的呢。只是牽掛你們兄弟,要努力,再努力啊!勿以惡小而爲之,勿爲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可以服人。父親我德行淺薄,不值得效仿。你一定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

4月,劉備病逝於永安,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

陳壽評價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劉邦)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