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恆是什麼出身?歷史上他與趙匡胤有何故事?

趙恆是什麼出身?歷史上他與趙匡胤有何故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真宗趙恆,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以上問題本站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皇帝,在古代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職業,非但如此,當上皇帝則可以言出法隨、手握乾坤,而且可以擁有天底下最豐富的一手資源。皇權也因此成爲很多人的夢想。所以那些爲了皇權不惜君臣反目、骨肉相殘者,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在古代,人們一直有着君權神授的封建迷信思想,他們認爲皇帝就是真命天子,是上天安排好的,所以皇帝又被稱爲天子。而爲了表示天子與衆不同,皇帝便選擇用龍作爲圖腃和象徵,因爲龍是萬物之首,儘管我們誰也沒有見過龍,可是龍在人們心中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比如皇帝的衣服稱龍袍,皇帝坐過的椅子叫龍椅。

趙恆是什麼出身?歷史上他與趙匡胤有何故事?

封建王朝,儘管很多人都夢想有朝一日能成爲萬人之上的千古帝王,但天下梟雄者卻寥寥無幾,當上皇帝除了看機會,也要看命運,漢高祖劉邦、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等,這類帝王不但需要看準機會,更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並不是誰都可以當上的。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有些人生在帝王之家,當皇帝甚至就變成了他的宿命;而有些人窮其一生,爲了皇位不擇手段,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機會對於一個人來說也十分重要。在宋朝就有一位好運氣的皇帝,他就是宋真宗趙恆。

宋朝重文輕武,在整個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推動下,科技得到長足進步,兩宋科技成就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峯。宋代煤炭使用程度,鋼鐵產量是當時世界之最,發達的對外貿易,帶動造船業和瓷器製造業,宋朝的裂紋瓷器名滿天下,是現代國寶。毫不誇張地說,當時的宋代經濟發展,讓世界都爲之側目。

說起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趙匡胤成爲一代帝王,也有運氣的成分。熟悉這段歷史我們知道,趙匡胤“黃袍加身”當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最終“陳橋兵變”,自己榮登大寶。而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成爲皇帝,也佔了很大的運氣。

趙恆,原名趙德昌,是趙匡胤弟弟宋太宗趙光義所生的三兒子。趙恆小時候在宮裏長大,是一個非常淘氣的孩子,但趙匡胤卻很喜歡這個孩子。某日,還是王爺的趙光義到宮裏與趙匡胤商量時期,趙恆看到父親非常開心。之後,趙恆獨自去了金鑾殿玩耍。當他看到那閃閃發光的龍椅特別感興趣,一時興起就爬到上面去玩。

趙匡胤就曾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趙恆是什麼出身?歷史上他與趙匡胤有何故事? 第2張

龍椅,豈是一般人隨便亂坐的,不光是坐上龍椅會遭到皇帝的滿門抄斬,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們對龍椅的敬畏,畢竟只有真命天子才能坐上龍椅的。據說袁世凱復闢後本想坐上清朝的皇帝坐過的那把龍椅,然而他又害怕自己的命壓不住龍椅,也就是說他也懷疑他是不是真命天子。可見龍椅在古時人們心中代表着天命所歸,不容侵犯。

當時由於無人看管,趙恆在龍椅上玩得不亦樂乎。此時,正巧碰到趙匡胤和趙光義走過來。看到趙恆坐在龍椅上,趙光義也是非常吃驚,迅速下跪向哥哥趙匡胤認罪,聲稱這還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希望哥哥放趙恆一馬。此時他們一家人的性命都掌握在趙光胤手上,畢竟覬覦皇位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此情此景,趙匡胤看了卻沒有生氣,反而問趙恆:當天子好玩嗎?趙光義聽到哥哥如此一問,可是嚇得半死,因爲不管怎麼問答都將是死路一條。

但趙恆聽後機智地回答了四個字“聽天由命”。趙匡胤聽後大笑,他心裏覺得這個回答很滿意,童言無忌,但孩子的回答最貼合實際,趙恆也因此保住一命。

趙匡胤去世之後,趙光義繼位,作爲第三子的趙恆本沒有任何機會當上帝王,然而上天卻結結實實地給了趙恆一個機會。

   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聰明機警,擅長騎射,跟宋太宗征戰北方,拜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封爲衛王。遷檢校太尉,封爲楚王。趙元佐的母親是元德皇后李氏。趙光義當時最看重的是這個大兒子。可是誰能想到,他因爲同情秦王趙廷美,因病發瘋,最終被貶爲庶人。

再說趙光義次子趙元僖,太平興國七年封廣平郡王。次年進封陳王。雍熙年間,任開封尹兼侍中,進封許王,加中書令。既然老大被貶爲庶人,那麼次子就會繼承父親的江山,而且趙元僖爲人沉穩,辦事謹慎,也深得趙光義喜愛,最有希望成爲儲君,但天不假年,次子由於身體不適,27歲時就去世了。

趙光義最後只好在995年立趙德昌爲皇太子,並改名爲趙恆。997年趙光義駕崩,趙恆繼位,他就是後來的宋真宗。

趙恆是什麼出身?歷史上他與趙匡胤有何故事? 第3張

趙恆在位期間,勤勉治國,國力也日益強盛,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繁榮,北宋變得強盛,史稱“鹹平之治。”但是對外政策上,沒有采取強有力的軍事措施,加上宋朝重文抑武的實際情況,導致在與遼國的戰鬥中始終處於下風,最後由於懼怕遼人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遼宋結爲兄弟,宋每年對遼送歲銀10萬兩,絹20萬匹,自此宋朝走上了積貧積弱的局面,也才導致了後來的“靖康之恥”。

對外有心無力,朝廷內部任王欽若、丁謂爲宰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熒惑朝野。他同時也信奉道教和佛教,廣建宮觀,勞民傷財,使社會矛盾加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