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當初曾諾和寧王平分天下 最後寧王的結局是什麼

朱棣當初曾諾和寧王平分天下 最後寧王的結局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朱棣和寧王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爲穩固朱氏江山,曾大封朱氏藩王。他的本意是希望藩王能作爲朝廷的屏藩,不曾想,結果卻是藩王尾大不掉,對朝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登基爲帝,是爲建文帝。建文帝剛做上皇帝不久,就開始施行削藩政策,自此藩王們不斷被削。

而燕王朱棣不願束手待斃,於是起兵造反,也就是靖難之役。

在靖難之役之初,燕王的實力自然是不能跟建文帝的朝廷相比的,畢竟當時的建文帝朝廷有全國的經濟作爲後盾。

而燕王爲了打贏這場仗,他也知道諸王對建文帝的削藩都深感不滿,所以就想聯合藩王勢力,其中他最想拉攏的藩王,就是寧王朱權。

朱棣就跟屬下說:“以前我在塞上巡視時,看到過大寧的軍隊,那是非常的強悍。如果我能得到寧王的相助,就大事可成了。

朝廷知道寧王的實力強,自然不想寧王幫助燕王。所以朝廷就派人將朱權叫回京城,朱權也不傻,他知道一旦回京,結果可能就像其他藩王一樣,落下被削的下場,所以他並沒去。

朱棣當初曾諾和寧王平分天下 最後寧王的結局是什麼

寧王未到京城,建文帝發怒,於是就削了寧王的三護衛。

之後,燕王朱棣用計,把寧王朱權挾持到燕營。寧王身不由己,只得幫助朱棣。

朱棣當時爲表誠意,也不吝嗇,曾許諾寧王,“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後來隨着靖難之役戰爭的進行,戰爭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終朱棣取得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那朱棣曾許諾寧王朱權,事成之後平分天下,事後寧王的結局如何呢?

朱棣雖然曾經許諾過寧王朱權,事成後平分天下,但結果肯定並非如此。

因此當時是朱棣需要朱權的幫助,自然開出如此誘人的條件。而他打敗建文帝、做了皇帝后,情況自然不同了。正所謂是此一時、彼一時。

朱棣當初曾諾和寧王平分天下 最後寧王的結局是什麼 第2張

寧王朱權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他13歲的時候,被封爲寧王。兩年後,前往藩地大寧就藩。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可見朱權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當朱棣做了皇帝后,他對朱權的態度就發生了變化,曾經的空頭許諾自然不會兌現。

朱權想要一個好點的封地,於是就請求改封南方。朱棣問他想要哪裏。

當朱權說蘇州時,朱棣就說:“蘇州屬於畿內。”這意思很明顯,就是直接拒絕了。

當朱權又說錢塘時,朱棣又說:“父皇將它賜給五弟,終無結果。後來建文帝又將錢塘封給其弟爲王,也未能享受。”

最後,朱權只得了一個改封南昌的結果。

慶幸的是,在朱棣在位期間,他雖然有點猜忌朱權,但朱權並未遭到迫害。

當然,就算如此,朱權還是不想待在南昌。朱棣做皇帝時,他不敢說,所以在明仁宗時,朱權就上書朝廷說南昌並非他的封國。

然而,明仁宗在給的回信中說:“叔父從先皇那裏受封已達二十餘年了,不是封國,那又是什麼呢!”

朱權見狀,自感改封無望。

好在,朱權深感前途無望,所以就不再強求,後來他常常和文人來往,寄情於戲曲、著述、道學等。同時他還曾結交道家第43代天師張宇初友善,並拜其爲師,研習道學經典。所以,朱權對道學是很有研究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朱權堪稱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算才人物,比如他對星曆、琴藝戲曲、歷史、經子、九流、醫卜、黃老等都有研究。其中在戲曲、歷史方面,又著作了不少書籍。

朱棣當初曾諾和寧王平分天下 最後寧王的結局是什麼 第3張

除了這些,朱權還對茶道很有研究,他曾寫成《茶譜》一書,這對中國茶文化是非常有貢獻的。

總的來說,朱權在朱棣做皇帝后,雖然沒得到想要的封地,甚至還被改封到其他地方,在仕途上他確實前途無望,但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非如此,他可能就會遭到皇帝更大的猜忌,甚至可能還會落下悽慘的結局。

仕途上的失意,讓朱權寄情於文學、戲曲等方面。做一個逍遙自在的閒散王爺,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