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鍾會和鄧艾滅蜀有功 最後爲什麼都死於非命

鍾會和鄧艾滅蜀有功 最後爲什麼都死於非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鍾會與鄧艾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景耀五年(262年),隨着蜀漢大將軍姜維最後一次北伐落幕,曹魏大將軍司馬昭也積極備戰,準備一舉攻滅蜀漢。力排衆議的鐘會在東路主攻漢中諸城,西路鄧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負責切斷姜維後路。因爲沒有準備,蜀漢僅抵抗了三個月便因爲後主劉禪的投降宣告覆滅。然而在此戰中立下大功的鐘會與鄧艾不僅沒有因此榮歸故里,而是先後死於非命,這是何故?

鍾會和鄧艾滅蜀有功 最後爲什麼都死於非命

一、嶄露頭角,屢獻良策

鍾會出身潁川士族,是太傅鍾繇的幼子,而鄧艾的家中早已沒落,自己還是被強遷入魏的,這些都註定了鍾會的起點比鄧艾高之又高。“有鍾士季者,其人雖少,若管朝政,吳、蜀之憂也”,鍾會一出仕便是尚書郎、中書侍郎這樣的高位。在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時,鍾會就因爲運籌帷幄的才能屢受重用。而鄧艾就沒有這麼好的開局了,儘管心懷大志,然而卻因爲口吃不得重用,讓人不得不感嘆鄧艾的生不逢時。但將近二十年的蹉跎,卻並未擊倒鄧艾,得益於“屯田”這項基本國策,精通此道的鄧艾在司馬懿面前混了臉熟,也開啓了他不凡的仕途。

鍾會和鄧艾滅蜀有功 最後爲什麼都死於非命 第2張

正始二年(241)起,鄧艾等到了司馬懿的重用,魏國在淮南、淮北廣開河道,大舉屯田,所用之策皆由鄧艾提供,他也因此高升爲南安太守,來到了抗蜀前線。鍾會早年與司馬師、司馬昭關係密切,他提醒過司馬師“小心”魏帝曹髦;在司馬師殞命後力薦司馬昭奪權;曹魏“功狗”諸葛誕反叛,鍾會施計討平,因事後堅決辭讓九卿之一的太僕和陳侯爵位獲得美名。若說司馬昭是曹魏背後的掌權者,那麼鍾會就是司馬昭背後的掌權者,升遷司隸校尉後,“雖在外司,時政損益,當世與奪,無不綜典”。

二、三路伐蜀,一戰功成

姜維的數次北伐耗盡了國力,司馬昭決定先蜀後吳,羣臣皆以不可行,唯獨鍾會鼎立支持,因此鍾會受封爲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軍事,兩人共定滅蜀大計。景元四年(263)魏軍三路伐蜀,鍾會率大軍十餘萬從斜谷、駱谷進兵,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直逼劍閣。眼見漢中盡失,姜維果斷放棄與鄧艾周旋,與廖化、張翼、董厥退保劍閣,數次擊退了來犯的鐘會。依靠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加上蜀漢力保家園展現出來的凝聚力,鍾會一時沒有辦法,加上魏軍糧草不濟,鍾會有了退兵的打算。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鍾會坐鎮大軍與姜維對峙,還支持了鄧艾率精兵襲擊涪縣的計劃。於是鄧艾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硬生生從無人之境開出一條道路,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還一舉擊敗了回援的蜀將諸葛瞻。綿竹陷落,代表着蜀都成都暴露在魏軍兵峯之下,鄧艾兵少,若是劉禪全力防守不見得鄧艾能夠一戰功畢。然而劉禪投降得很乾脆,鄧艾入成都,手執符節,接受了蜀漢衆人的投降。

三、功高桀驁,不得其死

當時,魏軍分三路攻蜀,東路的鐘會軍人數最多,但想要立下不朽戰功的他讒言排擠掉了諸葛緒,將中路軍收入囊中。鄧艾獻奇策,鍾會抱着試一試的想法派遣部將田章跟隨,眼看鄧艾比自己先一步入成都,鍾會又怎麼不眼紅呢?在接受投降後,鄧艾效仿鄧禹故事,以天子名義任命大批蜀吏,可以說此舉對穩定蜀地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鄧艾卻因此驕傲自滿起來,“使於綿竹築臺以爲京觀,用彰戰功”,““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但很快鄧艾就遭到陷害,陷害他的正是鍾會。鄧艾將自己對蜀地建設想法上報給司馬昭,居功自傲的他甚至不惜駁斥司馬昭也要堅持己見,這自然給了鍾會落井下石的好機會,於是在鍾會的誣告下,鄧艾被綁上刑車不日將被帶回京城。

鍾會和鄧艾滅蜀有功 最後爲什麼都死於非命 第3張

自以爲沒了約束的鐘會也誕生了反叛的意圖,他意欲聯合姜維,以魏、蜀軍隊二十餘萬和蜀地爲依託,打算水陸並進攻取天下。然而想法是好的,實施的時候卻連第一步都無法進行下去,因爲魏軍將領兵卒的家人都在魏地,自然不願意跟隨鍾會反抗朝廷,而蜀軍雖然有姜維爲頭領,但不可能是數倍於己的魏軍的對手,加上鍾會不忍心處死那些牙門騎督以上的官吏,結果胡烈煽動大軍對鍾會發難,宣佈叛亂僅兩天,鍾會與姜維就死於兵變。監軍衛瓘此前在陷害鄧艾一事上與鍾會沆瀣一氣,擔心未來會有禍端,於是把鄧艾也殺了。

鍾會和鄧艾滅蜀有功 最後爲什麼都死於非命 第4張

鄧艾少不得志,到了中年才因爲司馬懿的賞識步步高昇,穩固發展的他自然得到了人民和朝廷的交口稱讚,然而滅國之功太大了,一下子讓他有些忘乎所以,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來自鍾會背後的暗箭,一下將他刺穿。鍾會小心翼翼,機關算盡,卻還是棋差一着,被姜維和司馬昭看破野心。鄧艾被鍾會暗算,而鍾會亦死於亂軍,爲義也好爲名也罷,“橫受屠戮,良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