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介是誰?他被人稱爲真御史是什麼原因?

唐介是誰?他被人稱爲真御史是什麼原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介字子方,是北宋著名諫臣,“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本站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孤忠自許衆不與,獨立敢言人所難。去國一身輕似葉,高名千古重於山。並遊英俊顏何厚,未死奸諛骨已寒。天爲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還。”

殿中侍御史唐介因直言敢諫,被宋仁宗一怒之下貶出京城。許多正直官員敬佩其忠直,特意爲他設宴餞行並“賦詩激美。”大臣李師中這首贈詩,充分表達出衆人對他錚錚鐵骨的讚美。

宋仁宗讀完此詩,怒氣頓消,但金口玉言,無法收回成命,只得將唐介流放英州(今廣東英德縣)。

唐介因何事激怒宋仁宗?宋仁宗又爲何對他網開一面?

(一)不懼權勢

平江縣首富李財主一家,被人告發“殺人祭鬼”,全家被縣衙逮捕關押。男女老少雖受盡嚴刑拷打,卻始終無人承認罪名。

唐介是誰?他被人稱爲真御史是什麼原因?

新任縣令唐介仔細研究案情和口供,終於發現疑點:告發李家殺人祭鬼者是某縣吏,而此人素來以貪婪臭名昭著。他略施小計,便讓縣吏招供。原來,縣吏多次勒索李財主未果後,才懷恨在心越級向州府誣告,致使李財主一家鋃鐺入獄。

嶽州太守得知自己被縣吏欺騙後,竟惱羞成怒遷怒唐介,請求朝廷派專員異地審查。御史將李家帶往異地重新審理,審訊結果與唐介完全相同。

案情大白後,含嶽州太守及縣吏在內的相關人員被撤職查辦,御史受到朝廷賞賜。唐介雖未受到朝廷表彰,但在百姓心中已經封神。

他調任任丘縣令後,驛吏紛紛訴苦。原來,任丘縣是遼國使者來往的必經之地。遼使進入宋境,飛揚跋扈,向驛站提出各種非分要求。縣令不敢得罪遼使,命令驛站設法滿足。驛站不敢不從,只得自掏腰包置辦,家家因此幾乎傾家蕩產。

唐介次日端坐到驛站大門口,對進出的遼使宣佈:“從即日起,貴國使者所有非法需求,本縣一律不予理睬!而且,如果有人心懷不滿,膽敢毀壞縣境內所有設施或器具,本縣一定按大宋刑律逮捕法辦!”遼使們第一次遇到硬骨頭,灰溜溜規規矩矩按章行事。

他升任德州通判後,接到轉運使崔嶧命令“高價出售庫藏絹綢”的公文,深感不妥,於是扣壓公文不下發,且多次向上級相關部門詢問。崔嶧聞訊大怒,多次派專人行文質問唐介,唐介頂住壓力“不爲動”,最終迫使崔嶧收回成命。

(二)名揚天下

天道酬勤,以“硬骨頭”在朝野聞名的唐介,終於被人慧眼識珠調入御史臺,升任專掌糾彈百官朝會失儀之事的殿中侍御史。

後宮迎合皇太后,在建造皇太后專用的龍鳳車時。在內部裝飾大量奇珍異寶。唐介諫言這個“後宮奇靡之器”遠超禮制,宋仁宗恍然大悟,“詔亟毀去。”

宋仁宗重用外戚張堯佐,竟任命他出任“宣徽、節度、景靈、羣牧四使”,使“天下皆謂堯佐主大計。”唐介與包拯等諫官反覆勸諫,張堯佐以退爲進,主動“辭宣徽、景靈使。”不久,張堯佐重新以宣徽使身份執掌河陽。 唐介一眼看穿宋仁宗在耍把戲,直言不諱對同僚們說:“官家這是想授予他宣徽使,只是讓他到河陽過渡一下而已!”同僚們認爲這已是最好結果,不想再節外生枝。唐介依然不屈不撓抗議,直到宋仁宗親口道出張堯佐的任命出自中書省建議,他才暫時住口。

唐介再次進諫三件事:張堯佐才能不足,請求將其罷免而任用富弼爲相;諫官吳奎與宰相文彥博結黨營私,不能堅守諫官職責;文彥博鎮守蜀地時利用職權制造成都燈籠錦繡,通過賄賂宦官和張貴妃“以得執政”。這封奏疏“語甚切直”,宋仁宗大怒,揚言要將唐介流放邊地。唐介得知宋仁宗拒絕勸諫,坦然道:“臣激於忠誠與義憤進諫,生死尚且不顧,豈會害怕貶黜?”

次日,宋仁宗氣急敗壞,召集重臣傳閱唐介的諫書,首先定調:“唐介進諫,出自職守。但是,他竟然攻擊‘彥博由妃嬪致宰相,此何言也?’朕任用文彥博爲宰相,唐介憑什麼干預?”唐介不慌不忙對文彥博道:“文丞相應該自我反省有無此事,在陛下面前不可隱瞞!”文彥博被迫承認唐介彈劾“數件皆實。”宋仁宗被當衆打臉,“怒益甚”,將唐介轟出殿外。經重臣勸解,宋仁宗冷靜下來,重新認真閱讀唐介的諫書,作出三個重要決定:將唐介從春州(今廣東省陽春市)改置英州(今廣東英德市)。他深恐唐介在流放途中病死或出意外,使自己背上“殺直臣名”,特意派宦官帶兵沿途武裝護送唐介至流放地;罷免文彥博宰相職務;將吳奎“出知密州。”

唐介是誰?他被人稱爲真御史是什麼原因? 第2張

唐介以一己之力扳倒三名朝廷大員,“由是直聲動天下”,被士大夫尊稱爲“真御史”,提到他時一概尊稱“唐子方(唐介字)而不敢名。”

(三)回朝勸諫

自古以來,即便是名垂青史的明君,也很難完全聽從勸諫者。唐太宗如此英明神武,尚且有時被魏徵勸諫得無地自容而惱羞成怒。宋仁宗能容忍並採納唐介勸諫,堪稱盛德之主。所以,宋仁宗貶黜唐介後,將其步步升職,在短短半年內將唐介重新“召爲殿中侍御史”,繼而提拔爲諫院長官。

唐介針對種種不良現象提出勸諫:“有些官員曲意走後宮路子,得以頻頻升官,這種現象必須抑止;宮廷賜予嬪妃的費用,比前朝高出十多倍且還在繼續增長,應該予以削減;地方長官薦舉的人才,大多是隻會舞文弄墨的下級官吏,請朝廷下令地方精心選擇端良敦樸人士;各路監察官員時常趾高氣揚‘凌擾郡縣’,造成惡劣影響。臣建議取消這些官員,把監察權交歸各路地方長官;兗國公主‘夜開禁門’,應該追究警衛主官責任,以肅整皇宮紀律。”這些建議,“帝悉開納之。”

宋英宗即位,升任唐介爲御史中丞。他特意召見唐介道:“您在先朝有正直聲望,所以朕才重用您!”唐介謙遜回答:“陛下過獎!自古尋求天下大治的明君,並非要找到驚世駭俗的治國之術,最重要的是‘順人情而已。’誠願陛下繼承祖宗遺德餘烈併發揚光大,‘則天下蒙福矣!’”

(四)安石政敵

唐介爲人清高,以敢於直言被同僚忌憚。因此,每當諫官空缺時,百官都衷心希望唐介出任以“觀其風采。”宋神宗即位後,因唐介是兩朝有名的正直大臣,“故大用之”,官拜副宰相。

依照慣例,宰相每日早晨都會在待漏院(百官在宮門外等候早朝時休息之地)某個屋內審閱向皇帝進獻的文書,副職不能參與。唐介向宰相建議:“副職身在政府卻不能預先審閱文書內容,如果皇上提問,我等如何對答?”宰相覺得有理,召集正副宰相們一起審閱進獻文書,從此成爲慣例。

唐介是誰?他被人稱爲真御史是什麼原因? 第3張

宋神宗在宰相力薦下,“欲用王安石。”唐介諫阻,說王安石難當大任。宋神宗有些不滿:“文學、吏事、經術,他哪方面不勝任?”唐介直言不諱:“王安石雖然好學,但不知變通,所以其言行不切實際事理。倘若重用,必定變數不少!”退朝後,唐介對宰相等人道:“王安石如果受重用,‘天下必困擾’,諸公拭目以待吧!”

宋神宗我行我素,重用王安石。中書省進獻擬任官員名單,朝廷“數日不決。”宋神宗乾脆下令:“當問王安石!”唐介進諫:“陛下認爲王安石能當重任而重用他,本無可非議!但是,官員任免之類的大事豈能由一個翰林學士決定?臣近來時常聽說陛下把朝政決定權交給王安石,只要他同意‘可即行之,不可不行。’那麼,要我等朝臣何用?這明顯是不信任朝臣啊!如果陛下認定臣才疏學淺,臣希望首先被罷免!”

王安石執政後,唐介多次當面與王安石展開針鋒相對的爭論。王安石因爲有宋神宗撐腰,每次都強詞奪理與唐介爲敵。唐介“介不勝憤,疽發於背,薨,年六十。”

唐介被《宋史》譽爲“敢言,聲動天下”且直道而行、有古人遺風之人。他心懷天下直言勸諫,或對事不對人,或對人不對事,均一如既往將自身安危置之腦後,換得個青史留名的“真御史”!事實證明:凡是把國家利益擺在首位的人,都會在歷史的夜空中化作一顆永不泯滅的璀璨明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