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私生活不檢點的馮太后,是怎麼讓北魏走向繁榮的?

私生活不檢點的馮太后,是怎麼讓北魏走向繁榮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馮太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封建王朝時期,一直有“後宮不能幹政”的不成文規定。

但成文的規定都能被推翻,更不用說這種不成文的規定。像秦國的羋月,西漢初期的呂雉,唐朝的武則天,清朝的慈禧,都是打着臨朝聽政的旗號,控制着整個帝國的權力。

相比之下,北魏的馮太后,她對北魏的繁榮強大做出的貢獻,的確是非常可圈可點的。

一,癡情的馮太后,後來竟然會私生活不檢點

馮太后的同年可謂是多災多難,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的北燕國君,但隨着北魏統一北方,馮太后一家只能逃往北方避難。後來北魏擔心北燕的殘餘勢力復辟,於是就下令將馮太后一家全部誅殺。

若不是當時的馮太后年幼,史書上就不會留下她的名字。也正是如此,才幾歲的馮太后進入皇宮,成爲一名奴婢。

452年,北魏文成帝即位,選中了當時年僅12歲的馮太后當貴人。4年過後,馮太后被冊封爲皇后。兩人十分恩愛,以至於文成帝英年早逝後,要不是其他人趕緊把她從火海之中搶救出來,馮太后就真的殉情成功了。

私生活不檢點的馮太后,是怎麼讓北魏走向繁榮的?

可以說,這是癡情沉迷於文成帝的女子。但不知道是不是被大火燒壞了腦子,被人們從大火中救出來後,馮太后竟然經常招納情人入宮私會,完全不顧旁人的閒言碎語。後來繼位的獻文帝,也是文成帝的兒子實在看不下去,找了個藉口殺掉了馮太后的一個情人,後來不僅被廢掉帝位,更是丟掉了性命

皇帝都被幹掉,拿別人還敢再說些啥嗎?

二,打造合理的財稅體系

馮太后在私生活上的確是混亂了些,但是不得不承認她對北魏的發展,是做出巨大貢獻的。

剛開始的北魏,官僚制度是十分不完善的,各級政府爲了籌集到財政收入,都紛紛向民間徵稅。這就導致今天是縣一級的過來收稅,明天就是州一級的過來,後天說不定郡一級的也要過來再收一次稅。

這樣的稅收,毫無疑問對人民羣衆的生活造成巨大破壞。爲此馮太后下令,未來的稅收只能由縣政府徵收,其他級的政府負責監督並調運往中央,中央再統一調撥財政,供給給各級政府使用。

私生活不檢點的馮太后,是怎麼讓北魏走向繁榮的? 第2張

就這麼的,一套中央集權的財政規則被建立起來,但同時有引起新的問題,中央政府要承擔起各級政府的辦公經費和官員薪水。

因爲這套制度下的各級政府是沒有權力擅自增稅的,再加上財政是由中央統一調撥,所以各級政府是沒有額外收入的。

更爲尷尬的是,這個時候的北魏,官員們是沒有工資的。現在將財政大權收歸中央,官員們就沒有了經濟來源。於是在484年,馮太后推行官員俸祿改革。

首先,馮太后便禁止官員從事商業活動,並且由北魏統一提供薪水。

但這一措施所造成的問題便是,北魏要有充足的財政收入,這才能發得起工資。

爲此北魏便每戶增收3匹帛,2斛9鬥粟,以此來充作官員俸祿。

三,增稅導致的土地改革

北魏要給官員們發工資,於是就導致財政支出的增加,因此馮太后就必須考慮要如何增加北魏的財政收入。

當時的北方剛剛結束戰亂,百廢待興,這就導致很多土地沒有人耕種,但又有很多人想耕種卻沒有土地。因此485年,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議下,北魏開始土地改革,並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

北魏規定:年滿15歲,男子能分到40畝耕地,女子分到20畝耕地。另外家裏要是有牛,可以額外在得到30畝耕地,上限是4頭耕牛。如果受田人去世,那北魏便收回土地再分給別人。

除了耕地,北魏還很重視桑田。在適合種桑的地區,每人授予20畝,條件是必須要種植50棵桑樹、5棵棗樹、3棵榆樹。如果不適合種桑樹的地區,那就每人給一畝。

如果生產麻布的地區,那便是男子每人分10畝,女子每人分5畝。

除了老百姓,官員們也需要進行農業生產。像刺史是15頃,太守是10頃,治中、別駕是8頃,縣令和郡丞是6頃。

這麼的,人們耕種土地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產量也得到提高,自然而然的,北魏的財政收入也得到提高。

私生活不檢點的馮太后,是怎麼讓北魏走向繁榮的? 第3張

三,查明稅基的三長制

分配田地,就需要有關於人口、戶籍、土地的詳細數據。但以北魏當時的情況,要想了解到實時數據又是不可能的。

可是要想統一徵稅,合理分配田地,又必須掌握民間的數據。正當馮太后頭疼的時候,她的情人李衝提出了三長制。

所謂的三長制,便是:五家設一鄰長,五鄰設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擔任鄰長、里長、黨長的人,要釐清土地和人口狀況並協助徵稅。

當然了,他們是可以享受一定的免徭役優惠的。

在三長制制定之前,因爲是按戶收稅的,因此爲了逃避稅收,一個家庭往往聚集着幾十號人,這就讓哪些人口較少的家庭,要承擔較爲沉重賦稅。

但改革過後,大家庭被拆分爲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爲此北魏還取消了一些雜物的賦稅。這大大減輕了人們的負擔,讓獲得土地的人民過上了好日子,北魏更是受到人民的進一步用戶。

就這麼的,依靠三長制,北魏查清了統治範圍內的人口和土地資源,擁有了廣闊的稅收基礎,國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四,馮太后的改革,更切合實際

三長制的改革得到了巨大進展,馮太后的時間也沒剩下多少。490年,馮太后去世,將偌大的北魏交給了孝文帝。

相比於馮太后,孝文帝的改革過爲激進,並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特徵,例如改漢姓、穿漢服、禁胡語等。雖說加強了中華門民族之間的民族融合,但很容易造成北魏的分裂,畢竟北魏內部是分成保守派和改革派的。

孝文帝在的時候,還能達成平衡,但孝文帝不在了呢?

於是北魏最終分裂,形成了東魏、西魏。

如果孝文帝能夠按照馮太后的精神進一步進行政治經濟改革,也許北魏很有可能完成統一全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