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慈禧身爲晚清時期的掌權者 慈禧太后是如何走向權力巔峯的

慈禧身爲晚清時期的掌權者 慈禧太后是如何走向權力巔峯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慈禧太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慈禧身爲晚清時期的掌權者 慈禧太后是如何走向權力巔峯的

對於年方二八,初入宮闈的慈禧來說,後宮瀰漫着的血雨腥風,她不可能毫無察覺。慈禧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了,自踏入紫禁城開始,擺在她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使出渾身解數獲得皇帝的寵幸,在夾縫中苟活;二是任憑他人蹂躪傾軋,重圍高牆內幽幽冤魂中的一個。

踏入宮門的慈禧面臨着極大的競爭壓力甚至可以說是生存壓力。皇帝原有的妃嬪尚且不說,與她先後入宮者就有三個人,分別是貞嬪、雲嬪、麗貴人。貞嬪,咸豐帝即位前就已入藩邸,是藩邸老人,登基後立刻由貞嬪晉封爲貞貴妃,一個月後被立爲皇后;雲嬪,是咸豐帝藩邸時的侍妾,她的優點是善解人意,比較瞭解咸豐帝的習性;麗貴人,容貌體態萬里無一,頗得皇帝喜愛。我們尚且不知慈禧在宮中生活的細枝末節,但在咸豐四年,也就是她入宮兩年,慈禧獲得了咸豐帝賞識,由蘭貴人晉升爲懿嬪。實現這一人生飛躍,肯定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她曾不無自豪地對身邊人說:“入宮後,宮人以我爲美,鹹妒我,但皆爲我所制。”從她頗爲得意的陳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她成功的祕訣:

一是以美色成功俘獲了咸豐帝。慈禧的容貌究竟美到什麼程度?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直白自戀的形容是“宮人以我爲美,鹹妒我”。我們現在可以見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照片和畫像,即使用今天的審美觀點來看,慈禧依然可以稱之爲端莊秀麗。慈禧對自己容貌的誇讚,我們可以理解爲盲目自戀,但是從1904年8月進入清朝宮廷,爲慈禧太后畫像的美國女畫家卡爾的描述中,我們完全可以判斷慈禧容貌的美醜。卡爾與慈禧朝夕相處達九個月之久,將自己的親見親歷所見所聞,記錄於《慈禧寫照記》中。

在書中她直言:“慈禧太后身體各部分極爲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太后廣額豐頤,明眸隆準,眉目如畫,口脣寬度恰與鼻寬相稱。雖然其下頷極爲廣闊,但絲毫不顯頑強的態勢。耳輪平整,牙齒潔白得如同編貝。嫣然一笑,姿態橫生,令人自然欣悅。我怎麼也不敢相信她已享六十九歲的大壽,平心揣測,當爲一位四十歲的美麗中年婦女而已。”“我看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至多不過四十歲(此時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麗嬌好,使人一見便生喜悅之情。”

二是以超高情商力壓後宮。也就是慈禧所說的“後宮皆爲我所制”。離皇帝越近,越能獲得皇帝的青睞,這是後宮中所有的嬪妃的生存動力和終極目標,但是未必都盡如人意。我們無從知曉慈禧究竟用了怎樣的招數使皇帝喜歡她,但慈禧向來聰敏乖巧、性格開朗、洞悉人性、善體人意,也許是這些使皇帝的目光在她身上多留了幾分,也對她寬容了幾分。而與她同時期的玟貴人,就沒那麼幸運。玟貴人入宮後先被封爲常在,不久晉升爲玟貴人。咸豐五年,不知玟貴人做錯了什麼事,不明就裏地被咸豐帝降爲常在,二十多天後,又被降爲官女子,在一個月內由主子一直降爲奴婢,而慈禧卻憑藉她的超高情商,常蒙皇帝寵幸,真正做到了“片雨不沾身”。

慈禧身爲晚清時期的掌權者 慈禧太后是如何走向權力巔峯的 第2張

三是爲皇帝生下皇子。慈禧深知僅憑容貌是不能一勞永逸地,只有誕下皇子才能地位穩固。清朝268年的時間,正是中國人口迅速膨脹的時代,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口已由清初的幾千萬發展到四億多。然而,咸豐帝卻是一個子嗣奇缺的人,聖祖仁皇帝康熙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咸豐帝的父親道光帝有九子十女,而他直到咸豐四年也還沒有自己的骨肉降生。和其他嬪妃一樣,慈禧想要“母以子貴”,以此提高自己在後宮的地位,爲此積極備孕。然而,事情往往會偏離自己的設想,慈禧的肚子始終不見動靜。不能懷孕,除了咸豐帝的原因以外,也極有可能和慈禧體質不佳有關係。《起居注》上講:每遇經期,她都會“腰腹脹痛,胸滿嘔逆”。入宮兩年有餘,病症雖未見惡化,卻也沒有好轉的跡象。

爲此,慈禧在時常諮詢太醫,開具藥房,精心調理。所開藥方至今保留在清代《宮廷醫藥檔案》中。通過一年的診治,最終“諸症皆好”,月經不調、宮寒的病症得以痊癒。咸豐五年六月,慈禧懷孕,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元1856年4月27日)生下皇子載淳。因爲這是咸豐帝的長子,也是皇帝迄今爲止的唯一繼承人,所以從慈禧懷孕到生產,皇帝乃至後宮所有人,都對此保持高度關注。

咸豐帝喜得麟兒,興奮不已,提筆寫下了“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欽率土萬斯人”的詩句。咸豐帝相當高興,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慈禧這個大功臣,將西直門內新街口二條衚衕路北的官房一所賞給慈禧的母親;與此同時,慈禧在後宮的地位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皇室四譜》記載:“(慈禧)六年三月生皇子,是爲穆宗(同治帝)。旋詔晉懿妃,十二月行冊封禮。七年十二月晉懿貴妃。”因爲慈禧順利誕生了咸豐帝的唯一皇子,24歲的她由五級的嬪,直升爲三級的貴妃(咸豐帝不設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

三是以超邁才情博得皇帝歡心。止步不前,得過且過從來不是政治家的本色,尤其對於慈禧這位百年不遇的女中豪傑來說,屈居第二也從來不是最爲明智的選擇。封建王朝賦予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人一旦觸犯龍威就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樣聽憑處置。皇帝一不高興即可不顧祖宗家法、羣臣力諫,廢了皇后,而對於貴妃的立與廢,更是稀鬆平常。慈禧要穩固宮中的地位,就必須掌握馭人之術,駕馭皇帝。在當時滿族婦女只能學習滿語的大背景下,慈禧憑藉入宮前的教育優勢,既識得滿語又能讀寫漢文,並且擅長繪製花鳥畫。在圓明園居住時,“因日習書畫以自娛,故後能草書,又能畫蘭竹”。惲毓鼎《崇陵傳信錄》記載:“西后入宮時,夏日單衣,方校書卷,文宗(咸豐帝)見而幸之。”所以說,所謂藝多不壓身,掌握一門手藝對將來的發展是多麼重要啊。

慈禧身爲晚清時期的掌權者 慈禧太后是如何走向權力巔峯的 第3張

四是遇到了咸豐帝這個不求上進的男人。逃避政治現實,寄情聲色犬馬,是對咸豐皇帝最真實的寫照。由於慈禧能讀寫漢文,有些重要奏章就讓慈禧代爲批閱。“時時披覽各省章奏,通曉大事”。咸豐帝從骨子裏就對政治不感興趣,但又不想落個疏於政事的罵名,有些奏章改爲口頭諭示,命慈禧代筆,這樣可以省好多力氣。好在內閣軍機處呈送御覽的奏疏,大部分屬於報告性的指示意見,一般皇帝的硃批就只是“知道了”、“依議”等簡單的字眼,對慈禧來說駕輕就熟。《崇陵傳信錄》記載:“時洪楊亂熾,軍書旁午,帝有宵旰勞瘁,以後書法端腴,常命其代筆批答奏章,然胥帝口授,後僅司朱而已。”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揣摩,憑藉慈禧的聰慧和機智,很快就對朝政如何運作,君臣之間怎樣平衡,朝廷之中有幾個山頭,瞭然於胸。當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洞開清軍防線直逼北京之時,我們不妨看一下咸豐帝和慈禧的表現。

《崇陵傳信錄》記載:“英法聯軍突破了清軍道道防線並攻陷天津這日,正逢咸豐帝在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與后妃共宴。酒至一半,軍機處奏報:英、法聯軍已陷天津。咸豐帝痛哭不止,皇后鈕祜祿氏與諸嬪妃哭成一團,慈禧一人向前對痛哭不已的皇帝建議:‘事危急,環泣何益。恭親王素明決,乞上召籌應會之策。’”在這樣觸及國祚的驚天鉅變面前,咸豐帝軟弱無能的性格暴露無遺,在他束手無策,只顧偷睛抹淚的時候,慈禧卻能臨危不懼,沉着應對,並且知人善任,從容舉薦恭親王牽頭謀劃禦敵之策,正是這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政治定力,將咸豐皇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也正是一個合格統治者必備的個人素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