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明仁宗皇后張氏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明仁宗皇后張氏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代的皇后們,大都是賢良淑德的,本站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歷史對張皇后的評價的確是她的最大榮譽,超越了對她的婆婆媽馬皇后的美譽,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個極富傳奇的家庭發了生了什麼事呢?請你暫緩滑過此文,駐足一分鐘,瞭解一個堪稱完美的一代帝后!

平凡女子 左持良善 右握慈悲

張氏,?~1442年,籍貫:永城(河南永城),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

大明朝著名的張皇后除了明仁宗朱高熾的張皇后而外,還有一個明熹宗朱由校的張嫣皇后,倆位皇后都十分傑出,張嫣皇后在朱由校去世前後,始終不離左右,十六歲的朱由檢抖嗦着不敢即哥哥的帝位之時,張嫣不懼魏忠賢陰鷲的凌厲眼神,用堅定的語氣命令朱由檢接受遺詔。

而本文敘述的張皇后,名字不祥,雖然她出生於一個地方性的軍政官員之家(指揮使兼彭城侯)。

她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結髮妻子,洪武二十八年,當她的公公朱棣還是燕王時,就是世子朱高熾的妃子。

仁宗皇帝即位後冊立爲皇后,她的兒子宣宗皇帝繼位後,尊爲皇太后。英宗即位,尊爲太皇太后。

明仁宗皇后張氏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1387年(洪武二十年),張氏進入北平燕王府,成爲世子朱高熾的妃子。倆人都是十八歲的年紀,張氏的娘屋家庭環境決定了她的謹言慎行,成祖朱棣和皇后徐妙雲很喜歡這個兒媳婦。

1398年,十一年後張氏才生下第一個兒子朱瞻基,當時的民間傳說是,生產的那天,朱棣夢見了皇太祖朱元璋,送了他一個大圭(上朝時用的玉製笏板)上面刻着“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朱棣醒後聽說張妃生了一個兒子,聯想到自己做的夢,認爲是一個吉祥預兆,抱過襁褓中的孫兒一看,果然是“天庭飽滿地角方圓”,於是把小小瞻基視爲掌上明珠。

當朱棣考慮立皇儲的時候,按理來說,應該立嫡爲太子,不過成祖以貌取人,看重老二朱高煦才貌,於是祕密詢問解縉的意見,解縉認爲皇長子朱高熾仁孝,必將天下歸心。成祖一時無語,解縉聰明過人,自言自語的說:“好一個聖賢的孫兒呵”!朱棣頓時開竅,馬上立朱高熾爲太子。

張氏陸續生下四子一女,直到朱高熾即帝位後,她冊封爲皇后。仁宗即位十個月後去世,張氏義不容辭的擔當責任,又先後輔佐了宣宗和英宗二帝,爲朝政的連接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輔佐幼帝 “女中堯舜”

公元1424年,朱棣駕崩,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是爲仁宗,冊封張氏爲皇后,長子朱瞻基爲太子,重用內閣“三楊”,頗有開創盛世之勢,但是,復興之路是艱難曲折的,仁宗皇帝僅僅在位十個月即因病離世,終年48歲,朱瞻基即位,是爲宣宗,尊張氏爲皇太后。

宣宗皇帝因爲年輕,每遇重大的軍政大事,都要向母親大人稟報請示,張皇后責任所在,提供的建議很中肯和具有操作性,她恪守太祖馬皇后所定的規矩,“參政不亂政,有權不弄權”。母子感情融洽,合作愉快。

在張太后的輔佐下,加上仁宗皇帝去世前十個月的大力整治,此時的社會大有進步,各種矛盾都予以不同程度的緩和,可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史稱“仁宣之治”。

明仁宗皇后張氏是個什麼樣的人?一生有何作爲 第2張

公元1435年,宣宗正欲進一步提高施政水平之際,卻遭到疾病的打擊,不幸英年早逝。在國家遭受猝然變故之中,張太后臨危受命,懿旨令太子朱祁鎮即位,是爲九歲的英宗,宣宗臨走之際,遺詔國事必須稟報張太后,朝臣們集體懇請張太后“垂簾聽政”,非常難得的是,張太后立馬拒絕,只有一個理由:“不能壞了祖宗規矩”!在朝野上下的齊心協力下,內閣的“三楊”擔任奏疏批註,執行。自己則在後宮培養九歲的英宗讀聖賢書,養成勤政風。

張氏作爲一個平凡的人,不僅有母儀天下之風範,相夫教子,舉案齊眉,宮內宮外的所有大小事情,她都要勤於過問,從不懶政、怠政。史家都稱之爲“女中堯舜”。

晚年的張皇后仍然念念不忘百姓的生活,她在旅途中也要下車詢問當地百姓,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生產情況,她甚至可以接受老百姓獻上的食物和水酒,但是,她要自己的孫兒英宗皇帝親自品嚐,讓他在品嚐中知道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公元1442年,張太后病重,仍然在半昏迷狀態中詢問大臣楊士奇還有什麼事情需要彙報,楊士奇談到第三件事情時,老太后已經安然去世,葬獻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