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探究明朝馬皇后:一代賢后的傳奇人生

探究明朝馬皇后:一代賢后的傳奇人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賢皇后屈指可數,馬秀英要算一個。但是賢惠的馬秀英擋不住朱皇帝殺戮功臣的屠刀。馬秀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后。據史書記載:馬氏,秀英,宿州(今安徽宿縣)人,祖上曾是當地富豪。父親馬公,仗義好施,家業日貧。母親鄭媼,生下馬氏不久即去世了。

馬公無子,視秀英爲掌上明珠。秀英自幼聰明,能詩會畫,尤善史書,性格亦頗倔強。按當時習俗,婦女皆纏足,秀英堅決不纏,人稱“馬大腳”。

探究明朝馬皇后:一代賢后的傳奇人生

馬皇后資料圖

秀英的父親馬公因爲殺人避仇,逃亡他鄉,臨行時將愛女秀英託付給生死之交郭子興,郭視同己出。後聞馬公客死他方,益憐此女孤苦,加意撫養。子興授以文字,夫人張氏則手把手教她針織刺繡。十幾歲的秀英聰明無比,凡事一經指導,馬上知曉。年近二十的馬氏,出落得一副上好身材,模樣端莊,神情秀越,穠而不豔,美而不驕;還有一種幽婉的態度,無論何急事,她總舉止從容,並沒有疾言厲色,所以子興夫婦很是鍾愛。每思與她聯一佳偶,使她終身有托,不負馬公遺言。

當時正值元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黑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使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又遇黃河大決口,連年黃水橫流,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了。馬秀英與朱元璋志同道合,感情深厚。馬氏隨朱玩璋南征百戰,憂勤相濟,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朱元璋藉助農民起義的力量,迅速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今南京),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冊封馬氏爲皇后,時年36歲。從此,馬皇后以皇后之尊留心政事,關心人民,禮待臣下,與朱元璋同心同德鞏固大明王朝。

馬皇后爲人富而不奢,貴而不驕,雖居高位,但仍保持節儉樸實的生活作風,總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宮嬪敬服。

探究明朝馬皇后:一代賢后的傳奇人生 第2張

馬皇后資料圖

先是太祖起兵,戰無虛日,後隨軍中,輒語元璋(太祖)以不嗜殺人。冊後以後,儉約如故,她親自帶領公主王妃刺繡紡織。自己以身作則,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製作新衣,樣樣不落。宮嬪們擬她爲東漢時的明德皇后。

皇子朱植最幼,性格放蕩不羈,長大後被封到開封做周王。馬皇后對他極不放心,周王臨行時,便派江貴妃隨往監督,還把自己身上的紕衣脫下來交給江貴妃,並賜木杖一杆囑咐:“周王有過錯,就令他紕衣杖責。如敢違抗,馳報朝廷。”從此一見着慈母的紕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爲。以嚴爲愛是馬氏對待子女的原則。對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人,馬氏要求她們勤勞儉樸,不能無功受祿。對待朱元璋的義子宋文正、李文忠等,她細心照顧視爲己出。每逢歲災輒率宮中之人節衣淡食。太祖謂已發倉賑恤,不必懷憂,後謂賑恤不如預備,朱元璋甚以爲然。

馬皇后關心人民,體貼妃嬪,保護百姓臣下,功德傳於宮內外。一日閒談,馬皇后問朱元璋:老百姓都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說:這不是你所要問的。馬後說:陛下是天下之父,妾爲天下之母,子女的安危,做父母的可以不問嗎?馬皇后的對話,旨在勸朱元璋關心人民的疾苦,愛民如子。

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國子監)回來,馬皇后問他太學有多少學生,朱元璋答道有數千人。馬皇后說:“數千太學生,可謂人才濟濟。可是太學生雖有生活補貼,他們的妻子兒女靠什麼生活呢?”針對這種情況,馬皇后徵得朱元璋同意,徵集了一筆錢糧,設置了20多個紅倉,專門儲糧供養太學生的妻子兒女,生徒頌德不已。這說明在用人方面,馬皇后非常愛惜人才。

探究明朝馬皇后:一代賢后的傳奇人生 第3張

馬皇后資料圖

據《馬皇后遺傳》載:馬皇后病重期間,君臣請禱祀求良醫,馬皇后自知難以痊癒,堅決不肯。他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禱祀何益?世有良醫,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藥不效,罪及醫生,轉增妾過。”朱元璋嘆息不已。繼問馬皇后有無遺言,馬皇后嗚咽道:“妾與陛下起布衣,賴陛下神聖,得爲國母,志願已足,尚有何言?不過妾死後,只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臣民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言畢溘然長逝,壽51歲,太祖、宮人慟哭失聲,百官一律下淚,宮中嘗作追憶歌道:

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

懷德難忘,於萬斯年,庇彼下泉,悠悠蒼天。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