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邢海帆——受閱飛行的“領頭雁”

邢海帆——受閱飛行的“領頭雁”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邢海帆(1916―1998),原名邢文卓,出生在四川閬中縣的一個農民家裏。歷任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飛行技術檢查主任、空軍學院研究處處長、高級班主任,北京市政協六屆委員,離休後曾任北京航空聯誼會副會長、會長等職。

1949年8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飛行中隊正式成立。9月1日,軍委航空局常乾坤局長召集華北軍區航空處和飛行中隊的負責同志開會,正式下達了開國大典空中受閱飛行的命令。後來由於中隊長徐兆文訓練時受傷,邢海帆擔任飛行中隊代理隊長,同時任空中受閱總領隊。

任務接受下來後,各項準備工作立即開展,首先是參加受閱的飛行人員和飛機陸續從各軍區航空處和東北老航校調來了。大家一到南苑機場,聽說要參加開國大典空中受閱都很高興,勁頭也很足。但是面臨的困難也不少,任務十分艱鉅。

邢海帆——受閱飛行的“領頭雁”

一是時間緊。從9月1日到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僅一個月時間,這對剛剛組建的飛行中隊來說無疑是太緊張了。

二是機種複雜、器材舊。參加空中受閱飛行的17架飛機中,有P-51戰鬥機、“蚊”式轟炸機、C-46運輸機和教練機。不少飛機是從收集到的零配件組裝起來的,就是同一類型的飛機,性能上也有差別。

三是人員彼此陌生。飛行員來自四面八方,互不熟悉,國民黨起義飛行員較多,如劉善本、閻磊、楊培光等,也有紅軍時期黨中央派往新疆學習飛行的老同志,如方槐、安志敏等,還有老航校培養出來的優秀飛行員,如後來擔任過空軍副司令員的林虎,當年僅20多歲。

邢海帆多次談到他作爲飛行中隊的代理隊長,在當時的氣氛條件下,其工作是很好做的。因爲大家都盼望着新中國的誕生,都願意儘自己的力量爲新中國做貢獻。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經歷,駕駛過不同的飛機,卻從沒有人說三道四,心裏裝着一件事,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把空中受閱的任務搞好,力求全隊準確、整齊、安全地通過天安門的上空,以接受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爲了確保全隊能順利地飛過天安門上空,邢海帆和地面指揮員及各分隊長一起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做了充分的準備。當時還沒有供飛行專用的航空地圖,他想自己領頭飛行,如果有絲毫偏差就會影響整個飛行編隊。於是,邢海帆又找來五萬分之一的北平地圖,當做航圖,便在圖上用尺子量了又量,算了又算,航線終於標定了,飛機在通縣雙橋會合,分出高度,編好隊形,再飛向天安門。

爲了使幾種不同速度的飛機能夠保持好空中編隊,邢海帆經過精心的航行計算和圖上作業後,自己先行試飛。作爲中國共產黨的飛行員,邢海帆是第一個飛越金碧輝煌的天安門上空的。

9月2日,邢海帆駕駛P-51戰鬥機從南苑機場起飛後,以通縣雙橋廣播天線鐵塔爲起點,按航向270度飛行,結果與地面計算完全一致。那時人民空軍還未正式成立,沒有導航設備,只能憑兩隻眼睛觀察地標和保持羅盤飛行。這次試飛的成功,邢海帆信心更加增強了。接着,邢海帆又帶領各分隊的分隊長進行了一次空中實地演練飛行,大家飛下來後,對受閱方案心裏更有底了。同時,爲了防止敵人從空中來搗亂,上級研究決定,一旦有敵情,馬上出擊。

邢海帆——受閱飛行的“領頭雁” 第2張

9月23日,邢海帆又帶領全隊進行預演,實地通過天安門上空。這一天,參加受閱的17架飛機,分成6個分隊,按不同機型組成不同的隊形,逐一通過天安門上空。飛在前面的是9架P-51戰鬥機,由邢海帆帶隊,分成3個分隊,編成3個“品”字隊形,接着第四分隊的兩架“蚊”式轟炸機,排成“一”字隊形,後面由3架C-46運輸機組成第五分隊,最後3架通訊、教練機組成第6分隊,也都各自編成“品”字隊形。

預演非常成功,大家滿懷喜悅地返回機場時,地面指揮員報告大家一個喜訊。原來,在邢海帆等預演通過天安門上空時,正值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委員們聽到飛機的轟鳴聲,問這是怎麼回事,哪裏來的飛機?周恩來副主席告訴大家,這是我們自己的飛機,是來保衛政治協商會議的。委員們聽說是自己的飛機,個個都笑逐顏開!飛行員們聽到周副主席的話都非常激動,表示一定要做好戰鬥準備,保衛政治協商會議的順利進行。同時,要認真搞好飛行訓練,圓滿地完成好開國大典空中受閱的光榮任務。

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日子。早晨5點,邢海帆就帶領飛行員來到機場,只見受閱飛機已經整齊地停放在起飛線上。戰鬥機飛行員隨時做好了戰鬥起飛的準備,其他飛行員做好了受閱準備。

下午3點,從機場的廣播裏傳來了首都30萬軍民隆重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飛行員們在飛機座艙無線電裏聽了非常高興,同時也很激動。因爲,受閱飛行馬上就要開始了。

下午4點,無線電裏傳來了“起飛”命令,參加受閱的17架飛機依次起飛,在通縣上空編隊集合,盤旋待命。4點35分,無線電裏傳來“空中受閱開始”的命令。作爲“領頭雁“的邢海帆,立即帶領空中編隊飛向天安門,17架飛機分成6個分隊,由東向西依次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黨中央、毛主席的檢閱。隨後,邢海帆又按照預定計劃率9架P-51戰鬥機,右轉彎,繞北京城牆飛行,銜接在第6分隊教練機的後面,再次通過天安門,然後左轉彎到南苑機場着陸。這就是開國大典在天空中飛行的是17架飛機,而在地面的羣衆觀看到的卻是26架飛機的緣故。

邢海帆——受閱飛行的“領頭雁” 第3張

邢海帆率隊圓滿完成開國大典空中受閱飛行任務,引起強烈反響,受到了黨和人民的稱讚。當晚,部分受閱飛行員應邀到北京飯店參加了盛大的國宴。當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看到身着飛行服的邢海帆時,都稱讚說:“你們飛得好!”連一些外國記者都驚呼:中共一夜之間有了自己的空軍!

“我擔任這次飛行領隊,這是我一生飛行生涯中最光榮燦爛的時刻。多少飛行員得不到的良機,被我幸運地得到了。我十分珍惜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我知道,這隻空中鋼鐵巨流是代表年輕的人民空軍,接受領袖和人民檢閱。我領着機羣,平展雙翼,握緊駕駛杆,一絲不苟地操縱飛機飛越天安門上空。”邢海帆是這樣記錄當時受閱飛行的心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