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因一條鰩魚而極受推崇

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因一條鰩魚而極受推崇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爾丹生活在動盪的的年代,十七世紀末,法國的君主制日益出現危機,由西班牙發起的戰爭,弄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爲了迎合貴族口味,十八世紀產生了以纖細,浮華,精美爲特點的洛可可藝術。同時也產生了與之對立的現實主義流派,這個流派的的主要代表是夏爾丹。

夏爾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國畫家。1699年11月2日生於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於同地。夏爾丹立身之初,經歷頗爲艱辛。曾學過卑賤的手藝,當過平庸的師傅。早年向一位學院派畫家賈克斯·開茲學藝,後來終於成了畫家。 l1728年靜物畫《鰩魚》展出,一舉成名 ,被接納爲皇家學院院士。

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因一條鰩魚而極受推崇

夏爾丹在早期主要是畫靜物。這個時期的靜物畫顯然完全沒有擺脫荷蘭小畫派的影響,往往過分重視外在的效果,畫面常常擺滿各式各樣的東西,構圖雜亂,色調也不大統一。

進入四十年代,夏爾丹的靜物更加成熟,構圖更加完整和概括,色彩也更加豐富和統一,每一幅畫都經過深思熟慮。他的大量靜物畫都追求裝飾效果和表面趣味,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 ,例如他的《銅水箱》。

《銅水罐》中,夏爾丹就真實地表現了水桶表面油漆剝落的塊塊疤痕,他以樸實的色調、忠實的造型描繪了普通人所用的水罐。這個水罐實在太尋常了,就像他的碟子、水果、麪包、酒瓶、刀叉那樣普通到人們天天在用、司空見慣卻誰都不會在意它們的存在。但正是這種如海德格爾所說的器具的“上手狀態”,即在用途中,人對它們想得越少,對它們的意識越模糊,它們的存在就越真實,就越能揭示出人的實際生活世界。夏爾丹的畫面就構成了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便是一種家的感覺

這是夏爾丹 1728 年八月在美術學院首次展出的作品。夏爾丹就因爲這幅畫的關係,在展出一個月後,就被學院接納爲院士。如此輕易地被畫壇上最具權威性的機構,吸收成學院成員是非常稀罕的。

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因一條鰩魚而極受推崇 第2張

畫面上的鰩魚血淋淋的,內臟還閃閃發光,竟像鬼魅般裂嘴笑着,初看時着實令人震撼。鰩魚的體型簡潔有力,幾乎佔據整幅畫的畫面中心,這與他後期的靜物畫風格差異很大。

這幅畫豐富的色彩和輝煌的光澤,說明他受十七世紀法蘭德斯畫家如史奈德,和同時代畫家如尚·巴提斯特·烏德利的影響。畫面左邊那隻拱起背的小貓,不但增添了動感,甚至增添了幽默感,這在他後期沉靜平穩的作品中,是相當罕見的。

總而言之,這幅畫受歡迎是不無道理的,塞尚和馬諦斯就推崇備至,他們甚至還照着此畫臨摹素描。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