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間冷暖 > 歷史劇 > 《跨過鴨綠江》爲何後期基本是防守狀態呢?

《跨過鴨綠江》爲何後期基本是防守狀態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觀看《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的時候,一個不可忽略的現實便是志願軍在第三次戰役之後,主動退出漢城,基本上都是處於防守狀態。相對而言,所有的戰事都是美軍挑起,我們組織反擊作戰。難道是志願軍戰鬥力下降了?顯然不是,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

首先,戰線太長,補給跟不上。在第一次、第二次戰役的時候,志願軍是剛過鴨綠江,背靠祖國,各種戰略物資的運輸補給都是非常方便的。但是,隨着戰線的不斷向南推進,後勤補給線不斷拉長,長期遭受到美空軍的轟炸,損失慘重。志願軍指揮部甚至成立後勤補給司令部,專門集中力量解決部隊的後勤補給困難。由此可見,志願軍在海空軍方面的劣勢,導致戰線太長,無法供應前線,不能有效發起攻勢

《跨過鴨綠江》爲何後期基本是防守狀態呢?

其次,前三次交手後,敵我形勢分明。在志願軍和美軍三次交手之後,雙方都清楚彼此的優劣。比如說,志願軍武器戰備和後勤不足,但是士氣旺盛,戰鬥力強,而美軍的優勢則是武器裝備先進,機動能力強。因此,志願軍擅長的迂迴穿插,運動戰的方式殲滅敵人,這套作戰方案已經被美軍熟悉和掌握,甚至被抄襲,故而在沒有好的戰略戰術前提下,不宜繼續發動進攻,避免造成部隊的重大傷亡。

最後,守住三八線,實現政治目標。其實,志願軍入朝作戰,主要的目的不是支持朝鮮統一,而是保衛自己的家園。顯然,經過幾次戰役以後,雙方消耗都很大,誰也不能徹底打敗對方,故而只能選擇談判,處於邊談邊打的狀態。很多時候,美軍的主動進攻,更多則是爲了在談判中爭取主動。志願軍只是進入戰略防禦階段,配合談判的需要,開展軍事鬥爭,主動出擊的意義不大。

《跨過鴨綠江》爲何後期基本是防守狀態呢? 第2張

由此可見,朝鮮戰爭後期,基本上都是美軍在發動攻擊,從而爭取談判上的主動權。這個時候,對於志願軍來說,戰略目標已經實現,守住底線,配合談判就可以了,不需要主動出擊,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