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間冷暖 > 歷史劇 > 《理想照耀中國》什麼時候播出?講了什麼故事呢?

《理想照耀中國》什麼時候播出?講了什麼故事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月5日晚間,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第二集湖南衛視播出。這一集名爲《守護》,講的是革命同志張人亞的父親,如何用衣冠冢守護黨史資料的故事。這一集當中,真正對手戲的內容不多,更多的戲份,其實都是林永健老師依靠自己的演技去實現戲劇張力。《守護》這一集,是情感內斂真摯,老戲骨演技爆棚的。

對於林永健老師呈現的角色而言,情感內線是父子情和家國情的相互結合。這一集最爲有價值的地方就在於,父子兩代人都爲中國革命作出犧牲,而且父子兩代人的追求是相同的。兒子是進步思想的追隨者,而父親,則從信守對兒子的承諾,最終發展成爲信守對國家和民族命運與未來的承諾,以守護的名義,助力革命。

這一集當中,開局的劇情,兒子託付父親守護一盒珍貴的黨史資料。這個時候的父親,對於兒子的工作,似乎還藏着很多不理解。而老人之所以願意幫助兒子守護,是出於純然的父子之情。父親信任兒子,知道他所在的事業,是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的。所以,當父親拿出雞蛋去送兒子的時候,父子之情,被呈現的非常明確。

《理想照耀中國》什麼時候播出?講了什麼故事呢?

而父子情發展成爲家國情,則是在共產黨人被追殺的時候。這位沿街擺地攤的老父親,看到共產黨人呼籲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時候,竟然被反動派槍殺了。這一刻的老父親,才真正意識到,兒子正在做的事業,是爲了國家和民族的進步的,是真正的拋頭顱灑熱血。繼而,老父親的黨史資料的守護,正式升級爲家國情感。

稍後的衣冠冢橋段當中,暑去寒來,老父親以爲兒子守墳的方式,一直守護衣冠冢當中珍貴的黨史資料內容。這個時候的老父親,情感是雙層的。一層是自己的私人情感,是父親和兒子之間建立的。另一層,則是老父親的公德情感,是對國家和民族的信義承諾。守護衣冠冢的情節,把兩種情感有效結合在了一起。而這一守,就是二十幾年。

《理想照耀中國》什麼時候播出?講了什麼故事呢? 第2張

這些橋段當中,真正不容易表演的,其實就是衣冠冢的守護內容。很多時候,這位老父親是上演獨角戲的。大家都知道,有人搭戲的橋段,可以產生對白互動,表演起來相對容易一些。而像這種獨角戲的內容,非常考驗演員的表演層次和水平。在這一集當中,林永健老師坐在衣冠冢旁邊的那段表演,戲劇張力十足。

而最終,林永健飾演的角色,面對一個牛鈴鐺的情感獨白,則可以看做是父子情、家國情的一種有效升級。一晃二十年,這份守護背後,連能夠和老人相依爲伴的老牛都已經死去了。而這位老父親的守護,並未結束。甚至於可以說,這份對兒子、對國家的守護,已經超越了生死,直接升級爲一種不滅的生命信仰。林永健老師在這一段當中,是用蒼生的眼神去演戲的。

其實,短短的二十幾分鐘的劇情當中,也藏着老父親和三兒子的兩次衝突。一次是三兒子要從衣冠冢的窩棚裏邊帶走老父親,林永健老師沒有廢話,直接照着兒子後腿上踹了一腳。這個橋段,其實是電影級的影像敘事,大量的角色情感不通過臺詞對白去實現,而是用更爲巧妙的無言去實現。

第二次老父親和三兒子的情感“衝突”,則是全國解放之後,老父親打開衣冠冢,拿出黨史資料,交給組織。三兒子恍然大悟,原來老父親爲了這個祕密,守護了這麼多年。兒子問父親,爲何不早點告訴自己。林永健老師相顧無言。這是對錶演做減法,而越是做減法,戲劇張力就越足。這是考驗演技的,需要演員用無言的方式實現千言萬語。正是這些內容,讓林永健老師的表演,配得上老戲骨的稱號。

《守護》當中,還有一處細節,非常到位。在衣冠冢上的墓碑上,雕刻的是“泉張公墓”。這幾個字,在短短的二十幾分鐘的劇情當中,出現了數次之多。這其實就是該劇的“細節之美”,容易被觀衆忽略的精緻。

正史當中,墓碑上寫的,確實是“泉張公墓”。而張人亞的原名則是張靜泉。這位老父親在墓碑上去掉“靜”字,就是害怕反動派按圖索驥,找到兒子的衣冠冢,繼而暴露了黨的珍貴歷史材料。優質的影視劇藝術,也是留白的藝術。這個“泉張公墓”,並未在劇情當中解釋什麼,反倒是給了老編的解讀文章更多的價值。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