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有關全篇的歷史百科

張炎《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全篇沒有絲毫的做作與矯飾

張炎《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全篇沒有絲毫的做作與矯飾

張炎(1248-約1320),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南宋末元初著名詞人。張俊六世孫。他主張好詞要意趣高遠、雅正合律、意境清空,並以所作爲論詞的最高標準,但是他把辛棄疾、劉過......
2021-09-17
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

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
2021-11-01
王和卿《撥不斷·大魚》:全篇想象奇特,充滿了奇思壯採

王和卿《撥不斷·大魚》:全篇想象奇特,充滿了奇思壯採

王和卿,散曲家。大名(今屬河北省)人,生卒年字號不詳。與關漢卿相友善,嘗譏謔漢卿。關雖極意還答,終不能勝。中統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異常和卿即賦[醉中天]小令,由此名聲更顯。卒,漢卿曾往吊。現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見於《......
2021-12-02
賞析古代一首狗糧詩,全篇都甜掉牙了

賞析古代一首狗糧詩,全篇都甜掉牙了

詩詞,大都是用最精煉的語言,描繪出詩人心中的獨特美感。這些美的來源,一部分來自大自然,更重要的另一部分,卻來自詩人對人類社會的觀察。美麗的女子和愛情,很早就成爲了這些詩人們觀察、抒發情感的對象。詩人們擅長以發現美......
2021-03-06
周邦彥《蝶戀花·早行》: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畫面組成

周邦彥《蝶戀花·早行》: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畫面組成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學家,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爲“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爲“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
2021-10-20
李賀《溪晚涼》:作者在全篇中描寫,重在“靜”境的表現

李賀《溪晚涼》:作者在全篇中描寫,重在“靜”境的表現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爲“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
2021-09-24
劉克莊的寫月詞《清平樂·纖雲掃跡》,全篇無一月字

劉克莊的寫月詞《清平樂·纖雲掃跡》,全篇無一月字

下面小編帶來劉克莊的《清平樂·纖雲掃跡》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清平樂·纖雲掃跡(宋)劉克莊纖雲掃跡,萬頃玻璃色。醉跨玉龍遊八極,歷歷天青海碧。水晶宮殿飄香,羣仙方按霓裳。消得幾多風露,變教人......
2021-09-10
龔自珍《浪淘沙·寫夢》:“好夢最難留”醒入耳目,總攝全篇

龔自珍《浪淘沙·寫夢》:“好夢最難留”醒入耳目,總攝全篇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
2021-10-21
毛滂《菩薩蠻·富陽道中》:首句爲全篇定下了感懷的情緒基調

毛滂《菩薩蠻·富陽道中》:首句爲全篇定下了感懷的情緒基調

毛滂(1056——?約1124),字澤民,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北宋詞人。生於“天下文宗儒師”世家。父維瞻、伯維藩、叔維甫皆爲進士。他自幼酷愛詩文詞賦,北宋元豐二年(1079),與西安(今浙江衢州)趙英結爲伉儷。代表作有《秦......
2021-09-01
賀鑄《薄倖·淡妝多態》:全篇記一則愛情故事,風韻翩翩

賀鑄《薄倖·淡妝多態》:全篇記一則愛情故事,風韻翩翩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漢族,出生於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那......
2022-01-09
白居易一首經典的寫雨詩,全篇沒出現一個雨字

白居易一首經典的寫雨詩,全篇沒出現一個雨字

你們知道白居易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雨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自然現象是由於地面的水蒸氣升騰到了空中,然後冷凝成雲,使得雲層中的小水滴逐漸會增大,最終承受不住擠壓,無法在空中漂浮,從而形成了雨。一年四季......
2020-09-18
劉辰翁《摸魚兒·怎知他、春歸何處》:通觀全篇,可謂三問三致意

劉辰翁《摸魚兒·怎知他、春歸何處》:通觀全篇,可謂三問三致意

劉辰翁(1232年-1297年),字會孟,別號須溪。又自號須溪居士、須溪農、小耐,門生後人稱須溪先生。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愛國詞人。他一生致力於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爲後人留下了可貴......
2022-01-12
厲鶚《齊天樂·吳山望隔江霽雪》:全篇由景人情,再由情人景

厲鶚《齊天樂·吳山望隔江霽雪》:全篇由景人情,再由情人景

厲鶚(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詩人、學者,浙西詞派中堅人物,江西詞派的首提者。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詩紀事》《遼史拾遺》《東城雜記》《南宋雜事......
2021-12-15
《望嶽》:全篇無一個望字,卻有傲視天地的壯志

《望嶽》:全篇無一個望字,卻有傲視天地的壯志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杜甫的《望嶽》。古代人對旅遊的興趣可不比現在人少。如果把李白、杜甫、蘇軾等幾位名人一生的行蹤做個旅行地圖,你會發現他們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走過的地方多到超出我們的想像!不過古人旅......
2020-07-25
溫庭筠《菩薩蠻·蕊黃無限當山額》:詞中的怨恨之情貫穿全篇

溫庭筠《菩薩蠻·蕊黃無限當山額》:詞中的怨恨之情貫穿全篇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爲“花間派......
2022-03-19
關漢卿《大德歌·夏》:首句“俏冤家”是統領全篇的關鍵句

關漢卿《大德歌·夏》:首句“俏冤家”是統領全篇的關鍵句

關漢卿(約1234年以前-約1300年左右),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元雜劇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
2022-03-03
張可久《蟾宮曲·九日》:綜觀全曲,一個“思”字貫穿全篇

張可久《蟾宮曲·九日》:綜觀全曲,一個“思”字貫穿全篇

張可久(約1270年~約1350年),字小山(《錄鬼簿》);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元朝著名散曲家......
2022-05-21
米芾《水調歌頭·中秋》:全篇用筆空靈迴盪,而自有清景無限

米芾《水調歌頭·中秋》:全篇用筆空靈迴盪,而自有清景無限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爲芊,祖居太原,後遷湖北襄陽,謫居潤州(現江蘇鎮江),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芾......
2021-08-31
謝朓《將發石頭上烽火樓詩》:這首詩以“戀京邑”提攜全篇

謝朓《將發石頭上烽火樓詩》:這首詩以“戀京邑”提攜全篇

謝朓(464年—499年),字玄暉,齋號高齋,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南齊詩人,出身陳郡謝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謝朓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長於五言詩,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
2021-12-09
納蘭性德《一叢花·詠並蒂蓮》:全篇借用了神話故事、歷史傳說

納蘭性德《一叢花·詠並蒂蓮》:全篇借用了神話故事、歷史傳說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