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宮廷野史 > 劉備託孤對象李嚴爲何會被排擠在權力中心之外?

劉備託孤對象李嚴爲何會被排擠在權力中心之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由於蜀漢未置史官,因而沒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書檔案。陳壽撰寫《三國志》時,對魏、吳的資料頗感順手,分別撰寫了30卷和20卷;對蜀,則因資料欠缺而只撰寫了15卷。簡潔的文字記載後來雖經裴松之作了大量的註釋,仍常有語焉不詳的感覺。讀《三國志·蜀書·李嚴傳》,這種困惑就特別強烈。

一、李嚴是證據確鑿的“託孤”對象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說:“(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爲副。”

劉備作出這樣的後事安排,可以說是頗費了一番苦心。

當時,與劉備關係最爲親近的關羽、張飛已經去世。劉備之子劉禪才17歲,難以撐持局面。丞相諸葛亮有能力,能夠將蜀漢事業進行下去。可是,如何防止諸葛亮個人擅權,功高蓋主的情況出現呢?劉備想到了李嚴。李嚴在構成蜀漢政權的荊州、東州、益州三個集團中屬於東州集團的佼佼者,“以才幹稱”、“復有能名”,跟隨劉備後,屢次以少數兵力平定大規模叛亂,充分表現出出色的政治才幹和軍事才能。

二、李嚴後來卻在權力中心以外

雖然李嚴是證據確鑿的“託孤”對象,而且還可以認定是劉備爲防止諸葛亮權力過大威脅到皇室安危而有意佈下的一顆牽制諸葛亮的棋子;但是,在劉備去世後,從現有的記載來看,卻怎麼也看不到李嚴發揮他作爲“託孤”重臣的作用。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爲武鄉侯,“開府治事”,又領益州牧,此後,蜀國的“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與此同時,雖然亦封李嚴爲“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但是,遠離成都這個統治中心而“留鎮永安”的李嚴,與已經“開府治事”的諸葛亮相比較,不能不認爲是在執政權力上已經大大落後了。作爲“託孤”大臣之一,尤其是還“統內外軍事”這樣的一位重臣,爲什麼會長期“留鎮永安”?如果說劉備死時蜀漢與孫吳尚處於敵對狀態,李嚴留鎮永安是必須的話;那麼在劉禪繼位後的建興元年“吳王孫權與蜀和親使聘,是歲通好”後,仍舊將李嚴這麼一位“統內外軍事”,各方面都與諸葛亮並列的“託孤”重臣繼續置於和孫吳交界的永安,則顯然不合適。

劉備託孤對象李嚴爲何會被排擠在權力中心之外?

作爲一個混跡官場幾十年,又有很強軍政能力的人物,李嚴是不可能不明白遠離政治權力中心的負面效應,乃是遠離統治階層的各個官僚集團,其政治影響力會越來越小,最後逐漸被人遺忘。建興四年,李嚴被派到面對孫吳的二線城市江州,就是回不了成都。如果李嚴不是想自立爲王(諒他也不敢),他就不會自願去江州。從他後來曾“更成大城,週迴六十里,……求以五郡置巴州,丞相諸葛亮不許”的舉動來看,他是非常想進入成都權力中心的。只是既然進不了成都,那隻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以五郡置巴州”。他一定明白這樣的可能性更渺茫,因而這也許僅是他的一種表達不滿的要求和姿態而已。而能夠“不許”他的,不是後主劉禪,而是同爲“託孤”大臣的諸葛亮。這隻能說明,此時的諸葛亮已經牢牢地控制住了蜀漢的權力,李嚴已經被撇在了一邊。

此後幾年,諸葛亮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在這些理應由“統內外軍事”的李嚴負責的軍事行動中,李嚴要麼是沒有參與,要麼是下降爲一個負責糧草的二等角色,這與他領受的“託孤”之命是完全不相符的。能夠使之這麼做的,當然也只能是諸葛亮。我們還可以來看看《出師表》。雖然因爲它體現了諸葛亮的忠貞與自強精神而受到後世的百般推崇,但是,在《出師表》裏通篇沒有出現一次李嚴的名字甚或與李嚴有關的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認爲,諸葛亮的內心深處是很清楚劉備安排李嚴與他共同輔佐劉禪的目的,就是制衡他。諸葛亮一直自以爲在他“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因此始終將自己擺在一個凌駕於衆人之上的位置上。他當然不能允許如李嚴這樣一個能在政治上對自己形成威脅的人進入權力中心並掌握軍事實權,所以始終將李嚴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