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奇聞異事 >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記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展覽中發現,2800年前新疆古居民已會刺青,採用的顏料很可能是一種叫蘭草的植物。如此時髦的古人真是讓現代人大感吃驚。那你能想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子穿着條紋裙上街,唐朝美女“衣櫃”裏放着菱形格、棋盤格衣服及復古風墊肩外套,明朝中後期士大夫頭戴花式頭巾的情形嗎?正值炎炎夏日,你想知道古人有什麼樣的時髦的納涼方式嗎?小編下面就帶大家一窺古人的“時髦”的生活日常。

  服飾篇

  新疆古居民2800年前已會刺青

新華網記者29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舉行的《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乾屍陳列》專題展上看到,一組手臂有刺青的古屍圖引起衆多市民關注。考古專家分析,和現代流行的文身藝術不同,新疆古居民刺青應該源於宗教圖騰或身份象徵。

據自治區博物館研究員王博介紹,在新疆出土的古屍中,他所瞭解的有刺青的古屍有4具,古屍距今約2800年至3200年。且末縣扎滾魯克墓葬曾出土一根細小的鋼針,結合鋼針、勺子等遺物分析,古人刺青採用的顏料很可能是一種叫蘭草的植物。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魏晉南北朝姑娘們是“條紋控” 紅綠大膽撞色

《現代快報》稱,魏晉南北朝時期,女子們非常愛穿條紋裙。簡單明瞭的條紋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時尚圈,現在許多大牌女明星都紛紛示範,引領潮流。不過豎條紋清新脫俗有顯瘦又修身的功效,魏晉南北朝的姑娘們早就瞭然於胸,那時最流行的裝束就是條紋裙。

這種條紋裙被稱作“間色裙”,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料子拼接,色彩相間,別有情趣。間色裙穿得人十分修長飄逸,確實是“嫺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看上去格外小清新。當時更是有些女性,大膽地將紅、綠對比色拼接在一起,做成間色裙,色澤鮮明,對比強烈。

  隋朝有束腰裙和長披巾唐朝流行過棋盤格、墊肩

《現代快報》還介紹道,隋初,女子服飾很樸素,但看上去很“仙”。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隋代陶製女俑,服裝都是上衣瘦小、圓領或交領,窄袖,而裙裝是由若干塊下寬上窄的布料拼接而成的,顯得很修長,被稱爲“仙裙”。仙裙束腰很高,一般都束於胸部,很顯苗條;肩膀上再配上一條長披巾,看上去確實很仙。

唐朝國力強盛、思想開放,女子們集中智慧在穿衣打扮上,創造了不少經典之作。

你以爲棋盤格只是某些大牌的專利嗎?唐朝時就流行過這些圖樣了。唐朝時婦女衣服上很喜歡採用規矩的散點圖案,以若干散點組成各種幾何形格子,菱形格、棋盤格都是當時常用的紋樣,有的中間還用散點組成花朵。

盛唐時,長袖外加短袖的打扮,一度成爲最時髦的裝束,女子們在襦襖外加一件半袖小衣,再披搭一件“披帛”。也有些女子將半袖小衣當內衣穿,外穿一件長袖外衣,半袖小衣將外衣的雙肩撐起,起到墊肩的效果,和其他朝代以削肩爲美不同,看上去果然氣場很足。

在唐朝女裙中,最珍貴精美的要數百鳥毛裙了。百鳥毛裙是用各種飛禽的羽毛織成百鳥形狀的一種裙子,據說是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發明的。因爲華美異常,這種裙子由宮中傳到民間,各階層的婦女都爲之瘋狂,一時間山林中的珍禽異鳥都遭了殃。

此外,唐代女子也很喜歡女扮男裝,丟掉裙子,穿上象徵男人身份的褲子出門。


  晚明士子頭巾花樣迭出

《江南時報》報道,明朝中後期,經濟頗爲繁榮,作爲社會中產階級的士大夫們,追新慕異,在意起個人的服飾行頭。時尚潮流之下,士大夫官僚階層都追起了“時髦”。

頭巾在士子整套行頭裏是很重要的。明代的“花樣美男們”頭巾也是花樣迭出。《客座贅語》這樣記載了那時的頭巾潮流:“南都服飾,在(隆)慶、(萬)歷前猶爲樸謹,官戴忠靜冠,士戴方巾而已,近年以來,殊形詭制,日異月新……有漢巾、晉巾、唐巾、諸葛巾、純陽巾、東坡巾、陽明巾、九華巾、玉臺巾、逍遙巾、紗帽巾、華陽巾、四開巾、勇巾……”

服飾史研究學者董進介紹,製作考究的還在巾前片上裝飾如意雲紋等圖案,甚至綴上玉花、玉片等飾件,材質相當豐富。《客座贅語》還記載:“巾之上或綴以玉結子、玉花瓶,側綴以二大玉環。而純陽、九華、逍遙、華陽等巾,前後益兩版,風至則飛揚。齊縫皆緣以皮金,其質或以帽羅、緯羅、漆紗,紗之外又有馬尾紗、龍鱗紗。其色間有用天青、天藍者。至以馬尾織爲巾,又有瓦楞、單絲、雙絲之異。於是首服(注:指頭衣)之侈汰,至今日極矣。”

誰能想到四百多年前的男人們能把頭巾搞出這麼多的花樣?相比之下,即使現在的潮男,也難與之比肩——現代男士帽子款式單一,遜色多了。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第2張

  出行遊玩篇

  張居正所乘轎子內有套間廚房廁所類似“房車”

據《北方新報》報道,明朝萬曆的首輔張居正,回家奔喪,所坐過的堪稱世界之最的大轎子。

張居正返鄉之行壯觀得不得了:坐轎要32個轎伕扛擡,內分臥室及客室,還有小童兩名在內侍候。隨從的侍衛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隊鳥銃手,乃是總兵戚繼光所派,而鳥銃在當日尚屬時髦的火器。張居正的這頂轎子,可想而知,一有裏外套間,二有隨侍人員,三有廚房廁所,估計應該比現在17座的考斯特還要大,因此必須動用32個轎伕來擡,這恐怕不僅是中國,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大轎了。

小編覺得,這不是堪比現代的“房車”嗎?

  明宣德皇帝愛玩“捶丸” 類似現今“高爾夫”

去年南京青奧會期間,《揚子晚報》記者發現,南京博物院藝術館二層舉辦了“博戲: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作爲向青奧的獻禮。展覽中的圖片部分,有兩千年前漢朝人在玩“技擊”和現代人玩的“擊劍”,真是形似神更似。展覽中的一幅珍貴國寶,即《馬球圖》,據說是最早有關馬球運動的圖像資料,珍貴到禁止出國展覽,必須花300大洋才能在陝西曆史博物院的壁畫館才能見到它。

專業人士介紹道,“畫中確實有一位古裝人士在打高爾夫球,此人乃大名鼎鼎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即明宣宗。圖版上說他玩的是‘捶丸’,類似於現在的門球。可是看看地上的小洞,這分明就是高爾夫嘛。宣德皇帝有過宏圖大業,也愛好娛樂消遣,特命人將自己享樂時的身姿繪製成圖,成就瞭如今僅存的這幅明代早中期宮廷繪畫長卷《明宣宗行樂圖》,現藏北京故宮。”

  納涼篇

  漢代皇宮設“空調房” 明清“冰盤”不遜於空調

據《山西晚報》報道,先秦已經開始使用冰塊降低室內溫度的方法了。那時存放冰塊的地方被稱爲“窟室”。每到酷熱的夏夜,貴族們在窟室中通宵達旦飲酒作樂。

漢代皇宮裏設有冬夏兩用的“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

唐代的“含涼殿”爲皇帝后妃的寢殿,傍水而建,夏天在裏面居住十分涼爽。

明清夏天,有錢人家會買來冰塊或者白雪,拿出來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這製冷的效果絲毫不亞於今天的空調。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爲“搖風”,又叫“涼友”。而有錢人會用“人工風扇”,即在一個軸上裝上扇葉,軸心上拴有繩索,僕人手搖軸心上的繩索,扇葉被帶動旋轉則可產生涼風。更高級的是用水力帶動的“空調扇”。

  唐代人吃“冰棍” 南宋市集賣“冰激凌”

春秋末期的達官貴人們就已經喜歡在宴席上喝冰鎮米酒助興了。

到了唐代人們已經學會製作並公開出售“冰棍”。大木桶裏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過一會兒,就凍成了冰棍。

北宋還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並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飲更加琳琅滿目,夜市的冷飲鋪甚至要賣到三更時分纔打烊。

元代13世紀,蒙古王公貴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冰激凌的雛形。

明清冰鎮飲食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有很多小販挑着擔子沿街售賣“涼水”。


  春秋時已有冰窖宋朝出現“冰箱”

1976年,秦雍城遺址考古曾發現春秋時一座冰窖,其藏冰量達190多立方米。朝廷中有專門的官吏負責每年寒冬時鑿取冰塊進行儲存。

山西省寧武萬年冰洞據說當年就是隋煬帝避暑時的取冰處。

宋代與冷飲的繁榮相伴,一種比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現,叫做“冰鑑”。是一種雙層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蓋,中間有夾層,把冰塊放到夾層裏,蓋上蓋子,好長時間都不會融化。

  唐代婦女納涼穿半臂裝、袒胸裝

魏晉以前男人也和現代人一樣愛打赤膊,女人們則喜歡穿“開襠褲”。

唐代薄、透、露的“半臂裝”和“袒胸裝”深受女性青睞。半臂裝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而比半臂裝更大膽的,則是袒胸裝。

  吃貨篇

  4000多年前就有高腳杯

據《現代快報》消息,去年南京博物院舉辦的《它從哪裏來》展覽裏,展出了4000多年前的高腳杯,“柄”和杯都呈喇叭狀。解說員說,這是在山東發現的,名叫蛋殼黑陶高柄杯。“‘蛋殼’,說明杯子很薄,從已經出土的這種高柄杯來看,平均厚度只有0.5毫米,最薄的只有0.3毫米。整個杯子重量只有40克左右。它的平均吸水率只有萬分之四十三,說明當時的燒陶技術非常高。”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第3張

解說員說,蛋殼黑陶高柄杯是當時最高級的一種酒杯。從考古發現來看,這種杯子多出土於一些大中型墓葬,這說明,使用它的人身份不一般,很可能只有氏族首領才用得上。

  古代公道杯用於喝酒“作弊”

現在餐桌上,也有公道杯,不過,是用來分酒的。

在南博的特展館內,也有一個公道杯,當年是皇家用的。“古代有人結婚時,大家往往起鬨讓新郎官多喝點,把他灌醉,這時公道杯就發揮神奇的作用了:公道杯一旦倒滿,杯裏的酒就一滴不剩漏光了。”

這是怎麼回事?專家說,這是古人巧妙地運用了虹吸和壓力的原理。杯子裏面藏着一根彎管,管子兩頭分別連着杯子裏面的孔和杯子外面底部的孔,倒酒的時候,酒通過底部的孔往上升,只要杯子裏的酒不超過這個最高點,酒就不會漏;一旦杯子裏的酒超過了這個最高點,壓力失去平衡,管子裏的酒越過最高點就從底部的孔漏掉了。

  戰國時烤爐跟現在很像

說到燒烤,很多人會想到烤肉、烤魚……其實,烤爐並不是現代纔有,在2400多年前就有了。南博的特展就展出了一個戰國時的烤爐,爐子呈長方形,中間凹進去一塊,支一些燒烤工具,就可以架起來烤東西吃了。目前,國內出土了多件戰國烤爐。比如,1933年,在安徽壽春戰國楚王墓中出土的一青銅雲紋方爐,外形和現代烤爐比較接近,烤爐的兩邊還有兩條青銅提鏈,方便移動,烤肉、取暖兩便。

據解說員介紹,戰國烤爐大多呈方形或者長方形,底面凹陷,可以放置炭火。四邊有迴廊形遮沿,上面可以擺放肉串。四角上翹,目的是防止烤串滑落。烤爐的四壁還安裝有獸首銜環銅鋪首,方便用鏈子提起來自由搬運,而且不燙手。

當時的烤爐誰在用?解說員說,一般是皇家、貴族使用,燒烤已成他們的日常食品。像皇家御廚,分工明確,有的人便專門負責做燒烤。“當時貴族們吃的有烤肉,還有烤魚。”

  漢代五格火鍋鼎很先進

南博的展廳裏,有一件2000多年前江都王劉非用的火鍋,一共有5個格子。和今天的九宮格火鍋原理相近,甚至更好用。“九宮格火鍋底下是相通的,湯料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每格中放的食物不同。我們展廳中的火鍋鼎,底下是不相通的,能保證絕不串味。”

在使用的時候,不同的格子裏可以分別盛放不同種類的肉食和調味品。據考證,漢代的火鍋鼎,放的肉食,除了我們現在常吃的豬肉、牛肉、羊豬,還有馬肉、鹿肉……當然,不是所有漢代人都能使用這麼高檔的火鍋鼎,吃上多種少見的肉類,只有王公貴族才享受得到。

相關閱讀

導讀: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熱酷暑的夏日,很多人躲到“空調房”避暑。在中國古代,儘管沒有“空調”,但古人也有許多低碳、環保的納涼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時期的“窟室”、漢代“清涼殿”……


  先秦時期避暑納涼的“窟室”——貴族夏天的“娛樂空間”

和現代人一樣,古人避暑首先想到改造居室環境,建造一個相當於現代帶有製冷設備的“空調房”度過夏天。這樣的房間,古人稱爲“夏房”,先秦時期的“窟室”,秦漢時期的“涼房”及皇家的“涼殿”,後來的“冰室”、“涼窖”,都屬於夏房。窟室,算是先秦最流行的“空調房”。所謂“窟”,字面意思就是洞穴,乃現代“地下室”的原始結構。由此可知,先秦時代流行的窟室,實際上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講究。

當時有條件的貴族,家裏都築有窟室,夏天一些重要的餐飲活動會安排在窟室中進行。鄭國大夫伯有是中國史上有名的“酒鬼”之一,他家就有一間窟室。《左傳·襄公三十年》記載:“鄭伯有耆酒,爲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大概意思是,鄭國的伯有喜歡喝酒,特地修建了一處窟室,晚上在窟室內飲酒取樂,通宵達旦。可見,窟室很像是先秦貴族階層夏季流行的“娛樂空間”。

當時,從中原的鄭國,到南方的楚國,沿海的吳國,貴族們都喜歡在窟室中避暑,窟室也是家居的重要場所。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在公元前515年的夏天刺殺吳王僚時,便利用了家裏的窟室。就史料分析,先秦時的窟室又不完全是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也有人工冷源。當時高級窟室內會放置冰塊,以達到降溫、調溫的目的。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第4張

公元前552年夏天,楚國的令尹子庚去世後,合適繼任人選薳子馮迴避楚康王任命時,便穿着棉袍、大衣躺到窟室內的牀上,裝病不去。大熱天裏,薳子馮爲什麼還穿件大衣?原來,他在牀下放置了冰塊。

  漢代皇宮有“清涼殿”——製冷效果很好“中夏含霜”

冰塊,一直是古人避暑降溫的重要冷源之一。這種利用天然冷源給房間降溫的手段,至少在上古周代時已開始。

在周王的宮廷中,有專人負責爲王室採冰,以供夏天使用。《周禮》記載,負責人稱“凌人”,手下有80名職工,一般從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便開始採集天然冰塊,運至冰窖儲存。這種採冰制度,一直到晚清皇家都存在。漢代的皇宮裏,設有冬夏兩用“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清涼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家最高級避暑用房。從《漢書》記載來看,清涼殿的製冷效果極佳,稱“清室則中夏含霜”,意思是盛夏時室內能結霜,形容房間溫度低得如下過霜一般。

室內附帶降溫設備也極爲豪華。佚名古籍《三輔黃圖》“清涼殿”條有這樣的記載:“以畫石爲牀,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爲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又以玉晶爲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相潔”。石質高級牀具本身就是夏用良品,在身邊又放置盛有冰塊的國外進口玉晶盤。更絕的是,還讓侍人站在旁邊,對着扇扇子。如此這般,多重降溫,自然涼爽舒適。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第5張

受到漢武帝劉徹寵幸的董偃,便“常臥延清之室”,上述即是董偃所呆清涼殿時的降溫陳設。順便說一下,董偃是劉徹時年50來歲的姑媽、漢文帝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的小情人,年齡懸殊30歲左右,這段“奇愛”曾留下“綠帽子”、“主人翁”兩個詞彙。

  唐代皇宮“水激扇車”的“含涼殿”——中國出現最早“進口空調”

唐代夏季帶空調的建築,不再叫漢代的“清涼殿”,而稱“含涼殿”。“含涼殿”爲唐朝皇帝后妃的寢殿,北臨太液池,傍水而建,夏天在裏面居住十分涼爽。

唐代詩人張仲索《宮中樂》中所謂,“紅果瑤池實,金盤露井冰;甘泉將避暑,臺殿曉光凝”,所描述的就是“含涼殿”消夏的情景。

“含涼殿”的製冷手段已很先進,是通過機械裝置實現的。《唐語林·豪爽》記載,當時拾遺陳知節給唐玄宗李隆基上疏,李隆基請高力士找他來談話。當時正是酷暑天,李隆基把“辦公室”搬到了涼殿,以避暑。陳知節看到,“(李隆基)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進來後,陳知節被“賜坐石榻”,感覺“陰溜沈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

這段歷史記載的信息量很大。一是在建築設計上,“含涼殿”避免陽光照進來,所以顯得很陰沉;二是當時已有“電風扇”當然不是用現代的電能,而是水能,用水來轉動扇葉,“水激扇車”,風扇對涼水吹,形成了冷氣;三是殿內有循環冷水源,故四邊有水往下淌,形成水簾。這是在宮殿的四檐裝上水管,把水引到屋檐上。涼水在屋上循環,室內溫度自然就下降了,而且降溫效果極佳,達到“座內含凍”的製冷效果。

古人的時髦生活:女子穿條紋裙露胸裝住空調房 第6張

這種“空調建築”,民用稱爲“自涼亭子”,又稱“雨亭”。當時,地位較高的大臣家裏都建有這樣的“空調房”,時長安市市長(京兆尹)王鉷家,便建有自涼亭子。自涼亭子的降溫效果可謂“當夏處之,凜若高秋”。

現代學者考證,這種含有機械原理的製冷空調技術,並非是中國人發明和最早使用的,它源於拂菻國(東羅馬帝國),當時拂菻國的宮殿就帶有這種“空調”。如果這個考證屬實的話,這種裝置當是中國最早的“進口空調”。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