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解密三國: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解密三國: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爲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

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國史的人皆知,諸葛亮《隆中對》的決策是,待天下有變,益州和荊州兩路大軍同時北伐,一攻宛洛,一攻長安,使曹魏首尾不能兼顧。而關羽所率領的荊州軍僅是蜀漢的偏師,在益州主力軍沒有出動的情況下,以偏師攻擊強大的曹魏,無疑是極大的冒險。

解密三國: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網絡配圖

況且,此時孫劉兩家在外交上已呈破裂之勢。若不是曹操進兵攻打漢中,建安十九年,劉備和孫權爲爭奪荊州已幾乎訴諸武力,兵戎相見。關羽出兵攻襄樊,荊州城防必然空虛。在此情況下,當然要防範孫權在背後捅上一刀,趁機偷襲荊州,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且十分重視孫劉聯盟的動態,難道他會掉以輕心?關羽雖爲荊州軍的主帥,但沒有劉備的命令,關羽是不敢擅自進兵的。諸葛亮明知關羽北伐的條件不成熟,且同自己《隆中對》的戰略決策相違背,爲何不盡軍師職責,力加勸阻?此其疑點之一也。

曹操爲解樊城之圍,共派出五批援軍。即便如此,曹操還不放心,爲取得壓倒性優勢,還親率十餘萬大軍屯駐於離襄樊不遠的摩陂(今河南郟縣),以便隨時增援。由此可見,爲了對付關羽,曹魏方面已經實行了全國總動員。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蜀漢方面卻絲毫沒有作出反應。據《三國志·甘寧傳》載:“羽號有三萬人。”

關羽以區區三萬之衆,既需留一半兵力於後防基地,防守荊州,又要攻取曹魏軍事重鎮襄樊,真乃捉襟見肘,其艱難自不待言。由於關羽兵微將寡,故在八月“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的有利條件下,都不能攻克樊城。及至曹操各路援軍雲集襄樊時,關羽軍已處於絕對劣勢。

或許有人會認爲,諸葛亮並非神人,亦難以預料呂蒙會偷襲荊州,故不給關羽增派援兵。其實,即使東吳不背盟圖羽,單憑關羽這支偏師亦很難攻取襄樊,而在曹操遣徐晃配合曹仁夾擊關羽之際,羽軍已面臨覆滅的危險。襄樊戰役關乎蜀漢北伐大計,諸葛亮既然以“興漢”爲己任,怎麼可能不密切關注這一戰役的一舉一動?蜀漢在益州的主力軍難道就不能抽出一旅之師增援荊州,而讓關羽以孤軍抗擊曹魏的十餘萬精銳之師?此誠不可解也。

解密三國: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第2張

網絡配圖

論者又謂關羽驕狂輕敵,誤中呂蒙、陸遜之計,盡撤荊州守兵以攻樊城,遂造成後方空虛,給孫權以可乘之機。其實這也需要分析。關羽抽調江陵守卒增援襄樊,固然是他對東吳偷襲荊州的可能性估計不足,但如果不是因爲兵力不足,樊城久攻不克,關羽又何必“連呼劉封、孟達,令發兵相助”呢?關羽南征北戰數十年,雖稱不上足智多謀,但亦非一勇之夫,恐怕也有蜀中不肯發兵相助的難言之隱吧。

襄樊戰役始於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終於是年十二月底,首尾凡半年。戰役的轉折點是在十月,即東吳背盟、呂子明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奪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突圍至臨沮被吳兵擒殺是在十二月,這也就是說關羽的失敗過程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令人費解的是,難道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劉備、諸葛亮對整個戰役急轉直下的形勢一無所聞?必須指出的是,秦漢三國時期,軍隊中已建立起相當完善的軍事情報系統。史家也對此作過系統研究。

當然,我們也可假設呂蒙攻陷江陵、公安後,嚴密封鎖消息,關羽的荊州軍卒全被俘獲,無一人漏網逃回成都報信,但問題是,東吳爲了擴大戰果,又遣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三國志》卷四十七《孫權傳》)。孫吳的疆域已拓展至蜀漢西部邊境的永安,即白帝城。

在吳軍凌厲的攻勢下,“漢中王劉備所置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奔回成都,“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三國志》卷五十八《陸遜傳》)。毋庸置疑,劉備、諸葛亮此時對荊州的戰況已基本清楚,只是關羽生死如何,尚不得而知。《三國志·陸遜傳》明確記載宜都失守的時間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離關羽被擒還有一個多月。

解密三國: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第3張

網絡配圖

我認爲,如果這時劉、諸葛即刻發兵,日夜兼程去營救關羽,或許還有機會,即使未能達到目的,救兵未及趕到,而關羽已遭不幸,劉、諸葛在此事上的處理總算還在情理之中。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連“人謀”也不盡,那又能作何解釋呢?問題是,陳壽所撰的《三國志》及裴注中均無隻言片語涉及劉、諸葛商議發兵營救關羽的記載,這當然引起了後人的困惑。章太炎作爲近代的國學大師,在《書》中提出的“葛氏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的見解雖然僅是猜測,但確實很有道理,絕非無稽之談。

其實,關羽、諸葛亮之間不僅有爭奪權力的暗鬥,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蜀漢爭奪天下的政治與外交主張截然不同。聯吳抗魏是諸葛亮外交戰略的核心,“不交吳,則內掣於吳而北伐不振”(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諸葛亮爲“交吳”而嘔心瀝血,成爲其一以貫之的外交政策。但關羽卻絲毫不能理解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聯吳抗魏的大政方針上處處與諸葛亮作對。他辱罵孫權爲“子”(意指禽獸),還露骨地表示:“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言下之意,他一旦攻克樊城,立即就要移師滅吳。由此足見,關羽的所作所爲完全破壞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方針。所以,章太炎指出諸葛亮如不除去關羽,則必“將掣撓吾大政”。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