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歷史上的武松 因殺貪官慘死獄中歸葬西湖邊

歷史上的武松 因殺貪官慘死獄中歸葬西湖邊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閒言碎語不要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作爲一枚水滸迷,武松是小布最喜歡的人物之一。武二郎知恩圖報、心細勤謹、急公好義、快意恩仇!不受私情美色誘惑,不爲金珠寶貝動搖。在書中71回的重陽佳會上,武松聽到宋江寫的《滿江紅》其中一句“望天王降詔,早招安”這句話時,當場發作,直斥招安本質會“冷了兄弟們的心”!在小說中武松的功勳卓著,最後在徵方臘中失去左臂,在杭州六和寺出家,頤養天年,被封清忠祖師,享年八十善終。

歷史上的武松 因殺貪官慘死獄中歸葬西湖邊

網絡配圖

很多人都認爲武松只是小說中存在的人物,小布也不例外。有關武松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之際時,南宋遺民周密所編著的,很有史料價值意義的《癸辛雜識》。其中收錄了南宋書畫家龔開所寫的“宋江三十六贊”提到過武松的名字。以武松爲主角的故事也在元雜劇中多次出現,如《折擔兒武松打虎》、《窄袖兒武松》、《雙獻頭武松大報仇》。

之後的小說家、也曾經當過張士誠的軍師的施耐庵在避亂隱居時,根據並利用當時很流行的梁山好漢的各種故事,重新加工整理編寫出了《水滸傳》這部偉大名著。

但武松這個人物在歷史上卻是真實存在的,其事蹟也被記載在地方誌(記述當地情況的史籍)中。在1932年出版的《陽谷縣志·古蹟》中,曾經提到過這樣一段話:“治(治所,古代地方政府的駐地)東南四十里許乃武松打虎之景陽岡。”

歷史上的武松 因殺貪官慘死獄中歸葬西湖邊 第2張

網絡配圖

這句話也有可能是後人爲了種種目的牽強附會之說,但是在杭州的地方誌《臨安縣誌》(1910年出版)、《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明萬曆年間修訂)、《浙江通志》(明嘉靖年間修訂)都曾經記載了北宋末年有位叫做武松的義士,爲了解民倒懸,誅殺貪官的故事。

這些地方誌記載的故事中倒是沒有說明武松是哪裏人氏,都說武松是位浪跡天涯的武藝人。

“貌奇偉,嘗使技於涌金門外”,“非盜也”。因爲武藝高強,被杭州當地的父母官,知府高權看中,授予都頭之職,後來升官爲統兵提轄。但是高權得罪京中權貴,而被罷免,武松也吃瓜落兒成爲平民百姓。

而繼任的知府老爺是當時六賊之首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史書上沒查到此人),此賊到任後,仗勢欺人,貪贓枉法,苛政害民,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都私下跟蔡鋆叫做“蔡虎”。武松出於義憤,要爲名除害,懷揣利刃在蔡鋆府前,等待蔡鋆出門時將其擊殺(跟歷史上義士施全刺殺秦檜未遂情節很像)。而武松也被聞訊趕來的官兵包圍,寡不敵衆的英雄被朝廷緝拿,最後慘死獄中。

歷史上的武松 因殺貪官慘死獄中歸葬西湖邊 第3張

網絡配圖

而當地百姓深感其德,將其義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爲其樹碑立傳。當年的上海灘黃、杜、張三大亨還爲其重新豎立墓碑,後來武松墓被毀壞。

04年武松墓在原址被恢復,位於杭州北山街西泠橋畔,東鄰蘇小小之墓。14年武松墓被一位時年21歲的外地無知青年官某某漆了紅漆。

小布沒去過武松墓,不瞭解具體情況,這個武松是不是我們看的《水滸傳》中行者武松的現實原型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