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西漢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漢武帝的軍事野心

西漢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漢武帝的軍事野心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絲綢之路是由漢代的張騫首先開闢,後來成爲了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而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首先是爲了漢朝軍事上的目的。

漢武帝時期,爲了對匈奴的作戰,漢朝決定聯合被匈奴從河西走廊趕走,被迫西遷的大月氏,兩國夾擊匈奴。一心渴望着建功立業的張騫應召前往,歷經十三年的時間往返,打通了絲綢之路的主要幹道,也讓西域各國見識了漢朝的繁榮富庶。

在張騫出使西域的途中,經過了大宛國。大宛國盛產良馬,當時主要的“汗血寶馬”就是從大宛國進口的。漢武帝是個極其愛馬的人,而爲了和匈奴作戰,漢朝也急需上等的良馬,才能與遊牧民族起家的匈奴相抗衡。爲了得到良馬的漢武帝,更通過絲綢之路加強了對西域等國的控制。

西漢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漢武帝的軍事野心

網絡配圖

但除了軍事上的作用,讓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更主要的還是經濟作用。漢朝對匈奴作戰,需要支付龐大的開支。而在當時的漢朝,早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絲織業。據說當時已經擁有了幾乎成型的繡花機。而西方驚豔於東方的絲綢產品,尤其是西方的上層人物,對中國的絲綢更是情有獨鍾。當時西方的人物,都以能擁有東方的絲綢爲榮。而漢朝也意識到絲綢的貿易,可以爲本國帶來巨大的財富,所以加強了絲綢的對外貿易。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和馬隊,他們所攜帶的商品,幾乎清一色的是絲綢。這也是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和命名的原因。

通過絲綢之路,讓漢帝國的盛名遠播西域,也使漢朝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與繁榮。

我國曆史源遠流長,在我國燦爛的文化中,“絲綢之路”絕對是世界著名的,這條路線在今天又重新被提及,是一條世界交往的路線。絲綢之路的路線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是古代最早的商業貿易路線。

絲綢之路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的絲綢之路包括兩條,一條是陸上絲綢之路,一條是海上絲綢之路。而狹義上的絲綢之路只有一條,就是陸上的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以西漢時期的長安作爲整條路線的起點,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到達著名的敦煌。但是從敦煌開始就分爲南北兩條路:南路是從敦煌開始,讓後依次是樓蘭、于闐、莎車、帕米爾到達大月氏、安息,最後往西到達條支、大秦,而北路從敦煌開始,經過交河、龜茲、疏勒、大宛最終到達安息和大秦。

西漢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漢武帝的軍事野心 第2張

網絡配圖

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以南海爲中心,所以還被成爲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早在秦漢時期就形成了,在三國和隋朝時期的到了發展,在唐宋時期變得愈加繁榮。

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國的重要陸上商業貿易通道,這條古老的通道是無數先人用血汗打通的,也正是這條通道的形成爲最早的世界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因爲這條路線最早是販賣中國絲綢的,所以被稱爲絲綢之路。現在絲綢之路已經成爲世界遺產。

說起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則不得不提位於四川省境內的大涼山。大涼山地處川南地區的崇山峻嶺之間,北起大渡河,南臨金沙江,在中國地理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因爲它不僅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更記載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之光榮歷史的足印。

1980年,拍攝古絲綢之路紀錄片的攝製組專門走訪了這裏,將大涼山的風土人情記錄於膠片之上,向世人展示了這片被稱爲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的山區。

片中介紹,大涼山以東爲小涼山,北邊即是小相嶺,西鄰安寧河谷地,東南側則爲金沙江谷地,站在山岩邊向下俯視,河谷深邃,破碎的地貌特徵十分明顯。

據說,大涼山自古便是彝族聚居的地區,因而少數民族生活特徵,在這裏的民風中尤爲明顯。這裏的山脈海拔約二至三千米,最高峯近四千米,山勢險峻,丘陵起伏,蘊藏着十分豐富的林牧業資源,祖祖輩輩生活在大涼山區的人們常年以農耕放牧爲業,多年來,生態環境一直保持得較爲良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風頂一帶的自然保護區,那是中國頗有代表性的大熊貓分佈區域,目前已作爲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視。

西漢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漢武帝的軍事野心 第3張

網絡配圖

作爲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大涼山從古至今一直是通往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通道,它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情和優美的自然景觀,深深感染了來此處觀光旅遊的每一位遊客。

絲綢之路的意義

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聯繫亞洲、歐洲和非洲的重要通道,這條通道構成了最早的世界聯繫,那麼絲綢之路的意義到底有哪些?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